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古里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苏古里镇邮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梅李镇
梅李镇隶属于江苏省常熟市,因五代十国天宝元年(公元908年)吴越王钱鏐将梅世忠、李开山戍此,居民依军成市,因取二将之姓,以名其地”,梅李因而得名。梅李镇位于常熟东北部,东靠上海,南频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建镇史,素有“东乡十八镇,梅李第一镇”之美誉。
2、古里镇
古里镇主要景点有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白茆山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中获最高荣誉“金穗奖”。
古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先后获得了中国羽绒服装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3、沙家浜镇
沙家浜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唐市、横泾两座古镇,复社先驱杨彝、藏书家毛晋定居于此,明清时期产生进士举人40人。抗战时期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以沙家浜革命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唱红大江南北,沙家浜因此闻名遐迩。
4、支塘镇
支塘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常熟市的区划大镇、历史名镇、商贸重镇之一 ,镇域面积128.96平方公里。
支塘镇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国家环境优美镇、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是国家建设部确定的 500 家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的 100 家新型示范小城镇之一, 苏州市确定的重点中心镇之一, 常熟市明确的未来两大卫星小城市之一。
常熟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长三角腹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之间。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千米;南接昆山、苏州市区;西接无锡市区、江阴;东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全境东西间最长距离49千米,南北间最长距离37千米。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
2、地形地貌
常熟市境内地势低平、水网交织,海拔大都在3—7米间。境域南部低洼,属太湖水网平原,局部地段最低为2.5米;西北部与东北部略高,属长江冲积平原。境内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3米,山脊长6400米。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古里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双港社区居委会、淼泉社区居委会、紫芙社区居委会、金湖社区居委会、红豆社区居委会、苏家尖村委会、湖东村委会、琴东村委会、高长村委会、下甲村委会、吴庄村委会、陈塘村委会、李市村委会、联泾村委会、康博村委会、芙蓉村委会、坞丘村委会、新桥村委会、紫霞村委会。
江苏苏州,常熟。
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一起来看常熟依稀保存的四大古镇,寻找旧时江南水乡风韵。
这几个常熟的古镇,你曾经去过几个?
天下常熟,福地古里。古里镇是一个 历史 文化古镇,文化底蕴深厚,镇内还有中国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瞿氏铁琴铜剑楼。
常熟藏书之风甚浓,在清代达到鼎盛。当时常熟境内有大小藏书楼200多座,其中的佼佼者便是铁琴铜剑楼,它是清代中国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以藏书质量高、数量多而著称于世。铁琴铜剑藏书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 285 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 历史 ,原名“恬裕斋”,创始人是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瞿镛,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
据《宋元方志丛刊·琴川志》载,古里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人烟稀少,常年草木丛生,故称“菰里村”。元末明初形成了市镇,《陶退庵先生集》始用“罟”字,改称“罟里村”。至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春,邑尊张公绶组书匾额“古里仁风”,才用“古里”二字。
