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以及江苏省2018年财政收入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自身的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 社会 资源的支配和使用。
202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财政收入共计111248亿元,财政支出209862亿元,2021年全国财政自给率53.01%,新增财政赤字98614亿元。
以下从四个方面介绍对比2021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财政状况: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财政自给率。
2021年各省财政收入
202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财政收入最高的是广东省14103亿元,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自1989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33年居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 。排名第二的江苏省财政收入10015亿元,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重要的省份 ,江苏自古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共拥有13座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江苏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排名第三的浙江省财政收入8262亿元,浙江省是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是长三角都市群是富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2021年财政收入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216亿元,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其次是宁夏自治区460亿元,宁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我国面积最小的民族自治区。宁夏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意义。宁夏是回族自治区,而回族则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另外回族与阿拉伯等国家有着相近的风俗习惯,对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2021年财政收入最多的广东省是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65.2倍。
2021年各省财政支出
202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财政支出最高的是广东省18219亿元,其次是江苏省14586亿元,排名第三的是山东省11709亿元。
2021年财政支出最少的省是宁夏自治区1428亿元,其次是青海省1853亿元,排名倒数第三的是海南省1982亿元。
2021年财政支出最多的广东省是最低的宁夏自治区的12.7倍。
2021年各省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202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全部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即产生财政赤字,也就是说当年各省都有新增债务。
2021年财政赤字最高的是四川省6442亿元,其次是河南省6072亿元,排名第三的是湖南省5114亿元。财政赤字最少的是天津市653亿元,其次是上海市659亿元,排名倒数第三的是北京市930亿元。
2021年财政赤字最多的四川省是最低的天津市的9.8倍。
2021年各省财政自给率(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202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全部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因为各省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差异太大,所以单看财政赤字无法看出各省的真实财政状况。以下再看看各省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有多少呢?即是财政自给率。
2021年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上海市92.18%。其次是北京市86.45%,排名第三的是浙江省80.88%。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10.49%。其次是甘肃省24.87%,排名倒数第三的是黑龙江省25.47%。
2021年财政自给率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8.8倍。
通过以上四组数据分析,大家应该对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认识了。以下为了便于大家对比观察,将各省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财政自给率放在一起统一对比。
广东省
根据相关的信息显示,广东省在2022年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达到了5194.0亿元,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
浙江省在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蛮不错的,位于十强省份中的第二位,达到了4095.5亿元。和去年相比,浙江省在财政收入方面有所进步。
江苏省
江苏省是我国的第二大经济强省,今年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虽然相比于去年略微有所下滑,但总体的收入仍旧保持在前三的位置,达到了3813.5亿元 。
上海市
上海市在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达到了3393.7亿元,位居排行榜第四位,这主要是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好在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相信后续上海市的财政收入会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
山东省
山东省今年前5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021.4亿元,位居十强省份中的第五位,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仍旧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可见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是非常稳定的。
北京市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北京市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达到了2585.4亿元,位于排行榜第六位,这一排名跟2021年相比,没有变化,可见早前的疫情并没有对北京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总体仍旧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四川省
四川省在今年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为1923.3亿元 ,在十强省份中位居第七位。
河南省 河北省 安徽省
河南省在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为1698.9亿元,位居第八位,河北省在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668.9亿元 ,位居第九位,安徽省在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为 1622.1亿元,位居第十,这三个省份和去年的收入相比是没有明显变化的。
江苏和浙江两个省份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江苏经济收入比浙江多,但人民生活水平远不如浙江,总比浙江落后3一5年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拿一件小事来说吧那是80年代我和老婆到江苏做生意,我老婆挂了一条金项链下面还有一个圆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的金牌到常州那些商店里的营业员看到后多感到济怪,我们走岀店门那些人就大声的叫着假的假的。也就过不了几年他们那里也的人也多挂起了金链子了。但浙江人,民营企业多老扳多!浙江人家里没有企业也多是到外地做生意!拿全国来说开超市的浙江省人很多!浙江人吃穿多是很好的,从城市到农村基本上多有小车,虽然不高当也许还好吧。
江苏和浙江,吴越之地,江浙之地,天堂之地。也许,在其他省份的人看来,浙江和江苏没有多大区别,自唐代以来,便是鱼米之乡,沿着运河古镇林立,是中国最富有的地方之一,今天则是现代化都市集群发展,是全国少数的财政收大于支的省份。如果要把两个地方拿出来,细细比较一番,还是很多意思的,而哪一个更富有,很难说!
