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苏支持南京成为一线,以及南京有机会成为一线城市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们说江北新区有句话是,过去你不理不睬,将来你高攀不起,现在已经正在成为现实。这就是对江北新区现在和未来看法的真实写照。
长江南京段的交通问题必将彻底解决,南京的江北新区想不发展都难。南京过去历届政府对江北发展早有准备,只是苦于受制长江交通问题没办法解决,才没有大规模开发,但在江北新区核心区留有近30平方公里的大量城市建设用地,全是无需拆迁的好地,它是南京城市发展的最后一块净土和承载地。它的巨大土地价值正在体现。从这几年江北新区发展速度来看,已经证明了江北新区核心区的价值被市场完全认可。
江北新区的发展,其产业发展其实错过了最好的时期,但也有它的后发优势,就是正在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江北新区的新能源 汽车 集成电路产业也做的风生水起,但未来到底如何?我不敢下论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江北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化和宜居发展,是必然的。
江北新区核心区以南京主城仅一江之隔,西北有老山东南有长江,正是最好的城市发展地域和风水宝地。江北新区即使产业跟不上,也会有南京其它地域强大的产业做依托,不愁没有未来。长江北岸边的江北新区核心区,未来会成为南京除河西新城外的又一个新城市中心,这是必然的。所有的规划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在积极推进,江苏现在是雄心勃勃,力推南京首位度,全力南京向真正的一线城市迈进,有江苏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都已经落实推进,有的已经初步成形可看,南京长江两岸已经成为南京城市的新核心区域。江南的河西新城和江北的江北新区隔江呼应发展,一个真正的一线城市将在江苏大地崛起。。
江北新区的潜力是无容置疑的,地处长三角腹地,左长三潜力股安徽沿江,右为长三的发达城市带,并且为这个区域唯一的国字号新区。完全不用怀疑它的未来。但是这里想先说说它的弊端。
1.空间局限,由于涉及市届和省届,过于狭长,规划建设起来比较困难。
2.南京过江通道目前还比较少,还需要时间
3.江北的基建还比较差,多处为荒原,对南京江南的吸引较弱,并且剧了解,江北新区很多民生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和南京其它的区对接,比如社保医保等,由于基建不好,目前对安徽人口辐射也比较局限。
4.在基建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房价已经破了3w,一方面体现了投资者对江北的看好,另一方面也大大消弱了人口流入。可能这个新区,在基建初期,算是国字号新区里面房价最贵的了。要知道上海浦东刚开始都没这么贵,浦东基建初期,那时候相对浦西完全便宜到爆,甚至有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所以,未开光明,但任重道远。
南京江北必须的发展,以江为核心,长江为风景线,两岸高楼凸起,江边湿体公园,江里开游轮,让游客观赏俩岸美景,晚上看灯火辉煌,又能创收GTP,南京江北发展好,十年内,南京定能划入一线城里(直辖市)江北的未来房价敢超(河西)江北一天会比一天美,我看好核心区域,未来不是梦!!!!!
说实话,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潜力不怎么样。
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区北部,长江北岸。南对南京市区,东接扬州,西、北两端被安徽省包围。
南京的都市区和南京的传统发展方向,都在南京以南,以及南京东南。这个方向有南京丰富的文化传承,以及人口做支撑,同时面向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
而江北新区位于南京的西北端,主要面对的是安徽滁州方向,产业、人口、资源、影响力都非常薄弱。如果要发展江北,单靠是市场调整是必然行不通的,因此,只有人为倾斜或许会略有成效。
江北新区可以实现南京都市区雄跨长江的格局,也会给南京争夺安徽人口提供极大支持,同时也是南京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但是,在现有区划条件下,江北新区地理条件实在太差了,基本处于被安徽包围的状态,对省内不能带动其他地方。在省外同时面对安徽的区划壁垒,其发展难度和省上的支持可见一斑。
况且,两省联动的情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南京的区划格局如果不变,想在西北有一番作为是得不偿失的。
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中国自由贸易区、南京新城中心,是全省未来创新的策源地、引领区。
江北新区近几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2018年江北新区GDP增速居江苏之首。
