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是哪个

盐城房产 盐城房产 2022-12-01 228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以及江苏省第二大城是哪个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是江苏第二大城市,跟广东第二城深圳比怎么样?

南京比深圳要看如何比,如何比 历史 南京强多了,如何比经济比 科技 哎城市繁华,深圳就是城市,南京就是乡镇水平。为何这么说,我12年去过一次深圳,至今都觉得震撼,我是南京人,8年过去了,南京2020年都达不到深圳2012年的水平,这就是差距

首先探讨一番南京是江苏第二城这句话,个人认为虽然在江苏南京比经济总量没有苏州那么高,但是这是放在地级市的比较之上,如果不算县域经济,南京还是胜过苏州的,另外南京在教育、文化等层面也是胜过苏州,单讲城市建成区面积南京也是胜过苏州太多,或许这里说的第二城更多是指经济上的吧。 再来看一下广东第二城深圳这句话,如果从经济总量上看,深圳已经超过广州,跃居省内首位。但是深圳的城市面积以及文化底蕴,教育事业等都与广州有很大差距,排在省内第二,所以这里说深圳第二城肯定不是指经济第二,而是指上面说的综合文化、底蕴、面积等全方面。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座城市不管从省会层面还是从经济层面都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更应该是深圳与苏州,广州与南京之间的比较,那才是相对横向的,有对比价值的。但是既然此问题问了南京与深圳之间的比较,并且没有给出对比层面,那就简单的以两座城市综合情况探讨一番。 南京是省会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教育高校数量很多,但是南京当前的经济发展没有深圳这么具有活力,南京更多胜在厚重的文化上,以及省份政治影响力上。而深圳这座城市不管从知名度还是经济发展都已经稳稳地超越南京了,并且深圳的城市建设时间短,城市文化也是比较年轻,加之又是沿海经济特区,未来活力与潜力肯定还要持续胜过南京。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我是苏州人,不觉得苏州是江苏省第一大城市,南京在医疗,教育,政治,军事,影响力方面领先苏州几个档次,苏州除了经济比南京强,其他真比不上南京,现在人很奇怪,什么事情第一个就是看钱,谁有钱谁就牛逼,人也是,城市也是,评价一个城市除了经济实力外还有太多方面的东西了,经济只是其中之一,不要放大经济的占比,南京是江苏第一大城市毋庸置疑

你这个问题提得有点南京话讲二五,首先你称南京是江苏第二大城市,连第一大的苏州也不敢苟同,南京是省会城市,是江苏的无可替代的政治文化乃军事中心,它是当之无愧的江苏第一;其次它与深圳比,这更显你的浅博,南京全国著名的六朝古都,民国首府,南京辉煌时,深圳还是个小渔村,近几十年深圳借改革开放发展得很快,但有经济,没 历史 ,所以不要简单作比较,南京城墙上随便搬块砖,都可以让深圳叫爷爷,所以单横向比发展,不纵向比 历史 ,是偏离现实的,狭隘和片面的,反对!

南京和深圳各有优势,深圳的优势就是在于制造业上比南京强,深圳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的工业影响力比南京大。

比文化南京胜过深圳,南京是千年古都,文化名城,南京的 历史 渊源流长,其 历史 文化的影响力在全国也是相当当的。

比地铁交通南京比深圳强,南京目前已有七条地铁运行中。南京市共有11个区每个区都通地铁,并且还把地铁通道了安徽。

比工资南京人的平均工资没有深圳人的工资高。比消费深圳人的消费比南京人的消费高。比房价深圳的房价比南京高。

比人的素质,南京人的素质不逊色深圳人的素质。南京有70多所高校。高效可能比深圳多,但是在研发上没有深圳多,因为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人才吸引力这几年比南京强。南京研发人员的工资,与深圳也没有多大的差距。

比面积南京市城区没有深圳市面积大,但是南京地区面积和比深圳大。比人口南京市没有深圳市人口多。

所以南京和深圳两座城市都有优点和弱点,没有什么可比的。两座城市人的幸福感也都是挺高的。南京市GDP没有深圳市GDP多,但人均GDP与深圳相差不多。身为南京人,觉得南京和深圳都很好。