首先,江苏是省富。 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江苏都超过了浙江。而且,江苏超万亿的城市有苏州、南京、无锡三个,浙江只有杭州一个。江苏超5000万的城市有8个,浙江只有4个。江苏最穷的宿迁,GDP也超过了2500亿,而浙江还有4个地级市低于2500亿。
其次,浙江是民富。 尽管GDP很高,江苏人还是很谦虚地说,就老百姓而言,浙江人比较富裕;而且江苏人到浙江打工的多,而浙江人到江苏打工的少,大多干的是个体户,小老板。实际上,把浙江人在外当老板赚的那部分加进来,可以再造一个浙江。而且,浙江的小老板、个体户们,无证经营问题比较突出,很多收入并没有被计算在内。
再次,浙江是均富。 相比起江苏,浙江无论是在地区差距上,还是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上,都是全国最好的,是中国均衡发展的典范。而江苏,是苏南的强劲发展和苏北相对弱势。作为全国排名第二的大省,竟然苏北不通高铁,相比之下浙江的高铁全覆盖(仅海岛地市舟山除外)。当然,江浙人都说苏北穷,但这是相对于苏南等富裕地区,只是内部比较说说。但很多经济更不发达的地区却信以为真,跟着起哄。
江苏也好,浙江也好,都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成功的地方之一,都是富可敌国,江苏比肩澳大利亚,浙江超瑞士。但两省都面临着一些发展难题,比如浙江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问题,江苏苏南苏北发展不均衡问题,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实在在去解决。
江苏和浙江都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它们的经济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四名,但两者之间相比较,江苏是遥遥领先浙江的。2018年江苏GDP突破9万亿大关,达到92595.4亿元,浙江为56197亿元,相当于江苏的60.7%。如果以总量来衡量谁更富的话,无疑会是江苏。
比如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2018年江苏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630亿元,浙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6598亿元,比江苏少了2000多亿。再比如城市资金总量、住户存款总量、外币存款总量等指标,江苏相比浙江都是占有优势的。
当然了,要是论民富的话,显然浙江更富。浙江的民富是全国公认。2018年全国各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如下,我们可以发现,浙江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840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座直辖市。而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096元,低于浙江7700多元。当然了虽然比不上浙江,但是放眼全国,也是位居前列的。
下表是网上对广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的民富发展水平对比,在31项指标当中,浙江省就有14项数据位居第一位。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民营经济占GDP的65%左右,高居全国第一。“浙商”驰名中外,把生意做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每年的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基本上都是浙江上榜的企业最多。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基本上居民也会越富裕。虽然江苏的民营经济也很发达,但相比浙江仍逊色不少。所以在民富方面,浙江更富。
哪个富裕,这就要看富裕的主题了。在财政实力上肯定是江苏更强,在居民生活水平上,这是浙江更高。我们分开来讲一下。
2018年江苏省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到9.26万亿元人民币,约折合为1.39万亿美元。年浙江省GDP5.54万亿元人民币,比江苏少40%。
省的经济规模明显大于浙江,那么他的财力肯定也是强于浙江的。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缴中央之后留给地方的财力——为参考。2018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98亿元,而江苏省只要达到了8630亿元。同比之下江苏领先了,浙江约2000亿元。
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江苏省由于经济规模远超过浙江省,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超过浙江的。如果把富裕的主体认定是政府的话,那么江苏是强于浙江的。
如果从老百姓角度看,浙江省毫无疑问是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省,包括直辖市。这一点从官方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去年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40元,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其中,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2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江苏省方面,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8,096元,比浙江省低了7000多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5元,相当于浙江省76%的水平,这个差距还是蛮大的。