全年新增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数22家。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打造。创新创业成果加快显现。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8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480件,PCT专利申请量150件,制定国家标准10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 科技 服务业务收入增长60%。
全年共引进培育 科技 顶尖专家11人、创新型企业家1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58人、大学生就业2.7万人,高层次创业人才累计达293人,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达2727人。
新区全年共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55个,累计完成投资461亿元,微创医学、强新 科技 等5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按照目前的规划发展,江北新区的发展潜力可比肩河西,成为南京的未来之星,局时也将成为人才的聚集地,创新高地,实现多种产业集群发展。
因此,南京江北新区,是极具发展潜力与前景的,未来的发展可期,潜力无穷。
江北是南京未来发展的热点,拥江发展重心北移形成长江经济带,使长江上下游联动,以南京为龙头驱动的,大的产业格局,建立大区域经济,不要局限什么江苏,安微等行政区划概念,过去原本就是一个省,现在经济联系更紧密,应站在未来发展的大格局来规划蓝图。
西部双子座成都重庆
中部武汉甚至合肥,郑州
东部苏州,杭州
给了南京很大的压力和危机感。
北城双子京津
南城双子广深
西部双子成渝
中部双子武汉,郑州
基本没有争议
唯独东部双子是沪宁,沪杭
争了很多年也没分胜负
江北新区的使命是为了争东部第二城,中国第五城
结论是潜力巨大。否则南京会一直吃老本,逐步被成都,杭州
甚至天津,武汉,重庆超越。
南京在综合实力其实是在仅次于北上广深在其他城市之上的
短板是人口,经济和面积,所以数据上很吃亏。
江北新区泽可以弥补这些短板。
使得南京具备争夺中国第五城的实力。
我觉得江北以后发展肯定会很快,因为南京地铁有许多都去江北,还有一些大学也往江北搬还有医院大型超市商场等。从这几点我觉得江北前途很好很适合投资。
关于南京江北新区未来的潜力,我来发表一下意见
通过我本人在江北几年的情况下的看到的改变,包括南京的自贸区建立,小区的楼盘建设及地块的规划来分析一下;
南京研创园、孵鹰大厦:目前那里上班的人已经有很多了,人才公寓房也弄好了,二期的研创园也在施工,旁边的五桥20年也要通车了,三个在江中的大桥柱子已经建好了,每天看都不一样,目前的江北的引桥已经快铺完了。到时就等江上合拢了。
楼盘:目前几个楼盘,江与城新房限价不愁卖,200多套房 8000多人摇号,当天这边交通直接是瘫痪了。
关于地块,雅居乐滨江国际二期西边 华侨城开盘也很火爆不愁卖;规划的乔波冰雪世界后面也要开建、砂之船奥特莱斯、五桥口的万达广场,都是周边的配套;
旁边一些的配套像万汇城商业中心目前也在在建中、金盛田广场属于老江浦区域离核心居住区也不远。
核心商务区的绿地金融中心个人预估2024年左右完成、旁边配套的生活住宅绿地海悦已经清盘,房子也盖的蛮高了。
个人总结:通过这些小区的楼盘售卖情况及新建情况 ,个人是觉得新区的发展潜力是十足的,通过一些新闻也了解到 9月份江北的企业注册达上千家;潜力好但是发展还是太慢,应该还要加快速度。未来十年肯定先看江北。
南京江北新区,是国家级开发新区,已成为南京市主城区,随着北沿江高铁建设的推进,宁淮城际铁路等支线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南京北铁路枢纽正呼之欲出。
江北新区的规划既已推出,许多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正大踏步地分别实施,建设热潮如火如荼,一批大体量、高 科技 项目入驻,江北新区的春天己来临。
南京的省会优势,科教资源雄集的优势,国字号开发区的政策优势,未来的交通优势,江北新区的发展优势势不可当。
对于江苏我们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这可是一个整体富裕城市,即使经济在江苏处于末尾,与别的城市相比照样能够位列前茅。比如江苏的南京和苏州都是新一线城市,为何他们会成为一线城市呢?
首先就是南京,南京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20.7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名义增速10.2%,是前15名城市中增速最快的。
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其中中山陵风景区、夫子庙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2015年全市接待旅游者总数达1.02亿人次,首次突破亿人次大关!
南京美食各类小吃、江海湖鲜应有尽有。鸭血粉丝、鸡汁汤包、小馄饨、牛肉锅贴、小龙虾……让人欲罢不能。
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
国务院明确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列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列为特大城市。《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中,将南京定位为江苏仅有的两个特大城市之一!