更正一下,南京是特大城市,江苏第一大城市,苏州是才是一类大城市。至于拿南京和深圳比,我认为是吃饱了撑的,这好比非要拿暴发户和贵族绅士比,有可比性吗?就算贵族有点末落,但文化底蕴还在,文化、人文这个东西光靠钱,是没用的,要靠几代人的努力。所以请不要比啦

南京主次干道上都没有文化艺术和休闲景观,连公共设施的休息长条凳都没有,说明城市理念里不但缺少文化 时尚 ,也缺乏让人留下来的意识。城市晚上更是缺少成片的大型灯光映衬,以及各种各样的规模化夜市文化,包括街边摊,人员流动也不够,一到晚上就感觉没地方可去,完全没有大城市繁华的景象。南京要迈入大都市,先让城市充满活力起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南京做生意和买卖,包括主城里要有留下脚步和坐下来的 旅游 休闲的景点,还要有多处观光和消费的特色街区,或值得消费和反复消费的地方。如果还是白天逛街,晚上在家的传统模式城市文化,城市管理不能或不敢放开,或是无法管理,南京想要迈入大都市还差的太远……

苏州早期有新加坡投资的工业园,就经济突出外,其它跟南京根本比不上。。深圳原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成特区,国家大力扶持,就现在也不例外,南京当然不能于之比,江苏对国家供献一直存在,江苏人心里都清楚。。我对本标题有疑义,我同意有的网友评论,深圳与苏州去比(没法比),南京与广州去比(好象也比不了)。

南京给国家贡献太多啦!从不苛求人,多少年负重前行!这几年国家给了南京些政策:江北新区、自贸片区,我相信南京一定会像发达城市一样砥砺奋进,贡献振兴中华的力量!

首先,,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是个市,副省级,,深圳么,,国家特区,,虽然隶属于广东,,但实际上深圳并不受广东管辖,,两座城市不在一个地位上,,有比的必要吗?

为什么说徐州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而不是苏州或者无锡

01

徐州的铁路

先说说铁路。在普通铁路时代,徐州的铁路优势巨大。徐州是中国著名的铁路枢纽之一,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整个铁路枢纽东西长28.5公里,南北长20公里。是沟通华东诸省与全国各地物资交流和连云港出口物资运输的重要路网性枢纽。徐州北站是中国最高等级铁路编组站(双向三级六场)之一,全国共8个(分别是徐州北站、哈尔滨南站、沈阳南站、丰台西站、石家庄站、郑州北站、株洲北站、南仓站)。徐州北站还是亚洲第二大编组站,第一大编组站是郑州北站。徐州北站除了传统的三级六场编组站外,还有交换场、子场等十个车场。号称为十里车场。

再说说高铁。在高铁时代,徐州的优势同样巨大。徐州是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线京沪通道(北京到上海)和路桥通道(连云港到乌鲁木齐)的交汇点。此外,正在建设中的徐宿淮盐客运专线,规划建设的徐州淮北阜阳客运专线,合肥青岛高铁,徐州菏泽城际铁路等线路,将使徐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米字枢纽。

在郑徐高铁没通车之前,从徐州乘坐高铁可以不经换车,直通全国181个城市。这在全国仅次于北京等城市,位列全国第四,地级市第一。前些天郑徐高铁通车后,徐州将新增与十多条高铁直接连接,徐州到郑州、西安、石家庄、太原等大城市及沿线几十个中等城市首次开通高铁。徐州的高铁朋友圈扩大到22个省,直达城市至少增加到二百多个。

02

徐州的公路

根据交通部《全国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全国共有45个公路主枢纽,徐州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在北方地级市被列为公路主枢纽的仅有徐州、连云港、唐山、烟台四个城市。

现徐州境内已建成七条高速公路,形成459.57公里的高速网络。

构筑起支撑徐州特大城市建设的高速四环,实现了市域内所有县级节点半小时上高速公路的目标,形成了通达国内主要城市和周边地级以上城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网四通八达,共有5条国道,11条省道,实现徐州市区到各县及徐州至周边城市便捷的干线公路交通连通,市到县均以干线一级公路连接,可达到一小时交通;县到镇、镇到镇及镇到行政村均通标准化等级公路。

