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江苏江阴市新闻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江阴市新闻头条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撤县设市的条件
一、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一)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常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十二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十五亿元(经济指标均以一九九○年不便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十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一百元,总收入不少于六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 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十二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八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八十元,总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 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三)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十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八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六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六十元,总收入不少于四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指出任务。
3. 城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1.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2.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四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二十五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一亿元,上解指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县。
3. 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4. 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六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四万。
(五) 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五百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六) 国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确定予以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原则上不设市。
(七) 设置市的建制,要符合城市体系和布局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地质、地理环境条件。
(八) 县级市不设区和区公所,设市撤县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再给你一个案例江阴县撤县建市的经过,供横县做参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阴经济持续增长。198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6.67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达2.4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3.8倍和2.7倍。但是,江阴经济以工业为主,原辅材料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这决定了江阴在经济发展中离不开横向联合。而江阴系县级建制,与市级建置的城市相比,受到少、低、难、软、小五个方面的限制,即参加全国和全省有关会议、活动少,获得发展经济的信息量少、时间滞后;知名度低,导致受信任的程度低;在同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支持时,话难讲、事难办、问题难解决;企业、产品的牌子软,许多同质量的产品只能挂无锡、上海的商标;外引内联的吸引力小。这些因素,显然制约了江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986年,国务院46号文件批转了国家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设市撤县。”1985年,江阴全县总人口达102.6万,县政府驻地澄江镇和要塞、西郊两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亿元,非农业人口达14.17万,完全符合上述撤县设市条件。
当时,与江阴近邻、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与江阴相似的常熟,已经撤县设市。1985年5月24日,江阴派出考察小组,专程赴常熟市进行考察。将常熟市1983年1月撤县设市后带来的优越性归纳为“一高、二宽、三顺”。“一高”即规格高,可享受市级待遇,有利于上下挂钩、横向联合。“二宽”即政策宽,有利于增强后劲,壮大实力:一是计划单列,可减少财政中间层次扣除、提高财政增收分成比例、增加专项拨款数额、容易取得省财政支持、财政收入任务相对较轻;二是地方税收比例得到提高;三是副食品补贴标准可以调高,如城镇居民肉贴标准,市级每人每月2.50元,而县级只有2元。“三顺”即体制顺,有利于统一规划,加快城市建设。
江阴县委、县政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进行研究,一致认为:设立江阴市,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有利于发挥长江优势,加快港口建设;有利于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贸生产;有利于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有利于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事业。
1986年6月30日,江阴县政府正式向无锡市政府提交《关于江阴撤县设市的报告》,重点陈述了江阴撤县设市的意义和已经具备的条件。9月10日,无锡市政府向江苏省政府提交《关于拟对江阴县撤县设市的请示》,并提出两条意见:一是江阴县改为县级市后仍隶属无锡市领导;二是撤销澄江镇、要塞乡、西郊乡建制,江阴市区范围以目前的“一镇两乡”为辖区,市区分设街道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1987年3月4日,江苏省政府以《关于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请示》报告国务院,同意无锡市政府提出的意见。4月6日,国家民政部以《关于批复江苏省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请示》报国务院审批。
