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富淮安,江苏首富淮安人

盐城房产 盐城房产 2022-12-01 6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首富淮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苏首富淮安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首富是谁啊

肿么可能是县委书记,我认识的杨四,做龙虾出名的那个,都和县委书记不是一个级别的。盱眙虽小,有钱人还是很多的好不好~~

严介和其人?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

姓 名:严介和

性 别: 男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0年2月

学 历: 硕士

专 业:

毕业院校:

行 业: 建筑业

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特约检察员。

参加民主党派或社会团体情况:民革党员;江苏省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1981年9月-1987年12月江苏首富淮安,淮安市中学高中部任教;

1987年1月-1992年10月,淮安市乡镇企业任厂长、经理等;

1992年,在南京绕城公路建设中严介和赚江苏首富淮安了800万元;

1992年10月-1995年6月,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1993年,他跻身沪宁高速公路建设,此后又参加京沪高速、南京新机场高速、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和南京地铁等工程建设;

1995年6月-1996年6月,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1996年6月-2002年12月,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2002年12月-2004年6月,集团名称变更为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2003年11月,严介和收购了“ST纵横”28.18%的股份;

2004年7月至今,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

所获荣誉:

1992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

1995年5月,被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团委、省青联授予首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1995年12月,被中华全国工商联授予“中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1996年5月,被淮海经济地区城乡发展协作会授予首届“淮海经济区十大优秀企业家”称号;

1997年1月,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授予“全国光彩事业奖”;

1998年1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授予“光彩之星”称号;

2001年5月,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004年3月,被授予“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奖章”。

进修考察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首期MBA进修班;

曾考察欧亚许多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

主要论著:

《企业文化成就百年基业》等。

江苏首富陈建华:一年狂赚6953亿,每天坐直升机上下班

文|浮渔说娱

编辑|浮渔说娱

2019年江苏首富淮安,陈建华名下产业总营收达到6953亿江苏首富淮安,反超刘强东,一跃成为江苏新首富。

然而谁能想到, 在30年前的时候,陈建华还是一个被迫辍学,在工地卖苦力维生的小小泥瓦匠 。

从普通的泥瓦匠,到如今的江苏首富,陈建华到底是如何完成逆袭的呢江苏首富淮安

而陈建华又是靠什么,能够年赚6953亿的呢?

1、

1971年,陈建华出生在江苏这片鱼米之乡上。

只是陈建华的家庭并没有感受到“鱼米之乡”的繁华,反而因为家里人口众多,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

在开始的时候,父母确实也指望陈建华“知识改变命运”,所以陈建华从小就被送到学校读书。

但事实证明,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说什么都是空话。

在陈建华13岁那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只能让江苏首富淮安他辍学进城打工 。

这个时候的陈建华年纪还小,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

父母便恳求同村的人带着陈建华,学着做一个泥瓦匠 。

别看泥瓦匠到现在机会都快见不着了,但在当时也算是门响当当的好手艺。

且不说在工地里,泥瓦匠比普通卖力气的工人待遇更好。

就说村里, 一年到头总有几家要翻新房子的时候,这些泥瓦匠根本就不愁吃喝 。

可见,父母虽然让陈建华辍学回家,但是对于江苏首富淮安他的前途可从来没有放弃过。

都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宝贝疙瘩,若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苦 。

陈建华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很快学成归来,凭借着一手砌砖的本事,在成立一家建筑队站稳脚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正是江苏高速发展的阶段,不管是盖楼还是盖工厂,都需要大量专业的工人。

像陈建华这样掌握一门手艺的工人,就更是吃香,几乎都是活儿赶着活儿,根本不愁挣不到钱 。

眼看着陈建华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2、

泥瓦匠这活儿虽稍微轻松些,那也只是与普通人卖力气的工人相比,实际上都是体力活,又能够轻松到哪里。

尤其是在城里盖楼的时候,泥瓦匠需要在十几层楼高的地方添砖加瓦,辛苦自是不必多说,还非常的危险。

1989年的时候, 年仅18岁的陈建华,就是在一次高空作业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下来,小腿直接摔断,被迫回到家里养伤 。