至于为什么浙江省的居民收入会比江苏省更高。我想有一个主要原因江苏的企业很多都是外资企业,当地老百姓获得的只是其中的务工收入。浙江省是全民皆商,把生意做到了全球,虽然当地的经济规模没有江苏省大,但能够从省外转回大量的收入。有统计数据说,出在外经商的群体每年可以“再造一个浙江省”。
江苏和浙江那个富裕,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看看两省的2018年的GDP,大概了解下两省的经济情况。
两省的GDP分别为9.2万亿和5.6万亿,全国第二,第四。
人均GDP江苏依然领先浙江。虽然GDP不是衡量一个政府是否富裕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相同生产效率下,GDP越多财政收入越多。
看看2018年两省的财政收入吧。
江苏2018年财政收入完成大概8630亿元,同比增长5.6%,仅次于广东,全国第二。
浙江2018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6598亿,增长11.1%,全国第四。
可以看出两省的财政收入和GDP总量的排名是相符的,财政收入的质量都比较高。
那哪个政府富有呢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必然是江苏省政府,政府干什么都要用财政收入,教育,医疗,基建等等,所以政府越有钱,越能为百姓谋福利,腰杆越直,毕竟口袋鼓鼓的。当然,也不排除有钱不办事的(手动滑稽)。
政府富裕很重要,但是人民的富裕更重要,就看看两省人民谁富有。
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以看出,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江苏多7800元左右,按比例来说,就是比江苏多20%,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人均存款
2018年全年统计还没有出来,以2018年1-5月对比吧。
江苏,浙江的人均存款为169360元和196540元,浙江比江苏人均多2.7万左右,也说明浙江的老百姓确实比江苏的老百姓有钱,看完我表示我 拖了后腿 ,惭愧。
两省都是中国经济强省,江苏胜在经济总量,浙江胜在民富。作为江苏人,说实话,挺羡慕浙江人民的,但是也为身为江苏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你更喜欢江苏还是浙江呢?
最后由衷的希望江苏老百姓钱包越来越鼓,浙江经济总量不断新高,共同发展。
江苏是我国第二经济大省,人均GDP全国第一,但是要说谁更富,江苏还真比不过浙江。
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有着明显区别,江苏是轻重工业兼备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民营经济,而浙江从一开始就是发展民营经济。
也就是说,江苏虽然民营经济也很发达,但民营经济比重并远低于浙江,而且这当中外企还占有相当的份额。打个比方,如果江苏每100人当中有10个自己当老板的,那么浙江每100人中就有20个自己当老板的。所以直观点说就是浙江的“老板”占比更大,老板自己赚多少利润都是自己的,而打工者不论工作量多大,最终也只是奖金的变化。
此外强调产业结构的不同,也是要说明浙江和江苏企业的主要区别。江苏大企业多,GDP贡献比更高。浙江小微企业、批发零售、网商等占比远超江苏,而这些都不在GDP的统筹范围,所以尽管GDP贡献值低,但赚到口袋里的都是真金白银。这就是为什么江苏人均GDP第一,而浙江却是人均收入第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小康指数来看,浙江城市也存在一定的领先优势,十强当中独占四席,总体名次也处于领先。城市对位来看,杭州小康指数胜南京,宁波胜苏州,无锡胜嘉兴,绍兴胜常州。当然这仅仅是关乎资产净值和收入方面的对比,无关于综合实力以及城市体量。
江苏,省会南京,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得名。
2017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0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7189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76.7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8654.8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3169.4亿元,增长8.2%。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29.3万人。
浙江,简称“浙”,省会杭州。 GDP51768亿元(2017年),人均GDP83538.00元(2016年)
2017年,浙江新增城镇就业127.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1%,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
广东、江苏成为“8万亿俱乐部”的两位成员。其中江苏,2017年GDP达到85900.9亿元。
排名第四的浙江,其经济总量虽然首次站上5万亿元台阶,达到51768亿元,但其与前三名相比依然相距较远。
江苏浙江谁更富?是一个炒不完的话题,争论无果的难题!在浙江和朋友们聊起这个话,浙江的朋友都说还是江苏好。在江苏和朋友们聊起这个话题,江苏的朋友都说还是浙江富裕。可是在网上一定谁都不服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不用枯燥的渗水的数据对比,从现象来看结果。
富,是一个大的概念,分为国富家富人富。国富家不富不能算富,人富国不富也不能算富。由于两省发展的战略不同,浙江是“富民强省”,江苏是“强省富民”,字都一样,排序先后不同,都是从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江苏靠乡镇企业的发家,浙江靠私营企业壮大,一个以集体经济为主,一个以个体经营为主,发展的模式不同,其结果就出现差别。江苏的集体公共事业,城镇建设,公路交通等等明显强于浙江,显示出国富的优越性。浙江个人的财富明显多于江苏,其它方面均落后江苏,造成浙江的老板爱到江苏去投资并安家。各有各的优势和强项,所以才会造成相互羡慕,相互夸奖,所以说谈富,不能就事钱论钱,要把国富家富人富联系起来衡量,究竟是大河先满好,还是小河先满有利,在下一个发展大潮中,大家视目以待!