03

徐州的航空

2015年在北方地级市中,徐州观音机场旅客吞吐量名列第七,位于烟台、呼伦贝尔、鄂尔多斯、榆林、延吉、威海之后。位于徐州之前的城市除了烟台、威海之外,均为相对来说交通不太方便的内陆城市,乘坐飞机成了这些城市外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而徐州落后于烟台、威海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乘坐高铁太方便了。举例来说,由于高铁的影响,原来徐州观音机场的主要客源地比如说北京和上海,由每天三班几乎班班满员降到每天一班,再降到每周四班仍然无人去坐,所以只能取消。在徐州,乘坐飞机只是大于一千五百公里远途旅行出行的一个选择。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北方地级市原来只有烟台和徐州为此级别,今年据说鄂尔多斯机场扩建后可达此标准),飞机跑道长度3400米,是国家重要的干线机场和一类口岸。

观音机场是北方地级市中开通国家和地区航线最多的城市。自1998年开通香港航线以来,以先后开通了香港、台北、曼谷、首尔、高雄、济州岛、大阪、名古屋、越南岘港等国家或地区航线。

04

徐州的水运

说到徐州有水运,可能有些人就笑了,一个北方城市,既不靠海、又不靠大江大河,能有什么水运。

其实,徐州不光有水运,而且水运不弱。徐州虽然不靠大江大河,但不要忘记,京杭大运河贯穿徐州。徐州通航航道五十多条,通航航道总长一千多公里。这一千多公里通航河道除了大运河占一小部分外,大部分为数十年来人工挖掘的河道如徐洪河、新戴运河、新盛运河、徐沙河等。在不远的将来,徐连运河将直通连云港,不靠大海的徐州也将有了自己的出海口。

徐州不光有水运,而且有亿吨大港。据中国港口网统计,2015年1-6月,徐州港吞吐量超过五千万吨,在全国内河港口排名第十位。超过了在号称黄金水道长江边的城市内河港口如武汉、上海等,也超过了绝大多数南方城市。在内河港口吞吐量前20名内,唯有徐州一个北方城市。

05

徐州的管道运输

徐州的管道运输主要是运输石油。鲁宁 输油管道将胜利油田的原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江苏各个城市。1975年,在徐州成立华东石油管线指挥部,1978年更名为华东输油管理局,1998年,在徐州成立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

总而言之,徐州是一个现代化、立体化、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公、铁、水、空、管齐头并进,是一个服务国家战略中不断巩固提升的交通综合枢纽。

说徐州的交通地位在北方地级市第一我想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吧。

科技

科技水平高用什么来衡量,不在于你有多少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而在于你能出多少科技成果。所以,科技水平的高低恐怕用国家最高级别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来衡量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徐州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最高奖项一等奖的并不多,唯一知道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徐州农科所培育的徐署十八号曾经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但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却年年不落空。在2011年-2015年的五年期间,徐州市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共三十一项,获奖总数稳居以科技实力雄厚著称的江苏省第一方阵。

以下是2011年-2015年的五年期间徐州市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情况。

2011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医学院、徐工集团、徐州矿务局等单位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共十项,获奖数在江苏仅次于南京

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工集团等单位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6项

2013年,中国矿业大学、江苏中机矿山设备公司等单位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4项

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4项

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工集团、徐州燃控科技、徐州博安科技、徐州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徐州潜能泵业等单位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7项

五年时间,3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个获奖数目不要说和北方地级市相比,就是和南方地级市相比也能名列前茅。同期,同样高校众多的城市烟台和保定获奖数分别为为18项和5项。因而,在科技成果方面,徐州为北方地级市第一集团 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吧。

教育

江苏的基础教育水平较高是公认的,徐州的基础教育水平比起省内较为发达地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虽然徐州不能代表江苏基础教育最高水平,但是和大部分北方地级市相比,徐州的基础教育水平也并不差。

徐州的高等教育不说在北方地级市,在全国地级市水平也是最高的之一。徐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文理工农医艺学科齐全。

在北方地级市,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为徐州、保定、烟台、吉林,其余城市无法和这四市争锋。

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中,公办本科高校徐州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共4所,另外徐州还有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徐州空军后勤学院2所本科军事院校,合计徐州公办本科高校6所。保定公办本科高校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河北金融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共5所。烟台公办本科高校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共3所,此外烟台还有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一所本科军事院校,合计4所.吉林公办高校有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共5所。

