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江苏徐州地基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徐州地表建筑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公路工程地质信息
(一)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施工管理
江苏北部(如徐州、宿迁等)地区广泛分布废黄河泛滥沉积物,一般以亚砂土、亚粘土—细砂为主,埋层浅,地下水位高,天然地基承载力低,在地震作用下易产生液化现象。地基液化是引起构筑物破坏的主要形式,同时该地区又受到我省主要的地震危险带—郯庐地震带的影响,因此在该地区国道主干线京福、徐宿、连徐、宁宿徐、沂淮等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大面积液化地基处理问题。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对高速公路必须进行液化地基处理,这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性措施。因此,如何控制和管理好处理液化地基的施工,做到既经济有效又安全可靠,对保证高速公路建成后的正常运营、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液化地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地基液化分析与处理一直是土动力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液化一词最早见于1920年Hazen.A的《动力冲填坝》用来说明卡拉弗拉斯冲填坝的毁坏。1936年Casagrande首先给出了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临界孔隙比法。上世纪50年代,各国学者对砂土液化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包括:砂土液化的机理,砂土液化的预估方法,砂土液化的地基处理等。
所谓液化是指由于孔隙水压增加及有效应力降低而引起粒状材料(砂土、粉土甚至包括砾石)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的过程。影响液化的因素有:①颗粒级配,包括粘粒、粉粒含量,平均粒径d50;②透水性能;③相对密度;④结构;⑤饱和度;⑥动荷载,包括振幅、持时等。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根据1971年以前8次大地震的数据,参考美国、日本的有关研究成果给出了以临界标准贯入击数为指标的砂土液化判别公式。现行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通过对海城、唐山地震的系统研究,结合国外大量资料,对原规范进行了修改,采用了两步评判原则,并对临界标贯击数公式进行了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对此又进行了补充,给出了液化比贯入阻力临界值和液化剪切波速临界值公式,用来进行液化判别。在公路工程中,基本上沿用上术两步评判原则,采用了临界标贯击数判别方法,并根据公路工程中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临界标贯击数的计算公式。这些规范在我国工程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高等级公路可液化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
液化地基处理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因此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对于高速公路这样大面积处理可液化土而言,强夯法和干振碎石桩法是首选的处理手段。当全液化地基路段较长,需处理面积大,公路沿线外缘较近范围内无村庄,无重要构造物时,强夯法是比较理想的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20世纪60年代末Me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立的,该方法将80…400kN重锤从落距6—40m处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强夯法常用来加固碎石、砂土、粘性土、杂填土、湿隐性黄土等各类地基土。由于其具有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节约三材、经济可行、效果显著等优点,经过20多年来的应用与发展,强夯法处理地基受到各国工程界的重视,并得以迅速推广,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强夯处理的对象(即地基土)非常复杂,一般认为不可能建立对各类地基土均适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但对地基处理中经常遇到的几种类型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实践证明,用强夯法加固地基,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作用要求,正确选用强夯参数,一般通过试验来确定以下强夯参数:
(1)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加固深度既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又反映了处理效果。
(2)单击夯击能:单击夯击能等于锤重×落距。
(3)最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这样的夯击能称最佳夯击能。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在砂性土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为几分钟,因此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增加而叠加,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来确定最佳夯击能。
夯点的夯击次数,可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②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③每击夯沉量不能过小,过小无加固作用。夯击次数也可参照夯坑周围土体隆起的情况予以确定,就是当夯坑的竖向压缩量最大,而周围土体的隆起最小时的夯击数。对于饱和细粒土,击数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来决定,当被加固的土层将发生液化时的击数即为该遍击数,以后各遍击数也可按此确定。
(4)夯击遍数: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地基土渗透系数低,含水量高,需分3—4遍夯击,反之可分两遍夯击,最后再以低能量“搭夯”一遍,其目的是将松动的表层土夯实。
(5)间歇时间:所谓间歇时间,是指相邻夯击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Menard指出,一旦孔隙水压力消散,即可进行新的夯击作业。
(6)夯点布置和夯点间距:为了使夯后地基比较均匀,对于较大面积的强夯处理,夯击点一般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主形布置夯击点,这样布置比较规整,也便于强夯施工。由于基础的应力扩散作用,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其具体放大范围,可根据构筑物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考虑确定。
