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江苏省海门,以及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在江苏省。
海门市,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
海门市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海门市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
海门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
海门市是中国闻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长寿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扩展资料: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海门濒江临海,遭风潮灾害,县境涨坍无常。尤其是明代中叶,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一再迁徙,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栽县为静海乡。
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坍害,县境稳定,海门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南通地区撤销,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隶于江苏省南通市,市人民政府驻地海门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门
参考资料来源:海门市人民政府-建置沿革
江苏省南通市。
海门区,隶属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北濒临黄海,南靠长江,东南部接上海市崇明区,东与启东市接壤,西、北与南通市通州区、崇川区毗邻,与上海隔江相望,总面积1148.7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海门区下辖3个街道9个镇。
建置沿革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海门濒江临海,屡遭风潮灾害,县境涨坍无常。
尤其是明代中叶,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一再迁徙,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裁县为海门乡,归并通州。清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江流回向南泓,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江苏省海门直隶厅,设治于茅家镇。道光十二年(1832),因海门厅与海门乡名相混,改海门乡为静海乡。
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坍害,县境稳定,海门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南通地区撤销,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隶于江苏省南通市,市人民政府驻地海门街道。2020年7月,海门撤市设区,成为南通主城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参考: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建置沿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门区
海门是江苏省的城市。
海门,隶属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北濒临黄海,南靠长江,东南部接上海市崇明区,东与启东市接壤,西、北与南通市通州区、崇川区毗邻,与上海隔江相望,总面积1148.7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海门区下辖3个街道9个镇。
海门气候特征
海门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无霜期长。海门区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1085.4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1303.5毫米,太阳辐射年均总量为4941.76兆焦/平方米。年均日照2099.2小时,季节分布为冬少夏多。平均风速2.9米/秒,年无霜期平均223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门区
关于江苏省海门和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