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房价收入比,江苏房价收入比排行榜

盐城房产 盐城房产 2022-12-06 72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江苏房价收入比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江苏房价收入比排行榜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8市房价收入比排名全国前50,这个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谈到房价收入比江苏房价收入比,许多人都搞不明白是个什么概念。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房价收入比的概念,字面意思就是房价和收入的比例。它主要是用来衡量老百姓买房的难易度江苏房价收入比;如果数据显示为上升,那么就说明房价上涨的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增长,老百姓买房就很困难。

通过下列公式就可计算得出一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江苏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对于我国而言,正是处于经济飞速发展,住房需求释放快速,房价势必会有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直接是翻一番都还要多,可见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

而根据最新的50城房价收入比排名来看,江苏省已经有8个市赫然在内。这个数据说明:

1、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越高,楼市安全风险就越高;简单来说,试图通过投机炒房需谨慎。

2、楼市的波动是因为受到国家调控政策影响,许多靠招商引资来支撑的城市,不排除投资机遇。

3、房价涨幅过快,增加了居民购房负担对楼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没有利好因素。

4、楼市如果出现分化,将会对该城市产生巨大改变。

5、政策的利好,给城市带来了扶持和机遇。从房价上即可反映出。 

6、从名单上看排位便可知道这8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与宜居竞争力。

随着党中央对房地产领域的指示精神和调控政策。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于健康平稳发展的状态。遏制炒房需求同时,保证一定住房供应量是当下的首要任务。至于这份数据可以作为参照,但是没有必要去较真。它只能说明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还是偏高;江苏省8市的房价也在偏高行列中。

江苏十三市,如果选一个城市定居,你会选哪?

首先介绍一下江苏十三个市分别为: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在这些城市中江苏房价收入比,我个人会选择定居在连云港,连云港听名字就可以知道,她是一座海港城市。现在来说一说选择定居连云港的原因:

1)连云港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春有百花齐放,夏有浪漫沙滩,秋有硕果累累,冬有白雪皑皑。生活在这样一座悠闲惬意的海滨城市,美哉、快哉!

2)连云港的地理位置优越,其位于我国沿海中部,正好处在南北分界线上,能够同时融入南、北方双方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走到南方还是来到北方都能很好的适应当地饮食起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

3)连云港风景优美,是一座山、海、岛、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山海胜境,美不胜收。景点主要有花果山、大伊山、云台山、孔望山、连岛景区、鱼湾风景区、伊甸园、潮河湾湿地公园等等。

4)连云港生活成本低,农产品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更加新鲜、绿色环保。

5)连云港环境清幽,工业不发达,是一座苏北的三线小城,相对于苏南等城市的喧嚣和拥堵,我喜欢她的宁静和安逸。

6)连云港的 美食 也非常多:丰富的海产品,梭子蟹、婆婆虾、沙光鱼、鲍鱼、八爪鱼等应有尽有;具有当地特色的凉粉、豆丹、花果山凤鹅等等,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呢!

连云港是江苏唯一一座海滨城市,来连云港游海岛,逛水晶城,泡温泉吧!可别怪我没告诉江苏房价收入比你哦!

常州吧,

地处苏锡常板块,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好,

虽然近年GDP增长不是那么快,但是市内有很多企业是行业内隐形冠军,企业质量整体偏高,而且高新产业发展很快,机器人,石墨烯,光伏,集成电路在全国都属于领先地位,所以经济质量高,随之而来经济发展前景会很好,后期一定会发力。

而且房价属于区域内洼地,苏州,无锡房价太高,透支了发展潜力,坚定看好常州,更加适合安居乐业

后记,有很多人选择苏州,个人觉得房价收入比偏高,还有无锡,有人说无锡郊区也不算贵,比价格,一定是市区和市区比,郊区和郊区比,常州还是比无锡性价比要高,徐州的话,产业过重,后期发展不明晰。

