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江南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京江南名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南京的简称宁来源于南京的一个古代称谓“江宁”。江宁现在只是南京一个郊区的名字,但宁却被用来代指整个南京。
公元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宁于市郊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辖13府78县,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改行中书省为布政民国时期的江西地图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而俗称江南省是满清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为江南省,原为明朝南京地区(南直隶),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没有江南府天水县。
江南
意为长江之南。辖境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长江以南,湖北、四川长江以南一部分和贵州东北部地区。
天水县
秦昭王二十八年(279年),设陇西郡。郡县制在今辖区确立。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从此有“天水”的名称。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一度设秦州。因秦邑而得名,从此有“秦州”的名称。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巩秦阶道改称陇南道。撤秦州设天水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
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
因为隋代时期,江南被用作《禹贡》中“扬州”的同义词。此外,1645年,清政府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
扩展资料:
相对于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
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
江南地区河道棋布、湖泊众多,有中国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阳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两省的太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
明朝根本就没有江南省,只有南直隶,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大部分地区,江南省是清入主中原后设立的。
江南省,原为明朝南京(南直隶)地区,满清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废除南京为国都的地位,巡抚衙门设于江宁府(今南京),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为江南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与今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相当。清康熙年间,被拆分为安徽、江苏两省。
江苏江南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南京江南名府、江苏江南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