在家躺着的陈建华一时间没有了经济来源,心中说不出的焦虑。

虽说工地方面肯定会报个工伤,赔偿一笔钱财,但这毕竟是个死数,迟早会坐吃山空的。

更何况,陈建华对于自己的腿伤什么时候能好,到底还能不能好,心中都是一个未知数。

陈建华可不想自己家的日子刚刚有些好转,年迈的老父老母就又得照顾自己 。

所以在家的这段时间,陈建华根本就坐不住,没事的时候就拄着拐杖到院子里瞎转悠,琢磨来钱的路子。

别说, 竟然还真的让陈建华琢磨出一些门道来 。

那时在一天下午的时候,陈建华正拄着拐在院子里溜达,结果正好看到母亲从院外回来,怀中还抱着一大堆的废线。

这废线就是纺织厂所裁剪下来的废弃线头,一般这些废线利用价值低,二次加工又太浪费时间,根本不划算。

所以大部分的纺织厂,就会将这些废线直接当做废品处理掉 。

但是这却不代表这些废线就真的没有利用价值。

在江苏,许多农户的女主人,都将这些废线收集起来,按照颜色重新归纳串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如同正常的线一样缝制衣服。

而且,却让陈建华渐渐起了心思。

江苏自古便能够被称为鱼米之乡,靠的可从来不单单是种地或捕鱼。

纺织业在江苏一直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从古时候的男耕女织,到后来的江宁织造,再到如今的各种织布厂、纺织厂。

可以说, 自古以来江苏对于纺织行业就极为重视,即便不说当地人人都会织布,但至少每个村里都会出几个远近闻名的织女 。

陈建华打得便是这个主意。

当地纺织厂比较多,能够为陈建华提供足够多的废线。

而同村会纺织的人也不少,陈建华也不担心找不到人处理这些废线 。

说干就干,陈建华拿出自己的积蓄,一边联系纺织厂收购废线,一边联系同村好纺织的女工加工。

等出来第一批成品之后,陈建华又与伙伴一起推着小车到城里卖。

这算是陈建华“创业”的第一笔生意 。

这次“创业”成功的经历,不但给陈建华树立了信心,甚至还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送到他的身边。

这个人就是陈建华未来的妻子范红卫。

3、

范红卫比陈建华大四岁,两人同样是苏州吴江区人。

但是两人小时候却并不认识。

范红卫的家庭条件要比陈建华好上不少,至少家里能够供她一直读完大专毕业。

凭借着这个学历,范红卫在18岁那年成为纺织厂的一名会计 。

而这个时候的陈建华,还是个刚刚辍学一边打工一边学艺的泥瓦匠。

按照道理说, 陈建华与范红卫一个泥瓦匠、一个纺织厂会计,就算是说破天也没有机会相识才对 。

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巧合。

随着陈建华创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渐渐已经不满足在附近小打小闹,开始寻思着扩张自己的生意规模。

好巧不巧,陈建华就来到范红卫工作的工厂,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在听完陈建华的规划之后,范红卫也认为这很有搞头,便主动帮助陈建华出谋划策 。

而陈建华虽然有想法、有能力,但毕竟早早就辍学出来打工,迫切需要范红卫这个高材生来帮自己铺路。

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合伙做生意。

两人在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也渐渐互生好感,很快便结为夫妻。

至此,陈建华就更加放心将财务方面的问题交给范红卫,自己则是一门心思扩大生产。

还别说,男外女内的合作方式,果然让生意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然而说到底, 陈建华、范红卫所干的生意也不过是家庭作坊模式而已,即便扩张的速度再快,也终归有个限度 。