除了公办本科高校外,还有一些民办高校,主要是一些高等学校办的独立学院。如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等等。这类高校多为一些公办高校的独立学院,办学水平通常和他们的母校有一定的差距。此外还有一些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学院水平更差。这两类徐州有2所民办本科高校、6所专科院校,保定有5所民办本科高校、6所专科院校,烟台有3所民办本科高校,6所专科院校,吉林没有民办本科高校,有3所专科院校。

从上面数据看专科院校徐州、保定、烟台各6所,三市打个平手。

本科院校徐州共8所、保定共10所、烟台共7所,吉林有5所。但代表公办本科高校最高水平的称为大学的高校徐州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共3所,保定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共2所,烟台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2所,吉林有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2所。因此,在代表公办本科高校最高水平的称为大学的本科院校中徐州为三所数量最多。

在三市所有的高校中,属于教育部直属、211、985平台的大学唯有中国矿业大学1所,在近5年来,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比中,中国矿业大学获奖数达20项之多,远超其它三市各高校。因为中国矿业大学的存在,四市高校中徐州高校综合水平最高

在三市高校数量上,保定16所数量最多,徐州14所次之,烟台13所随后,吉林8所最少。

综上所述,在北方地级市高等教育方面,代表公办本科高校最高水平的称为大学的学校徐州最多,高校综合水平徐州最高,拥有各层次高校的数量保定最多。因此从高校综合水平来说徐州是北方地级市高教第一,从各类高校数量来说保定为北方地级市第一。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牵扯的项目比较多。比如文化馆博物馆数量、公共图书馆藏书、广播电视覆盖率、有线电视进户率、每年报纸出版份数、每年期刊及图书出版册数等等。这些项目各地统计公报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有的统计这几项,有的统计那几样,而像图书出版册数这样的指标,除了诸如中国矿业大学之类的水平较高的大学拥有自己的出版社外,大部分地级市都没有相关的出版机构,所以也无法统计。因此,广义的文化事业比起孰强孰弱还真是不好判别。

至于文艺事业。涉及的文学创作、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戏剧等项目的水平高低,相比较判别起来较为容易。从地级市的层面来看,表演团体大致都名存实亡,靠着公共财政吃饭。而文学创作、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等项目的水平高低则判别起来相对容易,因为这几项往往都是靠实力来说话。上述的各个项目,徐州,水平大都不低,有的项目在全国都属于佼佼者。在这里看看美术、书法、文学三项吧。

徐州在哪

徐徐州

徐州

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徐州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东陇海线核心城市,苏北最大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江苏省的“北大门”。徐州是江苏文艺第一城,江苏科教第二城,江苏旅游第三城。

徐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徐市的行政级别虽为地级市,但经济实力已经超越了部分省会城市,GDP经济增速高居全省第一位。2012年全年实现GDP经济总量为4016亿元,入围中国经济30强城市,继续超过南昌、兰州、太原、昆明、海口等省会城市。

江苏第二大城市为何是徐州而不是苏州或无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徐州的人口(市区)就突破100万人,成为超级大城市;

徐州是东部地区最大的煤矿基地(现在已经不行了,曾经的煤海,叱咤风云的),采矿业带动经济发展,重工业发达;

而徐州又是军事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

苏州和无锡最早是轻工业起家的,纺织啊,小电器啊什么的,在当年和徐州相比,不值得一提;

当然,现在苏州、无锡在江苏可以超过徐州,排到江苏前三甲了。

徐州属于哪个省份?

徐州属于江苏省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江苏省下辖地级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省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1953年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

1955年4月14日,国务院为加强洪泽湖管理,将徐州萧县、砀山划给安徽宿州地区管辖。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

截至2013年年底,徐州下辖5区3县2市,分别是: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州

参考资料:江苏省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请问江苏省第二三四大城市分别是哪?

论市区(包括主城区和卫星城在内)的规模 南京第一 徐州第二 第三不知道 论整个城市的规模(市区和各县都算上) 盐城第一 徐州第二 南京第三 论城市的经济实力 苏州第一 南京第二 无锡第三 徐州第四 常州第五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省第二大城市和江苏省第二大城是哪个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