就在民政部报国务院审批的同日下午5点30分,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乔石在中南海办公室听取江阴撤县设市工作赴京汇报小组的专题汇报。汇报小组谈到,江阴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51.18亿元,1987年向60亿元努力,势头良好,大有希望。乔石说:“大有希望就可以,这(指撤县设市)对发展经济就更有利了”。听说江阴1986年创汇1.3亿(美元),1987年要突破2亿(美元),力争翻一番时,乔石高兴地说:“一个县创汇这么多,大有希望。创汇,你们现在是县,今后叫市,贡献会更大。”汇报小组对乔石说“撤县设市是江阴人民的共同愿望”,乔石爽快地表态道:“下次就叫你们市了嘛!”大家闻听此言,心里十分高兴。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江阴撤县设市工作赴京汇报小组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向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汇报。
与此同时,江阴撤县设市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从4月16日开始,县委、县政府组成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考察了浙江省、福建省和省内的8个城市,形成了关于市区体制问题、市级机构设置问题、当前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等五个问题的调查报告,提出了一整套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这为江阴撤县设市后将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1987年4月23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江苏省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批复》,同意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原江阴县行政区域为江阴市的行政区域。此《批复》同时抄送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
7月27日,江阴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县长许祖元所作的《关于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情况汇报》,并根据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决定,就江阴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检察院和法院更名等有关重要事项作出决定。8月1日,江阴市成立大会在长江影剧院隆重举行,省政府和苏锡常地区党政主要领导、江阴历任主要领导近百人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江阴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各界代表1200余人参加大会。
江阴从西晋(公元281年)开始,到1987年,建县历史长达1706年,江阴市的成立,意味着江阴建县的历史从此结束。
江阴撤县设市,引来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人民ribao》报道“江苏江阴县正式改为江阴市,这是我国的第354个城市”。《新华ribao》头版新闻“江阴市昨日成立,副省长杨讠永沂、无锡市委书记邓鸿勋、市长吴冬华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专程到江阴表示祝贺。”《无锡ribao》发表社论称,江阴市的成立“标志着江阴社会的、经济的历史进步,揭开了江阴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对于更好地描绘江阴发展蓝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江阴人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无锡市的一件大喜事!”
撤县设市的条件
一、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一)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常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十二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十五亿元(经济指标均以一九九○年不便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十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一百元,总收入不少于六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 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十二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八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八十元,总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 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三)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十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八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六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六十元,总收入不少于四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指出任务。
3. 城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1.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2.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四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二十五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一亿元,上解指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县。
3. 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4. 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六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四万。
(五) 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五百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六) 国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确定予以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原则上不设市。
(七) 设置市的建制,要符合城市体系和布局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地质、地理环境条件。
