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江苏并给上海,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上海市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是中央财政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为了扩大自己的管辖区域,1958年,在1年时间里,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嘉定县、上海县、宝山县、青浦县、金山县、南汇县、松江县、奉贤县、川沙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总计10个县划入了上海市。10个县划入了上海市,大大增加了上海市的管辖区,上海市的管辖区面积从6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了6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了10倍。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我国东南地区。在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但是历经了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到了隋唐时期,我国南北双方的经济比重几乎相当。在宋朝统治时期,连宋朝高官们也承认“朝廷财富,实仰东南。”当时,江南各地区非常富裕。13世纪,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先后消灭了南宋、大金国、西夏国等一系列政权。
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庞大的帝国,不过,由于东南地区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管理东南地区,元朝甚至直接修改了大运河的航道。由于疆域面积辽阔,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来说并不合适。尤其是面对全国密密麻麻的州县,元朝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元朝结合了宋朝23路、金国行尚书台的经验,推出了行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
顺便说一点,我国很多省份的名称都起源于宋朝,例如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等等。元朝行省建立以后,各方面的问题很多,管理机构太简单,而且区划太大。因此,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细化。由于明朝拥有南北两个都城,因此,形成了南北两直隶一十三省的区划格局。
当时,北直隶包括了河北省等地,南直隶则包括了江苏省、安徽省。其中,苏州府和松江府,承担了全国十分之一的赋税比例,甚至超过了很多西南、西北的省份。朝廷在苏州、松江设立了苏松道,这是一个正四品的官职。但是在吏部的重要程度,超过了很多省份的巡抚和布政使。
17世纪,清朝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南直隶的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江南省的面积太大,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又把江南省拆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当时,上海县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管理。按照当时的格局,上海县并不起眼。但到了清朝统治的后期,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清朝不得不开放了各种通商口岸。其中,就包括上海。
西方列强在上海设立了一系列的租界,例如法租界、日租界等等。上海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历经了几十年发展以后,20世纪初期,上海市已经崛起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不过,此时的上海仍然隶属于江苏省管理,由上海道负责管理。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各路军阀忙于混战,根本无力调整各地区的区划。
1928年,上海市与江苏省分家,被提升为特别市。当年的特别市,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不过并不完全一样。一转眼到了建国之初,处于管理大城市的需要,我国设立了10多个直辖市。除了北上天重之外,沈阳、武汉、广州等城市,都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进入50年代前期,随着战争彻底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和发展建设阶段,一系列重要项目陆续铺开。
过于复杂的区划,反而不利于经济建设。1954年前后,包括重庆市在内,大部分直辖市都被撤销。只剩下了北京、天津和上海,当时的直辖市,管辖区并不大,仅仅下辖了市区和郊区。50年代前期,上海市的管辖区,只有600多平方公里,大体上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
上海市的外围,则是江苏省松江专区。这样的情况在河北省同样存在,北京市的外围,有一个隶属于河北省的通县专区。天津市的外围,有一个隶属于河北省的天津专区。从上海徐家汇向西,用不了多久,就是松江专区的管辖区。由于自己的管辖区太小,很多项目和工程,根本就无法铺开,限制了经济发展。因此,1954年和1956年,上海市先后2次提出扩大区划。
当时,上海市建议把江苏省松江专区下辖的嘉定县、宝山县、上海县和川沙县,划入自己管理,还出现了“嘉宝上川”的说法。不过鉴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要求暂时没有通过。到了1958年,随着上海市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建设,区划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因此,1958年3月,宝山县、嘉定县、上海县被划入了上海市管理。
换而言之,上海市要求划入的4个县,已经划入了3个。仅仅半年以后,江苏省南通专区下辖的崇明县,和苏州专区下辖的奉贤县、青浦县、南汇县、松江县、川沙县,总计7个县划入了上海市。上海市的管辖区,扩大到了60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于管辖区扩大了10倍。就在同一年,鉴于下辖的各个县,已经全部划入了上海市,松江专区被撤销。
10个县划入上海市的初期,仍然是各个县的名称。后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上海市下辖的各个县,陆续更名为区。不过,一些老人的观念,仍然改不过来,把进入上海市区,称之为“进城。”关于我国各地一系列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其一、松江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誉;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历史上海岸线是不断变化的。正所谓沧海桑田,形容上海再合适不过了。
其二、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
自清道光23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上海逐渐成为了我国最发达的地区。民国初期,上海直属江苏省。及至1927年7月,上海始设特别市,直属中央政府,一直到解放前都是直辖市。
其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上海的工业实力在近代中国史上的地位就无需赘述,占据了半壁江山。上海战役期间,三野司令部明文规定不能使用重武器,特别是重炮,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上海主体。
其四、人口骤增带来的粮食问题;
1949年,上海户籍人口为502.92万人。截至1958年,上海户籍人口骤增至750.80万人,净增247.88万人,合计增长49.29%。人口骤增带来了粮食供应问题,而上海寸土寸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迫切需要土地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江苏省松江专区10县划给上海,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江苏南通市要并入上海确有此事。
2016年8月22日面世江苏并给上海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下称“上海2040规划”)划定江苏苏州、无锡、南通3市进入上海大都市圈江苏并给上海,突显同城效应江苏并给上海,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
进入21世纪以来,南通提出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以上海为中心江苏并给上海的城市群,均与上海此番公布的规划相吻合、相适应。
江苏这3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此前也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均提及应加强与上海或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希望进一步强化双方之间的同城效应。上述3市与上海存在较大差距,应当借助这次机会接轨上海、服务上海,同时也要缩小南通与苏州及无锡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地与上海贴近并无缝对接。
近几年来,随着江苏与上海交通体系的完善化,特别是沪通长江铁路大桥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南通、苏州、无锡及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三市在近年来不断放大“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南通已经逐渐成为上海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南通市政府2017年5月22日对外公布了江苏省政府对《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的批复。
根据方案,经过3-5年的努力,南通将基本建成一个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
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介绍,南通将构建以“三港三城三基地”为重点的全市域对接服务上海空间格局,加快把南通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花园城市。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并给上海和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