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近日,省商务厅通报了2020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情况,我市7家省级经开区中有6家经开区在全省省级经开区中综合排位明显提升,各经开区位次累计提升17位,平均位次提升了2.4位。其中,常州经开区、金坛经开区跻身前十强,在省级经开区排名中跃升至第4位和第10位,分别比2019年度提升2位和4位。天宁经开区、武进经开区、溧阳经开区和滨江经开区比去年分别上升1位、3位、11位和5位,在省级排名中分别列第22、23、34位和49位。常州经开区、天宁经开区和武进经开区三家经开区自2015年以来连续5年排位逐年攀升。金坛经开区连续3年实现进位,首次跻身省级经开区前十。
据了解,本次考核评价工作由省商务厅牵头组织,从经济发展、开放水平、创新驱动、生态集约、统筹协调等方面,对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进行全面量化评价。全省共有92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参加此次考核评价。
截至2019年6月,常州经济开发区下辖3个镇和3个街道,有58个行政村、25个城乡社区。
3个镇分别为:横林镇、遥观镇、横山桥镇;
3个街道分别为:潞城街道、丁堰街道、戚墅堰街道。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简称:常州经开区)由原戚墅堰区和武进区横山桥镇、横林镇、遥观镇组成,位于北纬31°43′~31°47′,东经120°00′~120°05′。
地处长江三角洲西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常州市区东部。西连常州市天宁区,北、东、南三面分别与武进区市焦溪、横山桥、遥观等镇交界。
扩展资料:
常州经济开发区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戚墅堰宋时因“世族戚氏卜居”而得名,早称戚墅港,属地武进。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武进、阳湖两县时属阳湖县辖,辛亥革命后随武进、阳湖合并归入武进。
民国18年(1929年)建镇。民国36年(1947年)武进县始设戚墅堰区,时辖戚墅堰、焦山、横林、洛阳、芙蓉等14个乡镇。
1949年4月23日戚墅堰解放,武进县人民政府设址戚墅堰区芳渚。5月新的武进县戚墅堰区建立,初辖10个乡镇,10月起辖14个乡镇。
1952年另置剑湖区,戚墅堰区专辖戚墅堰至大明纺织厂一线的市镇地带。1953年划归常州市,设常州市戚墅堰区,辖5个居民委员会。1960年改为戚墅堰人民公社,辖戚墅堰、先行、丁堰3个分社。
1961年复名戚墅堰区,辖戚墅堰、先行2个街道。1966年改称卫东区,1980年恢复戚墅堰区名称。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75号):
一、同意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以原武进区(不含奔牛镇、郑陆镇、邹区镇)和戚墅堰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武进区的行政区域,新武进区人民政府仍驻湖塘镇延政中大道28号。
参考资料来源: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政府—一图读懂常州经开区
参考资料来源: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政府—常州经开区基本情况介绍
常州经开区本身就是常州的一个区。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简称“常州经开区”、“戚墅堰区”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其前身是江苏省常州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位于常州东部,是沪宁创新走廊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节点,地处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与南京、上海等距相望,属于常州市中心城区。
2019年12月6日,按照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优化调整常州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方案》部署,从2020年1月1日起,常州经开区运行新的管理体制,除人大、政协、人武部以外的所有工作均直接对应常州市委、市政府。
地理环境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简称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常州经开区)由原戚墅堰区和武进区横山桥镇、横林镇、遥观镇组成,位于北纬31°43′~31°47′,东经120°00′~120°05′。
地处长江三角洲西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常州市区东部。西连常州市天宁区,北、东、南三面分别与武进区市焦溪、横山桥、遥观等镇交界。
以上内容参考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百度百科-常州经开区
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