夯点间距可根据所要求加固的地基土性质和要求处理深度而定。当土质差、软土层厚时应适当增大夯点间距,当软土层较薄而又有砂类土夹层或土夹石填土等时,可适当减少夯距。夯距太小,相邻夯点的加固效应将在浅处叠加而形成硬层,影响夯击能向深部传递。
3 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3.1 施工单位选择
对参与施工的强夯施工单位,各施工标段中标单位要先审查其施工资质、信誉和业绩,并附有前业主对该单位的书面评价报告;任何单位不得将强夯分包给个人施工。各中标单位将经初步筛选合格的施工队伍形成书面推荐报告,经驻地监理审核后,上报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后不得再分包或转包,否则,驻地监理工程师将责令分包单位立即退场,损失自负。
3.2 施工准备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经驻地监理组审查,监理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报总监代表审批同意方可施工。
3.3 施工管理
(1)施工单位要按设计图要求编制夯点编号图,编号图要清晰、规范、科学。
(2)施工单位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对施工机械定期作安全检查。在强夯区四周要设置醒目的危险警告标志和安全管理措施,不允许行人和非施工车辆进入强夯区,以确保操作员、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3)施工单位要对强夯机械进行编号,每台强夯机械必须持有监理组发放的《施工许可证》方可进行强夯施工。
(4)施工单位除在强夯机械上挂《施工许可证》外,还必须挂有《机械操作主要人员》和《施工技术参数》两块醒目的牌子,进行机械操作的主要人员必须挂牌上岗。
(5)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要点供现场人员执行。
(6)铺设垫层前要对原地面进行清表并整平,且要按每2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5个规定测点,测量清表后标高。
(7)用水准仪测量垫层铺设前、后的对应测点标高,初步确定垫层厚度,每2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5个规定测点,再按每断面挖1处深坑,进一步确定垫层厚度(控坑必须在测点位置上)。
(8)垫层宽度按每20米一处用钢尺丈量。
(9)按设计要求进行夯点布置,夯点定位布置用钢尺按100%的频率丈量。
(10)夯锤必须过磅称重。夯击能在强夯施工前必须检测,并满足设计要求。每夯击100次,用钢尺量一次夯锤落距。
(11)施工单位必须及时排出夯坑内积水。
(12)主、副、满夯的间隙时间要根据现场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但间隙时间必须满足72小时。需要调整间隙时间由现场监理工程师确定。
(13)遇到不需拆迁的高压电线时,施工单位必须安排集中施工的方案,市高指向供电部门申请临时停电。
(14)施工人员要认真做好强夯施工记录,记录要求清楚、真实。
(15)施工人员必须注意观察已处理路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驻地监理组和有关部门。
(16)在强夯区内的构造物必须在强夯完成后,才能进行构造物的下部施工。
4 用强夯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的质量检验评定
4.1 基本要求
碎石垫层的碎石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夯施工必须按夯击点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各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作为施工控制数值。
4.2 实测项目表
表1 强夯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实测项目表
项次
检查
项目规定值
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1
夯击能
不小于设计
1次/工点查施工记录
15
2
夯击次数
符合设计
查施工记录
15
3
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
4处/200m
15
4
垫层宽度
不小于设计
4处/200m
15
5
标贯击数
符合设计
2处/工点
20
6
瑞利波
≥200m/s
1处/工点
20
注:(1)标准贯入试验,按需3点/5000�且不少于3点进行。孔位随机
布置。特殊地段适当加密。
(2)瑞利波法(SSW)按1点/40m,在中心线两侧各15m处交叉布点。
4.3 外观鉴定
(1)填筑碎石垫层前必须清表、整平,无明显凸凹点,整平不符合要求扣2分。
(2)夯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不符合要求扣2分。
(3)夯后场地应平整,无局部隆起,不符合要求扣2分。
4.4 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1)分项工程评分在85分及以上者为优良;70~85分者为合格;7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2)若标贯击数、瑞利波不合格时,则该分项工程不合格,可进行加固处理,再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
5 结语
在京福、徐宿、宁宿徐等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强夯加固的施工实践中,由于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严格按有关质量要求和“施工指导意见”进行控制,尤其对强夯参数的确定都是经反复试验论证后,选择合适的参数指导施工,使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段达到了设计要求,从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处理路段的工后路基沉降观测看,处理段液化地基强夯加固达到了预期目的。
熙宁十年(1077)春,42岁的苏轼在由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的赴任途中,接到皇帝诰命,改知徐州。四月,他偕胞弟苏辙到徐州。还没有熟悉徐、泗方音,一场大水就自北向南汹汹将至。《黄楼赋》载:“河(黄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当年水未至,苏轼便“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干草)”,堵塞城墙隙穴,加固城南堤防。洪水滚滚而来,他又“调急夫,发禁卒”,“衣亵履屦”,“庐于城上”,决心“与城存亡”,喊出了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口号。
知州亲临指挥,徐州吏民坚定了抗洪决心。雨潇潇,水滔滔,洪水沿徐州城墙上涨了二丈八尺,而“民不恐”“民不散”。苏轼见水势汗漫千里,幸存者散栖于林木丘陵之上。他又急派“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使灾民免于饿死。七十余日甘苦共尝的抗洪斗争,新知州赢得了徐州民众拥戴,“水既去,而民益亲”。
洪水退后,苏轼以徐州未来安危为系,上奏朝廷,请增建徐州城墙及城外堤防。苏东坡又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主张,继续带领民众筑起“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七百九十丈”的护城大堤。苏轼身体力行,“我当畚铲先黥髡,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这些用顽石修筑的长堤,和苏轼的名字一样,历千年而不朽。