还有就是目前情境下选择定居,毕竟大部分是普通人,应该是首先从经济承受力和工作前景去考虑,要是特别有钱的人北上广深杭,纽约伦敦,都可以选择。

也有很多人选择自己家乡,这是感情因素,这个不做评论。

欢迎来关注,留言一起探讨长三角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十三市各有千秋、你的家乡在那、你就往那去、人常说叶落归根、谁不说俺家乡好、自己说了不算、只有别人品味了才只知道!不要老王卖爪、自卖自夸!事实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我选徐州。江浙沪包邮+冬天供暖全国独此一家。

交通枢纽城市,高铁直达城市不不次于南京。也有自己的机场。地铁已经开通,以后还能直筒机场。

徐州这几年的改变到处青山绿水,环境也好很多。

物价水平还可以。各种商场也不少。

而且徐州 美食 多,大爱呀!作为一个吃货的不二选择。

玩的也不少,各种山水 旅游 ,徐州乐园,方特乐园,野生动物,海洋世界。

唯一吐槽的可能就是房价了吧。

去过南京,苏州,扬州,无锡,常州。都很好,都很喜欢。就生活成本而言,扬州,常州低一点。经济苏州,南京,无锡更好一些。气候情况基本一样。如果选择生活的话我首选苏州,然后说扬州。

1. 我喜欢淮扬菜,喜欢吃扬州的狮子头、蟹黄包、大煮干丝、平桥豆腐等。 2.我喜欢扬州的古城,喜欢在瘦西湖跑步,喜欢湖边的垂柳,喜欢二十四桥 。 3. 我喜欢扬州的三把刀,可以享受按摩带来的乐趣。 4. 我喜欢扬州的方言,我喜欢扬州腔调。

江苏在全国经济实力排名前列,13个城市全部是百强城市,如果说这13城市选择一个城市定居的话,每个人的选择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侧重于在一个城市的奋斗,有的侧重选择易居,有的人可能看中房价收入比。

从房价收入比看

我选无锡,无锡的经济实力在江苏省排名第3名,民富水平在江苏省排名第二,2018年的无锡的人均GDP排名江苏省第一,经济发展质量可见一斑。另外无锡的房价相比于苏州和南京低很多。考虑经济因素和房价因素,我选无锡。

从易居看

江苏省的13个城市,如果选一个城市定居的话,我想我会选择扬州,因为扬州是 旅游 城市,生活比较安逸,扬州经济在江苏省排名中等,在江苏省经济排名中等的,拿到全国也是前50。

从教育看

考虑后代的教育问题,那我肯定选南京,南京在江苏省的教育实力是完全碾压其江苏房价收入比他城市。两个985高校,多个211高校。

从奋斗看

如果你想找个城市奋斗的话,那你得选苏州,苏州工业经济发达,大型企业多,本外币存款资金量大,资金吸附能力强。

你会选择在哪个城市定居?

不管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还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近四十年的人为改造,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体,已不具备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_

我和老公都是在连云港定居的南通人。让我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连云港。连云港有山有水有海还有小岛,这是江苏很多地方都没有的。连云港生活节奏慢,相对于江苏省其它地方来说房价低,消费水平低。物价也便宜,因为挨着山东,所以很多蔬菜水果都超级便宜。我家水果从来没断过,每次都是整箱整箱的买,因为太便宜了。举个例子吧,过年在南通老家买的草莓要30元一斤,连云港这边才6元一斤。还有到了吃樱桃的季节,老家那边都是三十多一斤,连云港这边都是几元一斤,所以我每次我买都是一小筐一小筐的买。嘿嘿,光说吃的了,再说说玩的吧。连云港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一年中每个周末都可以去不同的景点玩儿。办个百来块钱的年卡够你玩儿一年。(下面我有附图,都是我们周末玩时拍的,手机里不多了,换手机了,就挑了几张,将就看吧)连云港有各种各样跟山有关的景点,比如花果山、海上云台山、渔湾、孔望山、桃花涧、枫树湾、樱桃谷、 健康 步道等等,连云港还有各种各样的岛屿,比如连岛(有浴场沙滩)、前三岛、秦三岛,还有跨海大桥。连云港还有东海温泉。另我最喜欢的就是连云港冬天有集中供暖,哈哈,冬天那叫一个舒服啊[可爱]。总结一句话:连云港最适合带孩子一起定居吃喝玩乐。补充:连云港还可以出海打鱼哦!