(八) 县级市不设区和区公所,设市撤县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再给你一个案例江阴县撤县建市的经过,供横县做参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阴经济持续增长。198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6.67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达2.4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3.8倍和2.7倍。但是,江阴经济以工业为主,原辅材料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这决定了江阴在经济发展中离不开横向联合。而江阴系县级建制,与市级建置的城市相比,受到少、低、难、软、小五个方面的限制,即参加全国和全省有关会议、活动少,获得发展经济的信息量少、时间滞后;知名度低,导致受信任的程度低;在同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支持时,话难讲、事难办、问题难解决;企业、产品的牌子软,许多同质量的产品只能挂无锡、上海的商标;外引内联的吸引力小。这些因素,显然制约了江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986年,国务院46号文件批转了国家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设市撤县。”1985年,江阴全县总人口达102.6万,县政府驻地澄江镇和要塞、西郊两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亿元,非农业人口达14.17万,完全符合上述撤县设市条件。
当时,与江阴近邻、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与江阴相似的常熟,已经撤县设市。1985年5月24日,江阴派出考察小组,专程赴常熟市进行考察。将常熟市1983年1月撤县设市后带来的优越性归纳为“一高、二宽、三顺”。“一高”即规格高,可享受市级待遇,有利于上下挂钩、横向联合。“二宽”即政策宽,有利于增强后劲,壮大实力:一是计划单列,可减少财政中间层次扣除、提高财政增收分成比例、增加专项拨款数额、容易取得省财政支持、财政收入任务相对较轻;二是地方税收比例得到提高;三是副食品补贴标准可以调高,如城镇居民肉贴标准,市级每人每月2.50元,而县级只有2元。“三顺”即体制顺,有利于统一规划,加快城市建设。
江阴县委、县政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进行研究,一致认为:设立江阴市,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有利于发挥长江优势,加快港口建设;有利于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贸生产;有利于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有利于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事业。
1986年6月30日,江阴县政府正式向无锡市政府提交《关于江阴撤县设市的报告》,重点陈述了江阴撤县设市的意义和已经具备的条件。9月10日,无锡市政府向江苏省政府提交《关于拟对江阴县撤县设市的请示》,并提出两条意见:一是江阴县改为县级市后仍隶属无锡市领导;二是撤销澄江镇、要塞乡、西郊乡建制,江阴市区范围以目前的“一镇两乡”为辖区,市区分设街道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1987年3月4日,江苏省政府以《关于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请示》报告国务院,同意无锡市政府提出的意见。4月6日,国家民政部以《关于批复江苏省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请示》报国务院审批。
就在民政部报国务院审批的同日下午5点30分,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乔石在中南海办公室听取江阴撤县设市工作赴京汇报小组的专题汇报。汇报小组谈到,江阴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51.18亿元,1987年向60亿元努力,势头良好,大有希望。乔石说:“大有希望就可以,这(指撤县设市)对发展经济就更有利了”。听说江阴1986年创汇1.3亿(美元),1987年要突破2亿(美元),力争翻一番时,乔石高兴地说:“一个县创汇这么多,大有希望。创汇,你们现在是县,今后叫市,贡献会更大。”汇报小组对乔石说“撤县设市是江阴人民的共同愿望”,乔石爽快地表态道:“下次就叫你们市了嘛!”大家闻听此言,心里十分高兴。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江阴撤县设市工作赴京汇报小组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向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汇报。
与此同时,江阴撤县设市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从4月16日开始,县委、县政府组成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考察了浙江省、福建省和省内的8个城市,形成了关于市区体制问题、市级机构设置问题、当前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等五个问题的调查报告,提出了一整套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这为江阴撤县设市后将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1987年4月23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江苏省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批复》,同意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原江阴县行政区域为江阴市的行政区域。此《批复》同时抄送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
7月27日,江阴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县长许祖元所作的《关于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的情况汇报》,并根据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决定,就江阴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检察院和法院更名等有关重要事项作出决定。8月1日,江阴市成立大会在长江影剧院隆重举行,省政府和苏锡常地区党政主要领导、江阴历任主要领导近百人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江阴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各界代表1200余人参加大会。
江阴从西晋(公元281年)开始,到1987年,建县历史长达1706年,江阴市的成立,意味着江阴建县的历史从此结束。
江阴撤县设市,引来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人民ribao》报道“江苏江阴县正式改为江阴市,这是我国的第354个城市”。《新华ribao》头版新闻“江阴市昨日成立,副省长杨讠永沂、无锡市委书记邓鸿勋、市长吴冬华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专程到江阴表示祝贺。”《无锡ribao》发表社论称,江阴市的成立“标志着江阴社会的、经济的历史进步,揭开了江阴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对于更好地描绘江阴发展蓝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江阴人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无锡市的一件大喜事!”
