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江苏纺织厅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江苏纺织厅厅长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2000年4月,国企改制,成立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尤山出任董事长、总裁;
改制之初,负债1668万元,人员包袱500多人;经过3年的努力,2004年,公司年销售额近20亿元。
2006年,国内发放第一批直销牌照,中脉位列其中。
2007年底,内部改制,自营营销体制改为经销体制。
中脉是中国第一个以远红外保健产品一炮走红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而中脉远红外产品的研发成功却蕴含着中脉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尤山先生,一段充满着真爱与责任的动人故事。
早年王尤山的夫人患有严重的肩周炎疾病,疼痛时连穿衣服都需要帮忙,十分痛苦。王尤山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解除妻子的痛苦。
上世纪90年代初,王尤山还在江苏省纺织厅担任技术处处长,凭借自己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经验,使他不禁萌发一个想法,能否发明一种能对肩周炎和其他相关病症起到缓解和理疗作用的纺织品,既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使用起来也方便。于是,他开始自己独自在家里狭小的工作间埋头研究起来。
有一天,他从一本介绍日本研究远红外的专业杂志上得到启发,从此就定下了方向,要研究出一种和纺织品结合的远红外保健产品,这样就能随时对妻子进行理疗了。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等单位关于做好纺织压锭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压锭任务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发〔1998〕9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了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压锭任务,打好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突破口的攻坚战,切实做好压锭企业下岗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省政府同意省劳动厅、财政厅、纺织总会《关于做好纺织压锭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压锭任务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下达我省今年压锭任务81万锭,上半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压缩淘汰近30万锭,任务艰巨,做好压锭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尤为重要。为了做好压锭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原劳动部和中国纺织总会下发了《关于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8〕37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补充通知》(苏社部发〔1998〕6号),省劳动厅与省纺织总会也先后转发这两个文件并提出贯彻意见,对促进纺织压锭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压锭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压锭任务,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压锭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问题。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督促有下岗职工的压锭企业在9月底前全部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压锭企业对一部分职工分别实行提前退休、内部退养、解除合同、进入三产、岗位调动等办法进行分流以后,其余人员应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下岗职工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再就业服务中心(站)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所需资金,原则上采取“三三制”的办法解决,即财政预算安排1/3,社会筹集(包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1/3,企业负担1/3。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压锭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经费的到位。不得因这部分经费不落实而影响职工分流和压锭任务的完成。 二、关于压锭企业下岗职工的内部退养问题。按原劳动部、中国纺织总会劳部发〔1998〕37号文件规定,对有压锭任务的困难企业,部分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下岗职工实行政府救助、企业内部退养的办法,退养期间发给生活费,所需经费由各压锭企业所在地政府、社会保险机构和企业各承担1/3的办法予以筹集,待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由社会保险机构承担全部经费。 三、关于提前退休人员问题。压锭企业符合条件提前退休人员,按省政府《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139号令)和省劳动厅《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实施办法》(苏劳险〔1998〕11号)的有关规定,分别为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推算储存额养老金以及补足到原办法水平的养老金。提前退休人员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补充通知》(劳社部门〔1998〕6号)第三条规定,除个人帐户养老金外,其余养老金部分按提前一年,减发2%计算。在具体操作中,减发的数额,可暂按50%执行。提前退休人员按规定办法降低基本养老金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重新计算,但每年可按我省规定的养老金调整办法,增加基本养老金。承担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除提前退休实施方案需按苏劳险〔1998〕14号文报省劳动厅批准执行外,其它各项均由各地制订方案并实施。13四、做好财政补贴压锭资金的及时到位工作。对各压锭企业的财政补贴资金,涉及中央和省财政的部分,由省财政厅及时划拨企业,市县政府部分由各市县财政及时划拨。对超季度、超年度的压锭任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将地方补贴部分及时划拨,中央财政补贴由省财政补贴由省财政厅负责在计划期间落实到位。同时,要安排落实好纺织压锭企业每压1万锭200万元贷款的贴息,支持企业兴办项目,增加就业机会。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咬定完成今年压锭目标不动摇,通过压锭,推进纺织企业的重组和升级,从整体上提高我省纺织行业的竞争能力。要在分流安置工作中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协调工作,广开就业渠道,保证提前退休、退养及再就业经费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各级劳动、财政、纺织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加强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为压锭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地部门执行。
