江苏基建投资,江苏基建投资2022

盐城房产 精选 2022-12-10 43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苏基建投资,以及江苏基建投资2022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各地“稳投资”计划出炉 基建补短板力度加大

随着各省区市“两会”的陆续召开,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全部出炉。

《财经》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有20多个省份都调低了2019年GDP的预期增长目标,绝大多数省份都提出要发挥稳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补短板的关键作用。

2018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63.56万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为5376亿元,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等专家表示,现在中央财政实力比地方强很多,建议2019年中央政府加大投资,这样既可以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还能起到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提示,现在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量庞大,因此,有必要在强调稳增长的同时,规避个别地方政府的无序举债行为,切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投资有望比去年强劲

在中国31个省区市中,西藏设定的2019年GDP增长目标为10%左右,是全国唯一的GDP增长目标为两位数的省份,贵州设定2019年GDP增长目标为9%,排位全国第二。除此之外,2019年其他省份的GDP增长目标都在9%以下,吉林省排在末尾,2019年GDP增长目标为5%—6%。

《财经》记者注意到,各地在下调GDP增长目标的同时,地方政府层面上的投资力度普遍都在加大。广东、江苏是2018年GDP总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省份,位居第一的广东和第二的江苏GDP总量双双突破9万亿元大关。2019年这两个省份的GDP增速目标均有下调,广东由2018年的7%左右下调至6%-6.5%;江苏由2018年的7%以上调整至6.5%以上。在投资方面,广东2018年年初公布的全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为6000亿元,而2019年安排省重点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为6500亿元;江苏2018年年初明确当年要确保200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600亿元以上,而2019年最新确定240个省级重大项目,预计本年度计划总投资高达5300亿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2019年,广东、江苏两大全国经济实力排名最靠前的省份都在加大投资力度。

在浙江、安徽、辽宁等20多个省份召开的两会中,都明确提出2019年要“稳投资”,要发挥投资对经济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不少省区市开始引进和建设重大项目工程,并且在规模上较以往有所升级。比如,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稳企业、稳增长工作”置顶,排在2019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第一位,明确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面实施投资新政,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着力推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文化旅游、能源环保等五个千亿投资工程,实施一批产业大项目,提升八大万亿产业竞争力;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2019年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撑”,开展“双百攻坚”行动,即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100个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为10%,将实施包括高铁、城际铁路、机场扩建、长江大桥、引江济淮等在内的一大批重点项目;黑龙江的“百大项目”、贵州的“双千工程”、江西的“大干项目年”等纷纷出炉。

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投资是2019年“稳投资”的一大看点。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投资举措。比如,河北提出要加快雄石城际、京秦高速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等;天津则提出要开工建设天津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加快建设京滨、京唐铁路,推动京沪高铁二通道、津承城际项目前期工作。

在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面,上海提出2019年将推进沪通铁路和沪苏湖铁路上海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徽提出要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城际轨道圈、国省干支线、油气管网统一规划和建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近日表示,2019年全国“投资数据有望比去年强劲一点”。

建议中央加大投资力度

按照国家统计局1月下旬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从投资的各项具体数据来看,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均比上年增长9.5%, 而基础设施投资仅比上年增长3.8%,很明显,是基建投资拖累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地方政府的“稳投资”措施主要集中于基建投资方面。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对《财经》记者说,基建投资往往是托底中国经济的主要手段,但那种重点依靠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的举债投资,使得隐性债务风险越来越大,很多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并不适合再加杠杆,如果继续过度依靠地方投资刺激经济,就有可能把中国经济推向风险之中。

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最为严峻。陈柳带队做过调研,目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中,有7个属于西部省份,分别是贵州、重庆、云南、青海、四川、广西、甘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地方主要就是依靠政府举债、地方融资平台举债来驱动本地经济发展。

以贵州为例,2008年贵州的GDP仅有3561.56亿元,但到了2018年已达到1.48万亿元,累计增长约3.2倍,贵州成为近十年间中国唯一一个GDP增长了3倍以上的省份。2017年下半年,财政部曾对贵州经济运行情况做了调研,发现2016年贵州的全社会固定投资占GDP的比例高达112.1%,位列全国第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6%,但与此同时,贵州的财政自给率却是连续三年下降,财政自给率平均不足40%。

目前中国地方财政普遍处于“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据王振宇介绍,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始,地市政府的大部分财政税收就被逐级上收,现在中国市、县、乡三级政府的财权只余下不到20%的水平,但却负担70%的民生和绝大部分公共事务的支出。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高强到很多地方做过调研,发现有一些县级政府的自有财力还不到每年财政支出总额的5%,现在这些地区发展经济,主要是靠贷款和上级财政或多或少的转移支付。

对于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推进的稳投资,王振宇、陈柳等专家建议,在地方政府实施基建补短板、大力挖掘民间投资潜力的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力度,这样既可以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还能起到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作用。

江苏省基建龙头股票有哪些?