江苏江阴市新闻我市迅速处置一货轮苯乙烯泄漏情况
广大市民可放心饮用长江自来水
2011年3月15日下午12:40左右江苏江阴市新闻,江阴常州交界处舟山籍“建兴96”号货轮因船上工人误操作致少量苯乙烯溢出流入长江。
江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江苏江阴市新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江苏江阴市新闻,开展环境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目前应急处置工作已全面完成。
环保部门迅速对位于事发地下游约5公里江苏江阴市新闻的无锡锡澄水厂(长江窑港水源地)取水口及江面表层水样进行采样分析,以及对位于事发地下游约15公里的苏南码头江面表层水样进行采样分析,所采集的3个水样苯乙烯浓度均未检出。
为确保取水口安全,无锡锡澄水厂、常州水厂分别采取了暂停供水措施。经环保部门每15分钟检测,均符合原供水标准。至18:30无锡锡澄水厂恢复供水,19:00常州水厂开始恢复供水。广大市民可以放心饮用长江自来水。
江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11-3-15
二零零九年五月十一日下午二点左右,江阴市璜土镇新星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化学物品双光气泄漏,导致全校师生发生中毒现象,截止至十四日有四百八十多名学生中毒严重,主要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肺水肿。目前中毒学生已被送到江阴、常州、无锡、上海等地医治。双光气人体吸入后对肝损害极大,对人体其他器官损害不明,就是医治出院以后,三至四年有可能复发,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目前此事件被有意淡化,希望有关部门能介入此事,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的身心。
璜土新星化工厂化工泄漏造成璜土中学学生中毒,看到这则新闻真的让我不寒而栗,多年来,隐患终成祸害,而且还是厚积薄发的那种,一下子璜土中学400多名师生集体中毒。惊!大惊!! 5月11日12点05左右,第一波来袭,以为和平时一样,没在意,只是觉得今天重了点,咳嗽的人多一点,受不了,继续咳嗽。
5月11日14:10,第二波来袭,更严重。以为和平时一样,开始时想忍,受不了,学生趴桌上老师蹲下抱着肚子也不行。跑
全校紧急疏散,跑草场上
14:30,第一个:学校妇女主任曹玉飞老师昏迷,紧急送往璜土卫生院;
紧接着,初二五班一位女生倒下,眼睛里头流黄水
接下来,接二连三的学生陆续送往医院;
5月11日20时左右,一母亲放声大哭,其女儿气喘,咳嗽想吐,不让转院,此时家长很多,反应强烈,孩子一旦出事,要动刀,不得已,更确切的说是怕出人命,才不敢强行阻拦;此后,一些学生陆续转往常州一院
5月11日,22时,收治师生30位;5月12日晨7点已达100多位,大多留卫生院,常州一院20多位,住不下,后来有些送往常州102医院,再后来送往江阴远望医院;其间5月12日8点左右,中午,下午3点特别多。
5月12日晚璜土卫生院门口集结了1000多家长,公安等全部到达现场。
5月13日晨,通报:507人住院。
居说成立了由市委负责的511中毒处理委员会,但除了学校所有领导在忙碌外,没见到一个人来看看中毒的人,个人猜想,大概忙着去调查好见媒体给更多的人解释吧! 家长老师心里头拔凉拔凉的啊!没有生命保障,家长心放哪里
事故发生后璜土校长在刚才召集老师开紧急会议说;你们就牺牲一下吧,不要去城里的医院去治疗,就在璜土的医院看,并却不让在院的学生转院 !
几十年的厂,无数次的投诉举报,可无人回应,也无人在意这些事情!灾难来临了,大家也明白了,也开始忙碌了,执行是么政策了,可笑呀!金钱的魅力太大了,影响这整个中国,所以没有人会为背叛金钱,而为百姓作主呀,但我想让一些人明白,只有百姓过的好,才有你们的好呀,不然你们有什么呢?
奇怪:
1、璜土卫生院防保科负责人说,是老师引起恐慌(听人说的,我没亲耳听到;我听到会揍它,为人师表,揍它,绝对没违反这一条);我为它想:你是老师,你应该站着死,也不应该是晕倒啊!
2、我们从璜土到省里头的环保举报电话,打几年了,都不想打了:江阴环保局,我们没权力,只能跟他们说说,让他们注意。璜土,我们没权力,环保、安检都过了。我想:中国足球有时还会进门啊?这咋比足球还足球啊?!
3、这次该产品(乙酰氯、光气)不属于危险品,咋会中毒。而听工厂工人说很毒,我不懂。本人不了解什么叫危险品,特想知道!谁能告诉我?光气固体用水冲两个多小时啊?
4、没后遗症,化验师说潜伏期三、四年是什么意思?一感冒就易得肺炎啥意思?
5、常州论坛有,12日为什么江阴论坛打不开相关内容?13日又打得开呢?
作为一个璜土人,作为一个曾在璜土中学读过3年的人来说,我真的为现在发生的事改到心痛,想想那些都是国家的未来啊,作为一个在那生活过的人来说,整天生活在怪味道的环境中,镇领导、环境保护部门包括市领导却还一再对上头对外界有所隐瞒!