我反对比较两个地方的穷与富!如果确实想引导读者对比穷与富,可以对比个人和具体的家庭。您说浙江有多少财富呢?西湖值多少钱,雁荡山值多少钱,普陀寺值多少钱呢,近海渔业资源值多少钱呢?同样也不好评估江苏的矿藏资源值多少钱。要说真非要评估中国哪个省区的穷与富,感觉新疆矿藏富甲天下、西藏的水资源富甲天下、内蒙古的羊毛煤矿稀土天然气也是名列前茅!真是地大物博、人少财富多。那些做点家电、加工点食品、做点服装鞋帽的省区,跟这些省区巨大的绵绵不绝的财富比起来,感觉自己都认为不值一提!
江浙素来并称,但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最典型代表当然就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中政府强势主导 社会 经济生活的态势更显著,温州模式里则是民众创业热情高而且流动性更强,这就导致两省在富裕程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综合来讲,江苏的政府要比浙江的政府要富,这个可以从财政收入的数据上反映出来,比如我所在的昆山市,2017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350亿,浙江没有任何一个县级市政府有此财力,但浙江在居民的人均可分配收入上要高于江苏,民富指标多年来一直压着江苏,所以江苏政府富裕,在城市建设面貌, 社会 管理能力上就要强于浙江,浙江居民富裕,浙江农村建的房子普遍就要比江苏农村高,大,洋。从普通百姓的角度看两省的富裕问题,就是江苏赢了面子,浙江赢了里子,中国人很讲究面子,但也就很看重里子,当面子与里子都能兼具的时候,伟大的中国梦也就快实现了。
2008年 江苏各市GDP排行 单位:亿元 1,苏州:6701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8.9亿元,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0元,分别增长12.3%和11.5%。 2,无锡2008年GDP超越4400亿 3,南京:3775 2008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5亿元,增长12.1%。完成财政总收入742.4亿元,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6.6亿元,增长1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8亿元,增长19.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23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50元,增长11%以上。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8.4万个,实现再就业6.1万人、大学生就业6.8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6%。全市社会保险五项险种累计参保人数达897万人次,净增125万人次。预计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2亿元,增长12.2%,完成财政总收入265.7亿元,增长24.3%。农村新八件实事总投入18.6亿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4,南通:2550 预计今年可望实现GDP2550亿元、财政收入370亿元,经济发展速度继续高于全省发展平均水平。城乡面貌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连续第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城同创”取得突破性进展,老百姓在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这些成绩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各界朋友关心支持的结果 5,常州:2200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200亿元,增长13%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6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0亿元,增长20%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2亿美元,增长20%;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跨上千亿元台阶,达1200亿元,增长21%。 6,徐州:2000 2008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下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0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5.85亿元、增长2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0亿元、增长30%,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盐城:1600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首次超过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16.1亿元,增长45.7%,实现了两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3亿元,增长38%;出口总额21.7亿美元,增长53%,增幅列全省第二;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突破10亿美元,增长23.3%,总量继续列苏北第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0亿元,增长3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610亿元,增长40.3%;新发展私营企业1.4万户,新增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300亿元,增长63.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增长14.5%、11.5%。 8,扬州:1580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80亿元,增长14%左右;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400元和7380元,分别增长15.5%和12%。