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搬迁江北,江苏省政府何时搬到江北

盐城房产 精选 2022-12-08 30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江苏省政府搬迁江北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江苏省政府何时搬到江北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求淮阴县志

淮阴(清河)县治在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之前,除1274-1324年之间 在大清口(今袁集桂塘)之外,将近两千年一直在码头镇境内甘罗城、淮阴故城、八里庄、小清口西北(今旧县)之间迁来迁去。《淮阴县志》在“县治变迁”中记载:“天历元年(1328 年),……迁县城于小 清口(今码头镇旧县村),……。后又因水患和战乱,于清初复迁县城于甘罗城。至清康熙年 间(1662-1722年),县城屡遭水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获准后迁县治于清江浦。”《淮阴县志》在“建置”、“沿革”中记载:“明至清乾隆二十 七年(1762年),淮阴县的体制和元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当年山阳之古淮阴地多割并 入清河县,县隶属淮安府”。由此看来,当时的清河县治是由甘罗城迁往清江浦的。

因工作需要,五月(2003年)下旬潜心研读《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不禁疑窦渐生。志中的《旧县四境图》、《新县四境图》引人入胜,始知“旧县”之名来自于“新县”之起。“沿革”中记载 :“天历中又移治小清口之西北,东去淮阴城十里,今所称旧县者也,明因元旧,崇祯末迁 治甘罗城。本朝(指清朝)因之,康熙中屡圯于水。乾隆二十六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而割山阳近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是为新县治”(原文繁体无标点)。由此看来 ,《淮阴县志》中的记载大体来源于此。而《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建置”中又这样记载: “天历元年……再迁小清口之西北……明季之乱再徙甘罗城,不久复旧。国朝康熙中,河屡决、县益下,垒土为堤,官署仓库从上视若井,岁水大至,公私忧。谋迁于渔沟及罗家荒,议皆格,不果行。乾隆二十五年(时间不一致,实为乾隆二十五年上疏,二十六年移治), 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 ”此处迁治之因记载甚详。而“不久复旧”四字不可忽视,应当是又从甘罗城迁回小清口之 西北。而再议迁治,应当是从小清口之西北迁往清江浦。因有新县城才将原址称为旧县,所以《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从“图说”到“建置”都用“旧县”、“新县”加以表述。而且从 “建置”中可以看出,迁治之后,还有不少公署仍然设在“旧县”。

考证基本释疑,毕竟还不放心,再广泛涉猎史料,《淮阴县志》“大事记”中豁然载有: “崇祯元年(1628)年,清河县治迁码头镇北一里之甘罗城”。“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 治迁小清口,隶属淮安府”。真相终于大白。

综上所述,淮阴(清河)县治是从今码头镇的“旧县”迁到清江浦的。由此推而广之,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详加考证,列成《淮阴县(清河县)治所变更概览表》,使淮阴县(清河县)治所变更情况一览概知。

江苏省省政府要搬到淮安吗?具体位置在哪

南京洋是申请直辖市成功的话,江苏省省会会搬迁,而且搬到淮安的可能性最大。

一条大河波浪宽,由大江南北构成的江苏,南北差距之大实为罕见。究竟其问题的根结在那?我具一分析之。

一。江苏有三角即苏州,南京和徐州。苏州仰上海之鼻息已是苏老大了,徐州虽然是四省通衡,但是偏偶一方,他和连云港市一样作为苏北地区历来是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主。而南京这六朝古都,民国的首都如今不仅不能和大上海相比了,就是比苏州也差了一茬了,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二。南京不能长速发展的原因,我认为是不能直辖,一个不能充分发展的空间。这在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内蒙的呼市和包头,其中四川的重庆和成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直辖市重庆的发展势头是众所共知的。

三。作为省会城市,南京没有起到很好的区域带动作用。南京市和安徽的许多城市接壤,也和浙江搭界,就是和本省没有多大联系,这是不争的事实,往苏北过了六合就到了莫名其妙的安徽天长市。在江南和镇江靠的近些,可好象没有多大作用。南京市,一个处安徽腹地的,对安徽也没有多大作用(和上海比)的,一个对苏南诸侯城市可有可无的,对苏北贫困地区没有多大幅射能力的边缘性城市。

四。如果省会迁入淮安,这个差一点成为红色首都的地方,我想会对江苏的南北差距有一个彻底改变,首先,淮安离苏北各省辖市百公里,到长江边也只有150公里,最重要的她能和上海,南京形成金三角,使苏州无锡等发达地区和苏北的沟通更加密切和便捷了。

四。南通会成为一个上海最亲密的伙伴城市,苏通大桥的开通,崇启通道和沪崇通道的立项,南通市会是一个北上海,而且是不须费多大力的事情。

五。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等地也因为省会不须过江,距离又得到缩短,自然是利好的多了。

六。徐淮盐连宿这占全省一半以上的面积,四成以上的人口无疑是最直接的收益者。这从此改变了长江以北直到山东青岛之间还没有一个大城市的历史,也就是在长三角和山东半岛之间耸立一个新的具备幅射能力大城市。

七。淮安此处有京沪高速,宁连高速,盐徐等多条高等级道路,铁路规划也是纵横交错,是一个枢纽,而京杭运河又经此,她往北一百公里就是连云港港,一个国际性的门户港。她和徐州,和安徽的宿州也是相距不远。