不过其实想想也没那么惊骇,因为一切的发生符合逻辑,符合客观规律,它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璜土中学可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除了一面靠马路,其他三面被化工厂团团包围,这种布局可谓举世罕见,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早晨学校围墙边经常是浓雾袅袅,各种恶臭瞬息间把学校占领,于是我们上课基本都是关窗锁门,奈何杯水车薪,许多同学上自习时都用有香味的纸巾来掩鼻,学生老师都在抱怨,但也只是在抱怨,没有人站出来就算有人站出来可能也没有能力来改变种现状,于是多年来,璜土镇的代代莘莘学子都是在这种“化学”氛围很浓的环境中学习,不但要忍受学习上的痛楚还要忍受味觉上的折磨进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痛心啊!
5.12纪念日璜土中学PK北川中学
今天江苏江阴市璜土中学几十名初中学生被紧急送往江阴 常州等多家医院,原因受学校附近化工厂氩气排放严重中毒,这些可怜的孩子如同北川中学的孩子一样的不幸,虽不一定有生命的危险,是否对将来身体身心有严重影响却难以预料.不同的是北川中学是天灾,璜土中学是人祸,造成人祸的最大责任人是谁呀?江阴市人民go-vern-ment市长和璜土镇人民go-vern-ment镇长这会儿应该在抱头痛哭吧!虽然平时迫不得已才接受这些化工厂的殷勤,我们可怜的市长和镇长真的没想到这王八化工厂会整这么大的事,真后悔,没想到呀.我们的go-vern-ment领导们这会儿不知道哭得是孩子们的安危呢还是自己的乌纱帽.悲哀呀!救救这些可怜的孩子吧!还有那些可能被其它化工厂毒害的孩子.
璜土镇快成癌症镇了.同志们,干部们,大家醒醒吧!不夸张的说璜土镇的三十年,发展了三百家化工厂,也创造了三万癌症患者.同胞们!璜土镇人民该怎么办?
环卫工大多都很善良,所以听到女子慌张的表达自己丢了钻戒,可能也没多想就去帮着找了,谁想到一找就是6个小时,还是顶着烈日翻找的,好在环卫工们吃苦耐劳,最终在翻了10万吨垃圾后,终于帮女子找到了钻戒。
一.女子19万钻戒丢失,多位环卫工6小时翻10万吨垃圾找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将一些重要的物品不小心当成垃圾给丢掉,这时候如果还没有将垃圾扔到楼下的垃圾桶,我们大多还有机会重新在自家垃圾桶里找到,可新闻中的这名女子,直到垃圾已经扔楼下了,她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一枚价值19万的钻戒丢了,而且十分确定,就是被保姆弄丢在了垃圾里,于是多位环卫工人开始一点点的帮她翻找,在经历了6个多小时的时间后,终于找到了这枚戒指,而此时,环卫工们已经翻了10万吨左右的垃圾了。
二.凭啥帮她找
我们都说,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事件在网络上曝光之后,很多网友指责女子,能弄丢为啥不自己找?人家环卫工已经够辛苦了,你还添乱?最最关键的是,新闻里没有提到女子给了多少报酬,显然,如果女子给了,或者给的很有诚意,新闻大多都会当作正面案例来报道,既然没写,显然女子应该是没给,且她大概认为这是环卫工理所当然要做的,只是最后送了面锦旗而已。
当然,对于这种情况,女子的行为我们暂且不谈,但环卫工们的尽职尽责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烈阳之下工作6小时只为帮他人找到戒指,要知道他们本可以视而不见,却依旧愿意去为他人付出,这份精神与责任感配得上这面锦旗。
从江阴新客站坐101或118路到渔光会馆下车即可,票价2元,我在那里上班的,我叫佘步辉,KWE的,有机会混熟的
关于江苏江阴市新闻和江阴市新闻头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