南京和苏州的工资、生活消费、房价比较

苏州的“外环”很小,5-7000能买到不算偏的房子了,比南京同等地段便宜很多,市区房价就更没有可比性了,苏州消费很高倒是真的,个人认为你在南京没发展好是因为学历低了,建议去小城市(不包括苏州) ,在IT行业里谈苏州以电子工业见长,南京以软件研发见长,客观来说同档次人才的工资在两地差别不大,另外楼上回答的说工资和GDP挂钩的听上去很可笑,中国GDP很高了,难道工资也超过了没我们高的英国法国德国了?

科级干部住房江苏省标准

江苏省政府批转省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 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颁布单位】 江苏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980924 【实施日期】 19980924 【章名】 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省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 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省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章名】 全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改革住房制 度”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根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 1998〕2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 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 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 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 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 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三)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在国家统一政 策目标指导下,地方分别决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 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 二、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四)全省1998年12月1日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 分配货币化。职工解决住房主要实行个人购买,购房资金来源有:职工工 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财政和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以 转化的住房补贴等。 (五)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房价收入比(即本地区一套建筑面积6 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在4 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市、县(市 )和单位,其4倍以上部分,可以对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 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本方案制定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见附表一)仅对 实施新制度购房时适用。具体补贴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报 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1.1998年11月30日之前参加工作的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 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购房时可实行一次性补贴。 (1)家庭购房补贴由夫妇双方所在单位按职工本人应享受的购房补 贴面积标准分别计发。职工购房补贴额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贴额与补贴 面积之积。 (2)职工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贴额以市、县(市)公布的经济 适用住房平均价的一半与职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负担价之差为计算基数, 房价收入比4倍以上部分,在1999年底前购房的,可以全额补贴,今 后补贴比例的上限由省政府每年公布。 职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负担价按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除以60 平方米计算,职均工资以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为准。 (3)对住房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在新购住房时,按面积差 计算一次性住房补贴。 (4)购房补贴在职工购房时一次性计发。工作年限在25年以上( 含25年)的职工全额计发,未满25年的职工按实际工作年限计发,剩 余年限的补贴作为借支,在今后工作年限内逐年抵扣。 (5)购房职工工作年限不25年调离、辞职的,借支余额由新单位 或本人在离开时一次归还。 2.1998年12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实行逐月计发住房 补贴。补贴依据房价收入比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 按月计发的补贴进入个人住房专项资金帐户,按公积金原则进行管理 和使用。 (六)有条件的市、县(市)和单位可给予职工工龄补贴,补贴额为 职工家庭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负担价、年工龄贴率(0.6%)、1992 年前的工龄和补贴面积四项之积。 (七)建立购房补贴的申请、审批、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购房补贴 资金在职工购买住房时直接划入售房单位,防止流失。 (八)住房补贴资金主要从财政和单位原住房建设资金渠道中统筹解 决。各级政府和各单位要做好年度住房资金的预算(计划)、核定、划转 工作,并按公正合理的原则,确定发放对象。 (九)要建立健全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帐户,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 的归集率,按照“房改领导小组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 的原则,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和制度建设。有关承办银行要为市、县(市 )住房基金管理中心提供良好的服务。 (十)单位住房公积金计缴比例原则上维持6%,有条件的市、县( 市)可调整到7%,个人住房公积金计缴比例6%不变。计缴基数按职工 1997年度月平均工资核定。 (十一)在1998年11月30日前开工建设并于1999年12 月底前竣于交付使用的住房,既可按照《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 制度改革的方案〉的通知》(苏政发〔1995〕29号)的规定向职工 出售,也可按照本实施方案规定由职工购买。 三、建立住房供应新体系 (十二)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可 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居民住 宅;其他收入高的家庭按市场价购、租商品住房。住房供应政策具体办法 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三)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其出售价格实行政策指导价,按保本 微利原则确定。 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成本价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 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 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利润控制在3%以下。 