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9,镇江:1421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21亿元,同比增长13.6%,人均超过6700美元。财政总收入233.2亿元,增长14.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66亿元,增长6.7%,完成市人大常委会调整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8.5亿元,增长22.2%。 10,泰州:1394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4亿元,可比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08亿元,增长14.5%;服务业增加值477亿元,增长15.5%。完成财政收入262.3亿元,增长24.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01.1亿元,增长18.6%。 11,淮安:910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收入16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5亿元,分别增长33.7%和3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3亿元,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增长24.2%;外贸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增长2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分别增长15.1%和13.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于前列。 12,连云港:750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3:48.7:36。完成财政总收入180.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6.2亿元,分别增长47%、35.7%,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3%、24%。 13,宿迁:675.2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2亿元,增长14.6%;实现财政总收入92.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6.5亿元,分别增长50.6%和41.3%;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增长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1亿元,增长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500元,分别增长15.7%和15%。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实际到账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01、广东省
广东本来就是国内第一经济强省,所以广东省的很多指标也都是名列前茅,在这一次的榜单上面自然也不会例外。在2022年前5个月的财政收入当中,广东省也是唯一一个过了5,000亿的省份,目前广东也是以5,194亿元位居榜首。实际上不仅仅是在前5个月,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广东省的财政收入已经连续好几年位居第1位了。
02、浙江省
在2022年前5个月的财政收入榜单当中,虽然浙江省是比不上广东省的,但相关的数据依旧是比较亮眼的,浙江省目前是仅次于广东,以4095.5亿的财政收入位居这份榜单的第2位。和2021年的排名对比,浙江省其实是往上前进了一位。在2021年的时候,浙江的财政总收入是8,263亿,当时是排在江苏的后面。
03、江苏省
江苏省是中国的第二经济强省,在2022年前5个月的财政收入榜单中,江苏省也是排在第3位,前5个月的总收入是3813.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和2021年的排名对比,江苏省确实是下降了一位。
04、上海
从数据上来看,其实上海整体的收入表现是比较稳定的,前5个月的收入总额是3393.7亿,而这个排名和2021年基本上也是保持一致的。实际上原本上海在今年是有望把这个位置往前挪一挪的,只不过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由于疫情的原因,整体的经济收入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从这个数据来看,现在的上海也正在慢慢摆脱年初疫情的影响,经济方面也是慢慢开始稳步上行了。
05、山东省
2022年前5个月的总财政收入为3021.4亿元,而山东省的这个排名和去年的排名也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总体来看,山东省今年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紧随上海之后。
说实话,没有可能!
湖北省经济现状是,GDP总量只有江苏省的45%,腰部都没达到,怎么比肩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
那么未来有可能达到江苏的肩部吗?
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我的观点是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为零!
首先大家要明白GDP组成的要素!
强省的GDP主要由经济强市作为支撑点,而湖北省只有三个百强市,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全国都是百强市,这种差距,造成了湖北省无法比肩江苏省。
其次GDP增量,从近五年的GDP增量来看,江苏省是湖北省的2倍,本来就落后,加上增量也在落后,所以只会差距越来越大,与“比肩”背道而驰。
最后,实事求是,湖北省与湖南省、四川省,是一个等级,这三个省份,可以好好比一下,江苏与广东属于一个阵营,千万不要跨圈子来比较,很累的!
这是存心给湖北招黑啊!湖北经济的突飞猛进可喜可贺,但是比肩江苏显然就太夸张了。
2017年江苏经济总量85900亿,湖北36522亿,江苏比湖北高出2.35倍。而人均GDP也只有江苏的60%,如此悬殊的差距谈何比肩?