其一,是因为陈建华认识的人有限,越到后期能够招募到的女工就越少。

其二,是因为陈建华没有自己的场地,很多厂商根本不愿意与陈建华合作。

其实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自己开办个工厂,这两个问题都能轻松解决 。

但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最大的三个原因就是没人、没钱、没地。

没人这个好解决,只要工资给开到位,不怕没人来。

没钱这个问题虽然困难,但是妻子范红卫倒是帮陈建华出了一个主意。

此时的江苏大力鼓励民营企业,为此还开出不少的贷款扶持。

然而实际上,贷款的程序流程复杂,非专业人士一般很难申请下来。

但是这一切,却难不倒会计专业出身、拥有近十年工厂会计经验的范红卫 。

按照范红卫所说,如果他们决心开办一家纺织厂的话,范红卫就有信心贷回来大额商业贷款。

没人、没钱都不是问题,反而开工厂的地儿却成了老大难。

原因很简单,江苏自古以来便纺织业盛兴,到了如今几乎每个镇都有属于自己的纺织厂,外人根本插不进去。

即便有没有开办纺织厂的镇,那也确实证明不适合开办纺织厂。

不管是那个原因,反正都不会给陈建华批地办工厂 。

陈建华如果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纺织厂,那么就只能去收购那些已有的纺织厂,不过这价格就要昂贵许多。

但天无绝人之路,很快属于陈建华、范红卫的机会就来了。

1994年,这也是陈建华从事废线生意的第五年那头 。

这个时候南麻镇有一家纺织厂经营不下去,准备向外出售。

陈建华、范红卫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匆匆跑到南麻镇商讨收购事宜,但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

南麻镇开出的价格倒也还算是合理,只需要300万就能够买下这家纺织厂以及相关设备。

但问题是,南麻镇将一些与纺织厂无关的产业捆绑兜售。

如果陈建华、范红卫要买下这家纺织厂,就得多花69万买下一些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

范红卫对此是坚决反对,但是陈建华却觉得不无不可。

陈建华认为像南麻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错过了再等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如果这些时间用来好好发展工厂,说不定早就将这些钱赚了回来。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范红卫虽然学识远远好于陈建华,但是思想上还是处于一个打工的心理,还是偏好于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而已经经商五年的陈建华,虽然也会控制成本,但是却已经诞生了时间成本的概念,知道如何规避时间的浪费 。

这一点,还是陈建华从那些纺织厂里学到的。

那些纺织厂难道都不知道废线是可以二次加工的吗?当然知道,只不过没人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假如每月生产的布需要花费100万成本,卖掉后进账160万,利润在60万。

而如果将这些废线回收二次加工,确实能够再提高10万的利润,但是需要额外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但如果这个月用来生产新布的话,可是足足有60万的利润,为什么要浪费这个时间来赚这10万呢?

所以这也是那些工厂明明知道废线能够降低成本,但却依旧不会进行二次加工的原因。

显然,陈建华也是这个思路。

看上去是多花69万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但是换一个思路,多花费69万就能够提前好几年拥有一个纺织厂 。

范红卫听到陈建华的解释之后,心里顿时好受许多。

也正是这个举措,让陈建华的人生提前步入快车道。

4、

1994年,已经完成工厂收购的陈建华、范红卫,正是成立吴江化纤织造厂,而这也正是日后“恒力化纤”的前身 。

为了稳住工厂里经验丰富的工人,陈建华定下了“每月15号发工资”的铁律,在全体员工面前立誓,即便是借钱也绝对不会拖欠工人一天工资。

正是因为这条“铁律”,让工厂的员工积极性空前的高涨。

在全厂员工上下一心的情况下,吴江化纤织造厂仅仅第一年就完成了1000万的产值,成功让工厂转亏为盈。

更是在第二年,创下了2700万的产值,为陈建华积攒了第一笔财富。

而陈建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借着这笔钱立马重新投入到生产中。

短短几年间,陈建华的工厂无论是规模还是利润,都是成倍的往上翻。

单单是1998年,陈建华就一次性从国外收购了306台最先进的喷水织机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却开始显现出来。

