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江苏省南通市。
1941年3月后,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
1945年9月22日,如皋县易名如东县,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东县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翌年秋,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
1949年后,如东县隶属于苏北行政区南通专区。
1953年后,为江苏省南通专区。
1968年后,改称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历史沿革:
据现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载:春秋时(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如皋叫郧,又名发阳、发繇口、发繇亭(故址即今立发桥),属吴国。战国时(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改属楚。秦时属九江郡。
楚汉相争时,为东楚所有,隶属于东阳郡。汉初,为吴王刘濞封地,属于海陵县(故治今泰州)。三国时,曹操令江淮地区居民迁徙,海陵县废,为隙地。后吴主孙亮以吕岱(吕是海陵人)为大司马,吕复置海陵县。晋太康元年(280年),如皋地属广陵郡海阳县。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郡而析置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5县。(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此以得名。”)北周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605年改为江都郡)。唐太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如皋场为如皋县,隶属于泰州。北宋初,如皋县隶属淮南道泰州军。
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明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府泰州。清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属江苏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民国初年,如皋县先后隶属于苏常道和淮扬道。1927年,废道存县。
1933年3月,如皋县隶属于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8年3月19日,日军侵占如皋城,如皋县政府先后迁移至李堡、丰利、马塘。
以上内容参考 如东县人民政府——概况
南通如东没有废。br1、通苏嘉甬如东延伸段规划建设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明年将全面启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十四五末全面建成(2025年内具备通车条件);
2、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规划研究相继实施;br3、如东将以如东高铁站为依托打造江苏省南通市如东的高铁新城如东县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江苏省南通市下辖县,截至2021年末,全县下辖3个街道、12个镇。如东县常住人口87.95万人,2021年,如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2.24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6.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32.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43.42亿元。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下辖街道办事处包括掘港街道、城中街道、苴镇街道、_茶镇、洋口镇、长沙镇、大豫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如东县经济开发区、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如东东安科技园区、如东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
如东的镇有栟茶镇、洋口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共计有14个镇。
如东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南与通州区为邻,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而且如东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长。
如东县是江苏省南通市下辖县。
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县境南与通州区为邻,西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市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截至2020年末,全县下辖3个街道、12个乡镇。
如东是江海盐垦文化的代表。秦汉以前县境为长江口沙洲,故称扶海洲。因长江、黄淮冲积成陆后,如东盐业兴起,亭场林立,至明清繁盛一时。民国之后,沿海逐步废灶兴垦,现代农渔业得到发展。1988年对外开放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迈入全国百强县。21世纪初,沿海经济带工业化进程加速,建设南黄海优良深水港口洋口港,构建南通市新出海口北翼通道。
兵房镇。如东县,江苏省南通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县境南与通州区为邻,西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市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围河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兵房镇西北不到1公里处。围河是如东县的一条主线河流。
关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