其次就是苏州,苏州政府发布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从居民生活水平来看,苏州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50元,比上年增长8.1%。
苏州可以在全国地级市的格局中实现一枝独秀,还应该要感谢其管辖的县城等区域。一个城市如果要想成为第一的位置,那么自己管辖的郊县绝对是一个需要重点照护的对象。如果郊县地区的经济无法发发展起来,那这座城市永远做不到一枝独秀的成绩。
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南京和苏州成为一线城市,也为了江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江苏的布局更加的完善。
现在一线城市的格局是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再加广东省内的广州和深圳。作为全国第一大省的广东,四大一线城市独占其二。而经济实力和广东并不差太大的江苏,却并没有诞生一线城市。
如果说江苏省未来哪个城市能够成为一线城市,但最大的可能性自然就是省会南京。在江苏省内,现在南京的经济规模并不是最大的,只能位居苏州之后屈居第二。南京凭借教育、文化、科技、商业等因素,总体实力可以排到全省第一。
根据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名册,我国一线城市有6个,除了大陆的北上广深,另外两个就是香港和台北。世界二线城市有13个。在这13个城市中,南京排名第四,次于成都、杭州和天津,但排名要高于第八的苏州。
虽然南京的经济规模并不是十分出众,但好歹也是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成员之一,在全国来说经济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南京的真正加分项是教育和文化。
到2017年底,南京市高等院校数量高达53所。可能很多西部省份,全省的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也只有南京多。曾经是全国著名的教育重镇。985院校有两所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另外,211院校有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在整个华东地区,南京的教育实力仅次于上海。放在全国来看,应该能排名第三第四的样子。
在文化上,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之一。秦淮河、夫子庙、明孝陵、中山陵是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所以如果未来江苏省有哪个城市可以进入一线城市的话,那么只有南京的肯定是最大的。
南京是 新一线城市。
来自《第一财经周刊》的排行,他们针对338个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重新评估了中国城市的商业魅力。在2016年4月25日公布的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榜单中,南京以91.2的指数入选“新一线”城市!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 《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
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 南京 、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其中与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宁波,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南京 历史悠久 。
50万年前,今东郊汤山葫芦洞一带已有被后世称为“南京人”的原始先民活动。
6000多年前,在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昝缪等地,原始先民已广泛使用石制器具。
3000多年前,沿江河一带密集分布着被后世称为“湖熟文化”的青铜器时代的居民聚落。
公元前571年,楚国在六合区境设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地方建置。
公元前541年,吴国在高淳区境建濑渚邑,因城池坚固,又名“ 固城 ”。
公元前495年前后,吴国在朝天宫一带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作坊,称“ 冶城 ”。
公元前473年,越灭吴,翌年筑城于秦淮河口,后世称“ 越城 ”,是为南京主城区建城之始。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占其地建金陵邑,筑城于石头山(今市内清凉山),为南京主城区政区治所建置之始,南京自此得名“ 金陵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改金陵邑为 秣陵县 。
212年,孙权在楚国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称 石头城 ;改秣陵为 建业 ,寓意“建立帝王大业”。
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后于229年10月迁都建业,是为南京建都之始。
1368年,朱元璋在此(时称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实行南北两京制,于 应天府 置南京,是为南京地名之始。
清代改应天府为 江宁府 。
1911年12月29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君主统治,起义的17省代表齐聚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国号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日,废江宁县、上元县,置 南京府 。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成立,定南京为首都,改江宁县主城部分为 南京市 。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
1952年9月,南京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
1990年,南京为计划单列市,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3年,中央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
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为副省级城市。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江苏省位于华东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而且,江苏省经济发展均衡,下辖的每一座城市都能进入"全国百强",可以说"高手林立",没有穷市弱市。不过,要说到谁才是江苏"第一城",估计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了。
照理来说,每个省的"第一城"应该是省会才对,毕竟省会城市具有资源优势,发展通常比较快。然而,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却是"例外",不管从GDP还是人口规模来看,南京都比不上苏州,因此很多人都说苏州才应该是江苏"第一城"。
尽管苏州在GDP和人口规模都比省会南京高,但南京毕竟是省会,行政级别更高,综合实力非常强,再加上 历史 底蕴深厚,被誉为"六朝古都",从综合实力上来看,南京相比于作为普通地级市的苏州,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再加上,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最近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让大家都有目共睹,成为"新一线城市"中的佼佼者,随着江苏省省会"首位度"的提升,很多人觉得南京未来的发展潜力也超过苏州,南京应该是江苏"第一城"才对。
不过,苏州自然"不服气",明明苏州不比南京弱,为什么不能是江苏"第一城"?再说了,你去看看江苏省的简称"苏",就知道谁才能真正代表江苏省了吧?当然,南京和苏州这两座"双子星"城市之间的良性竞争,会让整个江苏省的实力变得更强。
那么,你有没有去过江苏省 旅游 ?对江苏的印象怎么样?你觉得苏州和南京,到底谁才算是江苏"第一城"呢?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你还想不想到江苏省去 旅游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江苏支持南京成为一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南京有机会成为一线城市吗、江苏支持南京成为一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