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宣贯会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 2022 年 9 月 28 日通过,自 2022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绿色建筑的运行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运行管理制度完备;
(二)屋顶、外墙、外门窗等建筑围护结构完好;
(三)供暖、通风、空调、照明、水、电、燃气等设备系统运行正常;
(四)节电、节水指标符合国家和本省的规定;
(五)室内的温度、湿度、噪声、空气品质等环境指标达标;
(六)废气、污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排放和处置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建设、购买、运行绿色建筑,实行下列扶持政策:
(一)执行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新增的外墙保温层面积,不计入建筑容 积率和不动产登记的建筑面积;
(二)装配式建筑外墙预制部分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比例不计入容积率;
(三)新建民用建筑实施屋顶绿化的,按照有关规定折算为附属绿地面积;
(四)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贷款额度可以上浮, 具体办法由省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制定;
(五)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 零能耗建筑、低碳建筑、零碳建筑等项目在各类建筑工程奖项的评审中优先。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其他扶持政策。
三个星级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并且每个星级的指标评分不能低于40分。一星级绿色建筑评分需达到50分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需达到60分,而三星级则需达到80分。
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节约能源
对于绿色建筑物来说,它主要利用的是太阳能,在绿色的设计中减少额外的空调负荷,并且还能做到满足室内采光的需求。在投资资质宽裕的情况下,尽量用太阳能来替代电能,充分使用新风的绿色能源。这种建筑全部考虑采用绿色的能源,无论是建筑围护结构,还是使用的设备,都采用节能产品。
2、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以及选择材料的时候,都充分考虑到资源上的问题,尽量做到节约,合理的使用资源,让其可再生的利用。另外,对于绿色建筑物来说,还非常重要其外部以及周边环境的融合度,必须保持和谐一致,采用动静互补的方式,尽力保护自然生态的环境,让建筑物回归自然。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是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按满足控制项和评分项的程度,绿色建筑认证划分为三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评价方式: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2、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4、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住宅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5、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许多国家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来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目标,这些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设立了数百道门槛,其中较为关键的有六点:
1、选址和规划是否合理。绿色建筑必须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要充分考虑有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
2、是否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绿色建筑必须降低资源消耗,并尽量使用再生资源。
3、是否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是否尽可能地采用了如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能源。
4、是否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
5、是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自然通风和一定标准的舒适度,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
6、是否具有建筑功能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的建筑体系。
相关信息:
学术上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可说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
它是基于绿色思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设计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类似于自然绿色有机体的体系,实现生态学意义上所说的投入与回报的平衡。
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产生的。与生态建筑、智能建筑相互关联,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和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宣贯会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