走进古里古镇,时光仿佛穿梭至数百年前。如今古镇的东湖书院牌坊上,还上书“古里仁风”四字。古镇远远望去,临水而建的文昌阁,东临东港河,南枕青墩塘,格外雄伟壮美,也是别样美好风光。
“东乡十八镇,梅李第一镇”,拥有悠久文化 历史 的梅李古镇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提到梅李的由来,不得不说上这么一段 历史 : 公元908年,吴越王钱鏐派遣两位武将率军驻扎在这里,军队的日常所需形成了市场,市场的繁荣又形成了城镇。这两位武将,一位叫梅世忠、一位叫李开山,梅李因他们的姓氏而得名。梅李建镇距今已有整整1100年的 历史 。
梅李古镇聚沙塔,“七级矗苍穹,八角鸣风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聚沙百福宝塔共有八面七层,高32.8米,是梅李 历史 文化的象征。
古塔附近51.1公顷面积被划定为古镇保护区,仅仅在核心保护区就有明、清、民国传统建筑八万两千多平方米,有月河桥、抗日雕堡、刘神堂、爱日精庐;涌金桥、冯家民宅、陆家民宅等。这些传统建筑以前店后宅、前街后河为主要特点,具有苏州派建筑风格。古街、古塔、古桥、古河道、古树、古井点缀其间,显现出梅李的古朴和典雅。
唐市古镇,旧名尤泾,又名语溪,明正统年间,由唐氏招商成市,故名。唐市古镇横跨尤泾河两岸,东濒金桩泾,西临语濂泾,因集镇位于常熟东南,俗称东唐市(西唐市现属张家港市)。旧时的唐市人文荟萃、富甲一方,素有“金唐市”之称,为常熟四大集镇之一。“金唐市”是与“银梅李”相对应的美誉,源于唐市的稻米、梅李的棉花,都是常熟农副产品交易流通的重要集散地。
古镇的繁荣街别具特色,街道由长约1.2米,宽约30厘米的石板拼铺而成俗称石板街,长约400米,石板为明代所铺。街两旁是清代建筑,一般为前店后宅,上宅下店。店门多为敞开式,卸掉门板,即可开张营业。石板街上,满见灯笼悬挂,中国红点缀的古典韵味,尤其惊艳。
唐市古镇的福民禅寺,明万历间建,清康熙间,倪氏重建,赵汝揆撰记。
尤泾河贯通唐市集镇,北连常熟,南通昆山、上海,河面上架着三座大石拱桥,沟通东西两岸。远处的那座便是北新桥,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成木桥,道光年间改建成三孔石拱桥。北新桥高7米,宽3.5米;中拱跨径12米、高5.9米,左右两孔各8米,通道51米。北新桥位分节纵联式,桥栏拱板上有“信士刘福观、张氏、陆丹明、彭钱氏、瞿永南、陶管成等助金建造之”题记,无年月。此桥为常熟市仅存的三座三孔石拱桥之一,保存完好,气势恢宏,也是唐市古镇中不可不看的一处景点。
福山位于常熟市西北境,福山塘略呈纵向流经集镇东部。福山以山而名,福山即殿山,其形似覆釜,本名覆釜山,又称釜山,后人取其谐音称福山。
福山 历史 悠久,汉代建制为南沙乡,并置司盐督尉署。晋咸康七年(341年)设南沙县。梁大同六年以南沙县改为常熟县,并为县治。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今虞山镇),但福山仍为江南军事要地之一,历代派重兵驻守,并先后建有南沙城、金凤城、福山旧城、福山总兵城等城堡。
如今的古镇福山南侧有“南街”,全长约500余米,宽约3.5米,碎石铺路。街旁有古庙名“双忠庙”,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张光斗重建,乾隆年间又增修,主供唐张亚夫、雷万春,另供张巡、许远神位。古街上较有名的有赵宅、曹家楼等,均为民国初期建筑,风韵犹存。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开放。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思亲苑今年清明节开放江苏古里镇的。
常熟市古里镇思亲苑位于古里镇高长村范围内江苏古里镇,清水江以东江苏古里镇,思亲堂路北侧江苏古里镇,规划面积约1.74公顷。
是说古里南边江苏古里镇的一大片区域。通常讲以南就是从这里为界南边。若是以北。就是以此为界限北边江苏古里镇的大片区域。古代打仗争地盘常讲割地某某以北归贵国所有。
古里属于常熟武进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位于常熟市东郊。
距常熟市区5公里,204国道贯穿其中,临近上海、苏州、无锡、长江,苏嘉杭高速公路常熟东互通就位于古里,下辖2个办事处,17个行政村(社区),青墩塘和白茆塘航道横贯古里镇,水陆交通便捷。
2009年,古里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2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8%、1%、3.9%。
扩展资料:
古里镇位于常熟,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就坐落在古里镇上,古里盛产小麦,有着久远的食用和制作面食的历史。在《舌尖上的中国3》中,古里的上梁糕、兴隆馒头、定胜糕登上了银幕,成为了吃货们挥之不去的心头草。
在当地,每逢有家庭要盖新房的时候都免不了在上梁的时候做上一大份的上梁糕、兴隆馒头以及定胜糕与村民们分享。而在这三种面食中,上梁糕与兴隆馒头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制作差异相对较小,而定胜糕则是属于杭州菜系的一道传统美食。
定胜糕由粳米、糯米、白沙滩、红曲等制成,松软清香、入口甜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里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古里镇和江苏古里镇邮编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