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只售不租,不向已购房改成本价住房或经济适用 住房达标的职工出售。 (十四)廉租住房可以从腾退的旧公有住房中调剂解决,也可以由政 府或单位出资兴建。要保留足够的公有住房供最低收入家庭廉价租赁。廉 租住房的租金实行政府定价,具体标准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承租廉租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具 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六)城市房屋拆迁安置要与房改结合,原则上实行货币化安置。 (十七)拓展住房租赁市场,多种方式供应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企 业增加长期投资,向社会出租住房;鼓励私营业主和有经济实力的城乡居 民购买商品住宅作为收益性资产用于出租。 (十八)各级财政不再拨款用于单位购、建住房。在符合城市总体规 划和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继续鼓励集资、合作建房或兴办职工住房合 作社等多种形式的住宅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允许其利用自用土 地,通过集资等方式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并享受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 设各项政策。 (十九)加快改革现行的住房维修管理体制,推行社会化、专业化、 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方式。新建住宅,全面推行住宅小区管理和公房售后物 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行为,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各项服务水平, 切实搞好住房的维修和住宅小区环境管理,解除居民买房的后顾之忧。 四、进一步深化现有公有住房的改革 (二十)继续推进租金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 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和苏政发〔1995〕29号文 件精神,从1998年12月1日起,全省公有住房租金上调20%左右 ,即砖混一等房每平方米使用面积;宁、镇、扬、通、泰、徐为1.60 元;苏、锡、常为1.75元;淮、盐、连、宿为1.45元。租金提高 后,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原住房租金补贴的基础上对在职职工提高0.8个 百分点,离退体人员提高1个百分点。补贴基数按1997年底的职工工 资计算。继续对家庭确有困难的离退人员、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对象 、非在职的优抚对象和特困职工家庭等实行减免政策。对政府规定的暂不 出售的公有住房适当控制租金上调幅度。租金支出超过家庭收入10%以 上的部分,经当地住房基金管理中心批准可动用该户成员公积金支付。 (二十一)稳步出售职工现租住的公有住房。从1998年12月1 日起,售房成本价以1997年价格为基数上调3%,现住房折扣调整为 2%,一次性付款折扣调整为8%,年工龄折扣率仍为0.6%。 职工购买现有公有住房按规定的现住房购房面积标准执行(见附表二 )。不超过购房面积标准下限部分的按享受政策折扣的成本价计算;下限 与上限之间部分的按不享受政策折扣的成本价计算;超过上限部分的一律 按市场价计算。 建房面积标准仍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 干部职工住宅建设、分配、修缮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苏办〔 1997〕140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十二)校园内不能分割及封闭管理的住房,教师公寓等周转用房 ,列入旧城改造规划地段、地处临街宜改造为营业用房的住房,平房、别 墅、庭院式住房,代管房,产权尚有争议、具有历史意义和当地市、县( 市)人民政府认为不宜出售的住房不得出售。 (二十三)此前,我省部分加大房改力度的试点城市和企事业单位, 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 五、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二十四)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实行准入制度。 各市、县(市)要对城镇职工家庭进行住房状况普查登记,清查和纠正房 改过程中违纪违规行为,建立个人住房档案。依据建设部等部门制定的交 易准入制度,规范和管理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交易规则和市场。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市、县 (市)上市交易方案须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十五)各省辖市和有条件的县(市),要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 、功能齐全的住房有形市场,提供信息、交易、产权登记、中介(咨询、 经纪、评估、代理)等项服务。 (二十六)职工按房改政策所购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 地使用证后,经市、县(市)房改办批准,其住房可以上市交易,交易行 为包括买卖、租赁、交换、抵押等。 (二十七)职工所购住房上市交易时,应同时办理房屋公用部位维修 变更手续,维修基金随之转移。 六、加快发展住房金融 (二十八)扩大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城镇 均可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取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 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 (二十九)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商 业银行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内,优先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 。 (三十)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发展住房贷款保险,防范贷款 风险,保证贷款安全。 (三十一)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向,住房公积金应当主要用于职工 个人购买、建造、大修理自住住房贷款。 (三十二)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结合住房贷 款业务。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和商业银行要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率。 (三十三)个人住房贷款的担保,可采取房产抵押、有价证券质押、 房产抵押保证人担保、由专门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置业公司)担保等 多种方式。 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三十四)各市、县(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镇住房改革工作 的领导,根据本方案要求,认真进行测算,制定1998年度的实施方案 ,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 (三十五)加强房改的舆论宣传,研究房改理论,积极引导干部和群 众树立住房新观念。 (三十六)严肃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苏政发〔1995〕2 9号文件和本方案精神,继续实行无偿实物分配住房,低价出售公有住房 ,变相增加住房补贴,用成本低或低于成本价超标出售、购买公有住房, 公房私租牟取暴利等行为,各级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 (三十七)本方案由省政府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 (三十八)本方案自发布之日实行。原有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凡与本 方案不一致的,一律以本方案为准。 【章名】 附表一:职工购房补贴面积标准 一般干部职工:75平方米 科级干部:90平方米 处级干部:110平方米 厅局级干部:135平方米注:以上面积均指建筑面积 【章名】 附表二:现住房购房面积标准 一般干部职工:65-85平方米 科级干部:75-100平方米 处级干部:90-120平方米 厅局级干部:130-150平方米注:以上面积均指建筑面积