此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非常之大。武汉虽强,但也是和南京一个级别的城市。
除了省会,湖北能拿出手的就是襄阳和宜昌,而江苏则是苏州和无锡。襄阳宜昌都是三线城市,GDP排名全国50开外。而苏州和无锡都是新一线城市,苏州更是经济规模比武汉还高很多。所以各自前三的PK,湖北就已经完败了。
其他城市也不用多比较了,江苏还有南通、徐州、常州等多个GDP七八千亿级别的城市,而湖北再往后排就只有荆州和黄冈这俩2000亿级的城市了,差距可谓是十分悬殊。
至于未来追上江苏的可能性也很低,因为两者基数相差太大,能够缩小差距都很难。
湖北省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在国内名列前茅,但是整个湖北省的生产总值还不及江苏省的一半,若想比肩江苏,短时间内应该不太可能。这不但与湖北的地理位置有关,也与省份政策模式有关,江苏省是各市发展相对比较均衡,这一点在全国范围看,经济第一的广东都弱于江苏,而湖北省只有一个武大郎,虽说武汉在中部地区作为龙头大哥的地位存在,但是孤掌难鸣,独木难撑,反观江苏的江苏、无锡、常州、南京甚至徐州,都是我国老牌强市,综合实力十分雄厚。 如果我国是一个陆权国家,不依托于海洋贸易。或者我国还像封建时期一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湖北省或许有一天会超越江苏,因为湖北地处华中,可以东西南北相互呼应,并且可以依托于长江黄金水道展开国内贸易。加之现有我国的高铁网络四通八达,湖北拥有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的城市,可以依托于高速铁路带动经济发展,只可惜我国目前以及未来都是一个海权国家,依托于海洋贸易远胜于内陆的贸易,江苏省由南向北整个省份东部都沿海,且拥有众多港口仅此一点湖北就没有优势。
其实举个例子就一目了然,假设湖北省是一个国家,那么湖北省就像外蒙古一样,没有出海口,自身资源储备丰富,但是因为没贸易港口可用,成为发展的掣肘。另外外蒙古的乌兰巴托就像湖北的武汉一样,一个是首都一个是省会。除了乌兰巴托没有长江水道以为,情况非常的相似,乌兰巴托是整个外蒙古发展最好的城市,和武汉一样汇集了省内(国内)大规模人口,交通方面两者也是一样,都是以圆心的方式向四周扩散,四通八达。虽然这样的比喻有些偏激,国与国,省与省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的确能折射出在全球贸易的今天拥有深水良港的省份会如虎添翼。
我们再看下江苏在我国的地理位置,江苏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是唯一一个几乎全境都是平原的省份,除了连云港以及江苏西南有一小部分山体以外,其余全是沿海腹地,这样的省份使得省内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几年里国力增长迅速,已经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近些年增速放缓。 原因就是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摒弃最初的疯长模式,而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这无关乎省份或者企业,就像互联网、网约车等等都是经历最初的疯涨而逐渐均衡。这一点江苏省完全可以利用地形以及发展均衡,在未来有意识的规划城市之间的产业均衡,省内城市间团队协作,取得新的高度。而湖北想要达到这个水平还需要在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未婚妻湖北人,去了一下湖北。
湖北武汉确实是,比较不错的一个城市。整体湖北省来讲,基础设施不比江苏差,工业差距不小,江苏到处是工厂。湖北基础设施可以,但是江苏交通各方面更全面。
江苏自古富裕之地,其地理位置,绝对的优势。沿海,平原,长江,大运河,鱼米盐钱财,人力资源(教育)。
湖北地处中心位置,长江丘林地带,兵家必争之地,山较多。鱼米略逊,单单一个盐,就不多说话了。
湖北地理位置不错,但是面对江苏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平原,水道交错,面朝大海。江苏地理位置,只能说绝佳。
单单一个上海,以前也叫江苏。
当然,希望中国各地都很强大!
湖北经济确实突飞猛进,比肩江苏现在看来短期内可能性不大。
2000年湖北GDP3545.39亿元,2018年湖北GDP为39366.5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4.30%。
2000年全国GDP总量100280.1亿元,2018年GDP总量为90030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2.96%。
从2000年到2018年,湖北的GDP增长率快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
下面是湖北从2000-2018年历年的GDP总量。
2000年GDP3545.39亿元
2001年GDP3880.53亿元
2002年GDP4212.82亿元
2003年GDP4757.45亿元
2004年GDP5633.24亿元
2005年GDP6590.19亿元
2006年GDP7617.47亿元
2007年GDP9333.4亿元
2008年GDP11328.92亿元
2009年GDP12961.1亿元
2010年GDP15967.61亿元
2011年GDP19632.26亿元
2012年GDP22250.45亿元
2013年GDP24791.83亿元
2014年GDP27379.22亿元
2015年GDP29550.19亿元
2016年GDP32665.38亿元
2017年GDP35478.09亿元
2018年GDP39366.55亿元
2000年江苏省的GDP为8553.69亿元,2018年江苏的GDP为92595.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4.14%慢于湖北的平均增长率14.30%。
2000年江苏GDP是湖北GDP的2.4倍,2018年江苏GDP是湖北GDP的2.35倍,18年间两者的差距基本没有变化,再加上江苏是受长三角辐射的,而湖北没有像长三角这样的城市群影响,未来个人认为湖北超越江苏可能性微乎其微。
附湖北和江苏历年GDP对比。
你好,短期内我觉得如果非要将湖北省和江苏省进行综合对比的话,这不是一个体量级别的对比。无论是从区位、整体经济、教育、城市发展均衡性等各方面,湖北省都还有不少的差距。
2018年全国省市自治区GDP排名情况如上表,江苏省以9.26万亿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第二位,湖北省3.93万亿排名第7位,将近5.3万亿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中间差了两个辽宁省。
再看一下2018年各省人均GDP排名,江苏省人均gdp别湖北省高了7000美元,差的少么?