其实自从1997年起,这场金融危机就在东南亚国家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泰币更是一落千丈,经济险些崩盘。

但是这个时候,对于国内的影响还并不算太大,陈建华一直在江苏本地做生意,更是不会受到国际经济局势变化的影响。

但是到了1998年,随着香港、深圳、广东等地的外贸企业受到影响,连累着国内各个工厂订单滞留,许多工厂生产的货物却无法及时变现。

各个工厂的产业互相关联,都是一条线,当一端受到影响的时候,它的上下游工厂未免也会受到影响。

最终会导致整条线都无法运转起来。

许多老板是在无法忍受日益亏本的工厂,只能低价将手头的工厂出售。

而这,却让陈建华看到了机会。

陈建华说: “人总要穿衣服。”

陈建华既对市场信心,也对自己的产业有信心。

也正是源于这种信心, 陈建华一举拿下8500万,仅一年就将厂房扩张了2万平方米 。

事实证明,陈建华的决策是对的。

在这场危机中,陈建华手底下的工厂却从来没有停过工。

虽然堆积了不少的货物,但是在危机接触的第一时间,这些货物就能够第一时间变现。

单单是从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间,陈建华的“恒力”产值就超过百亿 。

而陈建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

2002年,投资32亿成立“恒力化纤”,光是第一期工程就超过80公顷的面积。

不仅如此,陈建华还积极扩展自己下游产业,扩展自己的销售渠道。

正是这个举动,奠定了陈建华在化纤行业的龙头地位。

在2008年的时候,“恒力”年产20万吨工业丝,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丝生产商。

在2009年,“恒力”年产60万吨化纤聚酯,成就了陈建华“世界化纤巨子”的名号 。

陈建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恒力的价格波动,就是国际市场的行情。”

但显然, 光凭现在的“恒力”还是无法做大的,真正能够产生这么巨大的能量,其实是在2009年之后 。

其实陈建华早就在知道,只掌握下游产业的”恒力“就和无源之水一样,表面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实际上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断送眼前一切。

如果想要持久,就需要掌握上游产业。

但在这件事情并不简单,众所周知化纤的上游产业是能源产业,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重要资源。

任何人想要拿下来也并不简单。

陈建华从2012年起就开始谋划这件事情,到了2017年才成功拿下项目,直到2019才彻底完工 。

前前后后七年的时间,“恒力石化”至此总算名副其实。

虽然陈建华在“恒力石化”上的投入非常大,但是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2019年,“恒力”全年总营收6953亿 。

陈建华更是凭此反超刘强东,成为江苏新首富。

但是陈建华因为“摊子”铺得太大,陈建华光是奔走在几家分公司之间都是个问题。

不说别的,光是“恒力集团”、“恒力化纤”、“恒力石化”三大版块,距离就相隔十万八千里,每次开会的时候,陈建华光是赶路就得半天。

到后来, 陈建华干脆直接专门配了一家私人飞机,每天坐飞机上下班 。

如此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够避免高峰期堵车的尴尬。

论出生,陈建华在一众富豪中并不算好,曾经一度因为吃不饱,被迫辍学打工。

而能够从一位普普通通的泥瓦匠,到如今的江苏首富,其中除了陈建华自己的努力与运气之外,更加离不开他与妻子的相辅相成。

没有妻子范红卫的专业知识的帮助,陈建华根本就无法拿下第一笔贷款。

没有范红卫坐镇后方稳定局势,陈建华也无法大刀阔斧的扩张产业。

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陈建华的信任,范红卫才会有一展拳脚的机会。

而且几个关键决策上,也都是陈建华力排众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建华与范红卫是真正意义上的相辅相成。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如今,“恒力集团”依旧是陈建华与范红卫一正一副,共同主持大局。

也是各大排行榜,都会将陈建华与范红卫两人绑定在一起排名的原因。

或许,“琴瑟和鸣”才是陈建华与范红卫,能够取得如今成就的真正原因。

淮安首富是谁??