八。多年来,所谓的苏北是边远的地区是因为我们人为把她拒之于大城市之外了,现在面对苏南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一大批有污染的项目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向苏北转移。今日之太湖之痛就是苏北的明天,怎样走出怪圈,我认为把省会迁入苏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世纪伟业

江北新区的规划沿革

2011年7月,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建立国家级江北新区可行性研究》工作,该研究报告于2012年3月通过省组织的论证会。

2012年5月,“江北新区”概念提出。南京提出深入研究江北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强化江北的城市功能和辐射能级,规划从南京“副城”上升为“江北新区”。

2012年6月,南京市规划局组织进行了《南京江北新区概念规划》国际竞赛,并于2013年6月完成概念规划整合成果。

2013年4月,国家批准公布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包括南京在内的整个苏南地区要为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示范,并提出要以潜力较大的江北新区通过转型发展整体提升南京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根据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提出未来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重点将在2014年举办青奥会之后转向江北地区,为此于2013年7月部署了《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编制工作,为南京江北地区争取成为国家级新区提供规划技术支撑。

2013年7月2日,南京召开江北新区2049战略规划暨2030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会上提出,南京将全面启动“江北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初步规划将在2013年底完成,并上报审批。“十三五”期间,南京的发展重点从河西新城向江北新区转移。

2013年11月,南京市成立江北新区筹备机构。

2014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江北新区领导小组。

2014年4月,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集团将作为江北新区的投融资平台。

2014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报设立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就南京江北新区的设立向国家17个部委征求意见。

2015年7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江北新区成为中国第13个,江苏首个国家级新区。

2015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

2016年2月,江北新区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服贸创新发展试点”。

2016年2月,江北新区被列为江苏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地。

2016年3月16日,江北新区与瑞典乌普萨拉市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

南京省政府会不会搬迁到浦口?

你好,应该不会搬去浦口。新闻没有报道,而且现在省政府地理位置也比较好。

国民党时期江苏省省政府在那个城市

在当时的省会-镇江。

南京政府成立后,因为南京升格为首都,所以江苏省会要迁移。最后,经过投票,镇江战胜了苏州和扬州成为省会。

此后,除了抗战时曾经在苏北和安徽临时设置过省会外,镇江一直是省会。另外,就是1949年1月因为淮海战役失利,江苏省政府开始从1月底陆续迁往苏州。

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省之一的江苏省会,是怎样变迁的?

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省之一的江苏省会的变迁,其中自然不乏很多是临时省会驻地。

1.1667年~1911年时期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东西分置安徽布政使司和江苏布政使司。这就是江苏建省之始,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江苏布政使司驻苏州府。

1760年,乾隆将江苏省分设为江宁、江苏二布政使司,前者治江宁府,后者治苏州府。依照巡抚辖区划分省份,江苏境内虽有两布政使司,但统受一巡抚领导,遂为一省。

1905年2月,光绪皇帝将江苏省一分为二——以长江为界,北为江淮省,南是江苏省。江苏省省会仍为苏州府,新建江淮省省会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江浦区)。江淮省的设立遭到了江苏籍京官的反对,于同年的4月21日,江淮省又裁撤,以原地仍为江宁布政使司,驻江宁府。

可见清朝时期,江苏省的省会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南京,一个是苏州。2.1911年~1937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江苏省宣布独立,在苏州府城成立江苏省都督府。1912年,民国政府裁府、州、厅,保留县级区划,苏州府改名为吴县(今苏州),江苏的省会仍是苏州。1912年,江苏省都督府又吴县(今苏州)迁往江宁县(南京),南京代替苏州称为江苏省省会。1929年南京成立特别市,不再受江苏管辖,于是江苏省省会迁至镇江,镇江第一次成为了江苏省会。

3.1937年~1945年1937年,抗战爆发,江苏省境大部分沦陷。1937年十一月,江苏省省会由镇江县暂迁至江都县(今扬州市)。1937年十二月,由江都县又迁往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1939年三月,由淮阴县再次迁往兴化县(今兴化市)。

1941年四月,因日本侵略军入侵兴化,江苏省政府迁至淮安县车桥(今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1941年十月,由于抗日需求,江苏省政府暂迁至安徽省太和县办公。1944年,江苏省政府又暂迁安徽省阜阳县李寨办公。

4.1945年~1949年1945年,抗战胜利。同年9月,江苏省政府迁回抗战前的省会驻地镇江,镇江再次成为江苏省会。5.1949年~1953年

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设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直辖市三个省级行政区。苏北行署区驻地为泰州,1950年1月13日由泰州移驻扬州;苏南行署区驻地为无锡市。

1952年11月15日,撤销苏南、苏北行署区,恢复江苏省建置,省会临时定在镇江。

6.1953年~至今1953年1月,撤销南京直辖市,并入江苏省,并将省会设在南京市。

对于江苏省的省会性质的驻地来讲

1.苏州,1667~1913年共246年;

2.南京,1760~1911年,1913~1929年,1953年至今,共年;

3.镇江,1929~1937年,1945~1949年,1952年11月~1953年1月,共16年;

4.临时省会,1937~1945年,共8年;

5.行署区驻地,1949~1952年,共4年。

江苏省政府搬迁江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江苏省政府何时搬到江北、江苏省政府搬迁江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