闪牛分析:鼎泰新材、圆通速递、新钢股份、飞马国际、宝钢股份、方大特钢、宁波海运、华新水泥、上峰水泥、南京港、湖南投资、宁夏建材,凌钢股份

2020年各省基建投资额

2020年各省基建投资额总为22283.9亿元。根据查阅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江苏基建投资:2020年全国城市市政共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2283.9亿元。31个省市中江苏基建投资,共计7个地区本年完成的城市市政共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江苏基建投资,依次为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北京、山东和河南江苏基建投资,合计占了全国比例的51%。其中浙江以2153.6亿元的投资总额位居第一,占全国比重的9.7%。西藏、青海、海南和宁夏这四个地区的投资总额未达100亿元。

固投降低,江苏经济立马垮台?告诉你什么是固投。

固投

故名思意

就是固定投资。江苏的固定投资很多很多,

多半都是来自银行贷款,

就是金融大放水(比如四万亿之类的)这种投资能带动当地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

更多的是带来经济泡沫,

拉高物价。中国一线城市真正以金融,

高科技(电子,材料,生物,。。。),

文化创意,等等著名的城市基本就没有。

中国城市的发展是在2000年后,

中国的房价飞涨之后,

带来的效果就是穷的地方

还是原来的钱,

物价翻倍

。像浙江尚德太阳能60亿贷款

几年没有还清

现在跨了

贷款清0,

谁背了??江苏以前的国有资产少了,

私企越来越厉害了,

谁的口袋涨了??江苏生产值很高直逼韩国,

但是江苏有何国际竞争力,都是在引进外资,要国家产业政策,世界工厂

都搬来?,

产业升级,

只是政策引导,

要靠企业自己,

靠政府的固定投资有用??产业升级的少,减工资的多,

搬去更穷地方的多,大力投资基建,

江苏的基建在国内已经是一流了

再搞就是拆了再搞,

反正上面有人能拿到钱搞这些,

自己不搞,就被其他地方搞了

中国

中原地带基础建设差,

国家是没有钱搞得。西部基础建设差,国家也是没有钱搞的。像天津,上海

江苏

北京这些城市

国家是有钱建设的,

反复建设的工程

比如铁路,双向铁路都修2条??高速公路密集??

基建项目投资,对于资金会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在前公司上班时曾参与过一些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项目,其中最多的就是修路,我当时是项目组成员之一,所以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还是蛮熟悉的。下面就以我曾参与过的某地方政府修建一条联通省会和省内一地级市的高速公路基建投资为例,给大家说说基建投资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以及基建项目建成后,怎么回本或偿还贷款,最后谈谈基建项目建成后如何进行提前变现操作。

基建投资的资金从哪里来

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说到根源上只有一种,就是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或者税收收入。因为无论修建基建工程时所花费的钱从哪里来,都是以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作为最终偿还担保。但如果从资金的实际募集渠道上看的话有,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有四种,分别是财政直拨、定向发债、银行贷款和其他贷款渠道,我下面逐一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财政直拨

财政直拨是指当地政府根据本省的发展规划,直接将财政资金拨给拟建的基建项目,并专款用以修建该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方式。简单一句话就是,政府用自己的钱来修基建。

在实际的基建投资建设中,有没有财政直拨,有多少,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多少和当地政府有权限动用的财政预算有多少。

从我的工作经验来看,不同地方政府对于财政直拨这个资金来源区别还是很大,除非有中央的特批,否则经济发达的地方政府和经济拮据的地方政府差距不是一般大。所以对于经济拮据的地方政府,为修建基建项目就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募集。

二、定向发债

定向发债是基建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指的是地方政府为了修建某一基建项目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并将发债募集到的资金专项用于指定的基建项目。

地方政府发债主要以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最终偿还担保。当基建项目建成后,这些债券地方政府是要偿还的,而偿还的资金来源就是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例如。

前几天江苏省政府发行了23亿元的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

截止今年三月底,四川省政府累计发行了82亿元的文化旅游专项债券。

再给大家几个数据;

(1)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4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超过23万亿元。其中,专项债务约11万亿元,一般债务约12万亿元。

(2)今年1-4月,全国新增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合计1.90万亿元。其中,专项债券1.2万亿元,一般债券0.7万亿元。

三、银行贷款和其他贷款

银行贷款和其他贷款是基建投资的另外两个重要的资金来源。

这两种贷款也是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最终偿还担保,且一般通过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进行。例如我们逛街时常看到的某某城建投资公司,某某城建开发公司等。

我前公司当时参与的某省政府修建的高速公路项目,就是通过该省政府设立的一个融资平台进去的。大致的操作是:

政府融资平台找信托公司设立一个信托计划;

我前公司和其他投资人购买信托计划份额;

信托计划指定资金专项用于修建这条高速公路;

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当地政府的财政背书提供偿还担保。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基建投资和江苏基建投资2022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