严介和

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

1987年江苏首富淮安,通过公开招标相继租赁3个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江苏首富淮安,任厂长、经理、站长等。

1992年,注册成立淮安引江建筑工程公司,任董事长。

1995年,注册成立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江苏首富淮安;第二年6月完成“集团”更名登记,注册资金1.05亿元,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2002年,注册成立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集团相继并购江苏首富淮安了6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总资产达到60亿元。

2005年,以125亿元身家,被胡润中国百富榜列为中国(内地)第二富豪(从上年的66位跃至本年度第2位)。

中国首富十大排名

1、马云

财富值:373亿美元

世界排名:22

外号杰克马,不仅创立了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还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业务支付宝,知名语录我对钱不感兴趣,成为了中国网民津津乐道的口头禅。

2、马化腾

财富值:361亿美元

世界排名:24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出身与工程师,相比能说会道的马云,马化腾一项非常低调。不仅如此,马化腾旗下的腾讯还拥有著名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的股份。

3、李兆基

财富值:280亿美元

世界排名:34

在香港仅次于李嘉诚的地产大鳄,因在家中排名老四,也被称为“四叔”。出生于贫苦家庭的李兆基最惨的时候每个月只能吃到两次肉。

4、李嘉诚

财富值:267亿美元

世界排名:35

绰号超人的李嘉诚被称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商人之一,曾经连续15年夺得华人首富第一的宝座。在中国首富排行榜2019当中,他被认为是中国的隐藏首富,而不是福布斯上的排名第4.

5、许家印

财富值:263亿美元

世界排名:37

恒大集团董事长,恒大地产也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在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项目超过800个。

6、孙飘扬

财富值:244亿美元

世界排名:38

江苏淮安金湖人,现任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以825亿财产排名胡润百富第20名,2019年3月以84亿美元身价排名福布斯亿万富豪第174名,在最新的榜单中位居中国首富排行榜第38名。

7、杨惠妍

财富值:231亿美元

世界排名:41

要说中国谁最有钱第一名的女性必须是杨惠妍,这位新闻很少的女性掌握着中国地产巨头碧桂园57%的股份,也是中国首富排行榜2019中唯一一位进入前十的女性,也是亚洲最富有的女性。

8、何享健

财富值:225亿美元

世界排名:43

美的集团创始人,1968年,他带领23人在广东办车间,到现在美的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家电制造商之一,并且拥有200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德国机器人公司KuKa。

9、王健林

财富值:202亿美元

世界排名:51

大连万达集团主席,不仅是中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商业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在全中国拥有200多个万达广场。

10、李文达

财富值:171亿美元

世界排名:70

香港蚝油大王李锦记第三代传人,现任李锦记集团主席,广东新会人。目前在香港富豪榜中位居第三名。

南京首富是谁?

01

2021年的南京首富是严昊。严昊出生于1986年,现任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在他的带领下,太平洋建设集团已经连续8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2021年南京首富是谁?

严昊,1986年生于江苏淮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严介和之子,改革开放后第二代企业家的杰出代表。现任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2021年,严昊以1550亿元财富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71位。

大学4年,严昊90%的时间都是在父亲的企业中历练学习。从下属企业办公室副主任到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从常务副总经理到总经理。

大学毕业后,严昊直接升任董事长,第二年到苏辰集团(集团刚刚收购的一家国企)出任董事局主席,上任第一年就让这个过去连年亏损的老国企扭亏为盈,盈利8000万元,成就了事业的第一桶金。

2011年,严昊挂帅承建广西柳州园林园艺博览园。钻研技术、克服困难,大赶工期,半年时间,完美交付项目,获“先进集体”,钢结构展览馆主体项目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同年,严昊荣获“2011年度杰出CEO”称号。同年年底,任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

连续获评《财富》杂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在他的带领下,太平洋建设连续8年入选世界500强,2021年位列第149位,雄踞全球建筑业私企之首。

关于江苏首富淮安和江苏首富淮安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