没有爵位,就是一个江宁织造。相当于江苏省纺织厅副厅长,兼苏州纺织局局长、南京纺织局局长。
纱厂怕工信部门
以前属纺织工业部主管,现在叫纺织工业联合会,下属多个行业协会。仍在老纺织工业部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12号,商务部隔壁。
各省均有纺织工程协会,有的独立,有的与纺织厅改制组成的诸如国有纺织控股集团类企业合署办公。
各地级市、纺织产业较强的县有纺织工程协会,为“自发组成”的注册社会组织,在科协指导下开展工作。纺织工业协会类组织现在已不属主管部门,但在项目审批等方面仍有较大权力。
大部制改革后,纺织行业同很多行业一样,实际上归属由工信部管理。
江南大学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主体)、江南学院(沿袭原荣氏私立江南大学校祚)、无锡教育学院三校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
原无锡轻工大学
无锡轻工大学前身是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叶(1902年)的三江、两江师范学堂,与现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八所高校是同宗同源。
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
1958年8月18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东迁至无锡市(社桥)原华东艺专旧址,命名无锡食品工业学院,后改称无锡轻工业学院。
1958年11月17日建院,是我国最早的一所轻工业学院。
1962年9月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成立纺织工程系。
1966年下半年院本部迁至青山湾,原社桥校区为分部。
1993年5月,中国轻工总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江苏省纺织工业厅同意无锡轻工业学院与无锡轻工业学院纺织分院联合办学,并统一使用无锡轻工业学院校名,纺织分院归属无锡轻工业学院管理,纺织分院所在地成为无锡轻工业学院西山校区。
1995年3月9日,中国轻工总会转发国家教委“关于同意无锡轻工业学院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的通知”,由赵朴初为无锡轻工大学题写校名。
1995年11月23日,无锡轻工业学院举行中国轻工总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建无锡轻工大学暨无锡轻工大学揭牌庆典。
1995年10月,无锡市纺织职工大学、无锡纺织工业学校和无锡纺织职工专业学校并入无锡轻工大学。
1998年无锡轻工大学由隶属中国轻工总会划转直属教育部,合并前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重点大学。
原江南学院
江南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江南学院沿袭私立江南大学校祚,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我国著名的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1947年10月在无锡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
1947年,荣德生创办私立江南大学。7月,私立江南大学筹备处成立,决议设立文、农、理工三学院。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江南大学董事会立案,借无锡北塘申茂新办事处为办公地址。8月12日,校董事会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准予立案,吴稚晖任董事长,戴季陶、荣德生为副董事长。8月14日,聘钱穆为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韩雁门为教授兼农学院院长。8月23日,聘唐君毅为教授兼教务长。9月10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议,决议推选章渊若为私立江南大学校长。
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私立江南大学所属系科并入南京、上海、苏州、扬州等地高校。私立江南大学各系撤并,取消建制。
1980年10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无锡大学筹建委员会,当年招生522名。
1985年7月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当时专科层次的无锡大学更名为江南大学。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任学校名誉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任学校名誉校长。
1996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江南大学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江南学院。
原无锡教育学院
无锡教育学院创办于1955年9月,最初名为无锡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
1961年3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改名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1年4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认定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师范专科学校性质,享有与师范专科学校同等待遇。
198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更名为无锡教育学院。 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2003年8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
江苏省电子工业厅2002年、纺织工业厅2001年、化工厅2005年撤销江苏纺织厅的江苏纺织厅,不过是文件上江苏纺织厅的撤销日期江苏纺织厅,实际撤销日应该更晚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纺织厅和江苏纺织厅厅长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