2013年东莞房价收入比是多少?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严重偏离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为4到6之间)。

数据显示,东莞从2004年以来,房价收入比一直高于6的警戒线,其中房价暴涨的2007年上升到10.93,2008年仍保持在11.84的水平,和一线城市持平。

东莞房价收入比高于警戒线

根据历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1978年,东莞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9元。到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02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至12328元。其中城镇收入最高的10%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34元。

参照某研究院提供的计算方式,房价收入比=住宅价格/居民有效购买力=(住宅销售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家庭平均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住宅销售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此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02年~2008年东莞的房价收入比情况。

结果显示,东莞从2004年以来,房价收入比一直高于6的警戒线,房价暴涨的2007年上升到10.93,2008年仍保持在11.84的水平。而深圳2007年达到13.15,广州2007年达到12.09,上海2007年达到11.25,从房价收入比来看,东莞基本和一线城市持平。

2013年东莞房价收入比

日前,一份全国房价收入比草根排行榜在网上流传。这一排行是根据一网站发起的全国网友“晒老家房价”活动中获取的5000份网友回馈,及统计机构相关数据,选取40个三四线城市计算房价收入比得出的。其计算公式为:房价收入比=商业住宅单位面积*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在最白菜老家房价TOP10排行中,东莞商品住宅均价8300元每平,房价收入比为6.3位居排行榜的第十位。而位居第一位的则是湖南株洲,住宅均价4000元每平,房价收入比仅为4.7。其他房价收入比排行城市依次是:内蒙古乌兰浩特、安徽马鞍山、湖南衡阳、江苏无锡、山东潍坊、安徽宿州、广东汕头、四川自贡。

在房价收入比最高,被称为“最苦逼”老家房价TOP10排行中,浙江温州、甘肃天水、云南大理分别以房价收入比17.2、16.1、15.5位居排行榜前三位,其他“最苦逼”老家房价排行依次是湖北十堰、广西桂林、江苏苏州、福建慈溪、河南洛阳、浙江绍兴、河南濮阳。在这十个三四线城市中,有半数城市的均价已经超过10000元每平,浙江温州均价更是高达20000元每平。但是相比较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说,这些城市的房价算是低的。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3-06-0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房价收入比和江苏房价收入比排行榜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