明天启四年(1624)黄河决口,水吞徐州。水退,徐州房舍尽没,平地激沙三至五米,苏堤仅露一脊。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乾隆二十三年(1758),苏堤两次加修,继续发挥着防洪护城作用。直到咸丰五年(1855),黄河重由山东入海,苏堤才算完成了抵御黄泛的历史使命。苏堤现仍可一观。据说,徐州市苏堤路的地基就是当年的苏堤。
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在城东门建造黄楼,“垩以黄土”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泛指徐州周围之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黄楼之名取土能胜水之意。以楼镇水,寄托了苏轼制服水患、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
弟弟苏辙闻听黄楼建成,高兴地寄来了千言长赋《黄楼赋》,盛赞东坡治水经过及黄楼壮观景色。苏轼读罢,亲笔书写,将此赋镌刻成碑,并绘制了6幅黄楼盛景图。由于城坚堤固,黄水虽屡围徐州,但自宋神宗熙宁末年至明熹宗天启初年,徐州城基本保持了550余年的安定繁荣。
元丰二年(1079),苏轼改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徐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先是把他率众修筑的长堤命名为“苏堤”,后又在黄楼上建“东坡祠”,以纪念他的护城功绩。“黄楼香火会”每年一次,延续数百载。明清两朝,黄楼经四次大修,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保持着临流耸立的镇河雄姿。
从单位性质来说是很不错的,事业单位。而且在地质队收入是很可观的。具体单位的情况我已经写于下段。但不知道你是哪里人,是否有在徐州安定下来的打算,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去了,还是先选一个自己喜欢在那儿安家的城市吧!
江苏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驻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市。自1996年起,连续四年被徐州市及省局评为“文明单位“。该队主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在地方建设界又称“徐州基桩工程公司”。现有在职职工38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1人。下辖徐州工程地质勘察处、徐州物探测试工程研究所、上海基桩工程处、徐州大光涂料厂、徐州地图印刷厂、地质机修厂等七个二级经济实体。
建队40多年来,该队在徐州及周边地区探明石灰石、石膏、铁矿、金刚石、玻璃石英砂等十数种矿产储量。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建设苏北功勋单位”。改革开放以后,产业结构已转变为工程地质勘察、岩土施工、涂料油漆生产、地图印刷等多业并举的格局。
基桩施工是该队的主要产业。徐州基桩工程公司为淮海经济区一支有较大影响的基础施工企业,注册于1989年,持有国家建设部审批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一级资质,1999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现有持证项目经理26名,其中一级项目经理3名。基桩施工设备、手段齐全,工艺精良,另有混凝土预制构件三级资质;对于软地基处理及基坑支护,有着先进的设计能力和施工手段。该公司编写的《干振碎石施工工法》1994年被江苏省建委评定为“省级工法’。1993年以来,该公司推行的“组合锤工艺”、“嵌岩扩底桩工艺”等四项工艺、技术获省建设企业施工技术进步奖。该公司坚持“基础牢固、信誉如桩、质量至上、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自1995年以来,转战华东及天津、陕西、新疆等地区,完成较大桩基工程360多个,工程全格率100%,以优质高效的施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以基桩施工为龙头,在岩土工程业,尚具有工程地质勘察丙级资质,在土力试验及桩基测试方面均通过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持有国家级桩基检测许可证。
在多种经营产业中,徐州大光涂料厂为该队的骨干企业,生产高、中、低档多种油漆、涂料,为徐州市“质量信得地产品、企业”。丙烯酸类工程机械用漆为该厂主导产品,已被国内工程机械厂家广泛使用,同时被中意、中日、中美等合资企业采用,特别是该厂研制的丙烯酸聚氨脂工程机械磁漆可“湿碰干”复涂,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广泛用于有关工程机械厂家的高档产品及出口产品。“大光——万事和油漆”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用漆行业的知名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该厂1999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被评为“徐州市先进集体”、“江苏省地矿厅先进集体”。
另外,该队地图印刷厂可从事各种书刊、杂志、商标及包装产品的印刷,在徐州地区具有一定影响。
法律分析江苏徐州地基: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江苏徐州地基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江苏徐州地基;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扩展资料
我国的抗震设计仍然是以概念设计为主。只有少数工程结构才使用抗震验算或模型实验等辅助设计手段。在概念设计中的抗震措施要求,是根据国内外震害经验的总结而规定的。所以,我国现行的各抗震设计规范大都是以“设防烈度”或“设计烈度”为依据的。
特别是地基处理、选材选型和结构抗震措施等,均要求按烈度分档进行设计。就是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或核电厂的地安评工作中,甲方也都要求有“地震基本烈度复核”的内容。
在《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50267-79,P12)中还规定,对安全壳等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设防时的有关要求。可以说,当今中国的抗震设计还离不开烈度,只有少数需要进行抗震验算或模型实验的工程才用到加速度。
法律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第六条 第一款 第三项 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注: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2、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3、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4、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本规范表6.1.2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注:本章“、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关于江苏徐州地基和徐州地表建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