2018年各省财政收入排名,江苏省比湖北省高了近2300亿,一倍还多。。。
2018年全国500强企业名单中,江苏省有52家企业入围,湖北省10家入围。 从教育水平看上表,江苏省在国内的知名高校数量上是独领风骚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2018年湖北GDP达到了3.82万亿元,同比增长7.8%,好于预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近年来,尤其是在贯彻落实“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湖北省的GDP还只排名全国第11,到了现在已经排名全国第七。不过湖北省的经济规模与江苏相比,差距是非常的大的,就目前而已,湖北的生产总值没有比肩江苏的可能。
江苏GDP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二,2017年江苏GDP首次突破9万亿大关,达到9.2万亿元,是湖北的2.4倍,放眼全球,也能够与世界第13大经济体澳大利亚相当。虽然这些年来湖北经济增速都高于江苏,但是两者的经济规模根本不是一个两级的,目前而言,湖北省基本上没有比肩江苏的可能,而且两者的GDP差距还在扩大。
其实,江苏历来都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它的GDP在全国排名一直都是前五的存在。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作为我国GDP最高的五个省份,这个格局就一直没有变过。这二十多年来,其它省份的GDP排名变化都很大,唯独这五个省份的排名雷打不动。
湖北GDP赶上江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同样作为我国的中部省份,2018年河南的GDP达到了4.8万亿元,领先湖北1万亿左右,湖北赶上它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湖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GDP仅次于河南的省份,经济发展迅速,未来它的GDP能否赶超河南,打破国内GDP五强格局,就让时间来验证吧!
湖北的GDP和江苏的GDP怎么比?湖北2018年的GDP是3.9万亿成长比例7.8%,江苏2019年GDP9.2万亿成长比例7%。江苏的GDP是湖北的2.4倍,江苏万亿以上的城市有3个,苏州,南京,无锡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湖北万亿以上的城市只有武汉。
更大的差异是湖北2018年GDP排名第二的襄阳只有4000亿出头,这个数字到江苏可能只能排名9-10位。
湖北的经济发展太不均衡,武汉1.3万亿,其它的城市太弱了,而且武汉把其它城市的血都吸干了,鄂东地区的其它城市发展动力都被武汉吸光了,特别是年轻人都到武汉上大学,基本都不回老家,就在武汉发展。
南京大学虽然也是很多,但是毕业后基本都在江苏各地发展,特别是苏南各市发展都很好,苏北发展也不错了。
所以江苏和湖北的差距不是在武汉和南京,而是在地级市,湖北的地级市比江苏的地级市差的太多了。湖北要赶上江苏,要在地级市上下功夫。但是实际情况是武汉快把湖北地级市上年轻人吸光了,没有年轻人,湖北的地级市怎么发展?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近期公布的我国2017年各省经济调整后的榜单显示,湖北2017年经济总量下调九百余亿,占2017年度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点六三。相比之下江苏的经济总量还增加三十四亿,其2017年的经济总量已经高达八万五千余亿,而湖北只有三万五千余亿,就只有江苏一半不到,两者之间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再者根据最新官方公布的消息称,江苏2018年度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九万亿,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保持在九万两千亿左右。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也是我国第一座公布经济总量突破九万亿大关的省份。相比之下号称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因去年其省会广州经济放缓给全省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不过广东深圳的经济发展亮眼,去年其经济增速高达百分之八以上,经济总量更是突破两万四千亿大关。
其实就我个人认为,湖北全省经济想超过江苏十年之内完全不可能。不过湖北省会武汉这几年的经济发展还比较亮眼,早在2014年湖北省会武汉的经济总量就已突破万亿,现如今武汉的经济总量已经高达一万四千亿正向一万五千亿大关进发。而相比之下江苏省省会南京的经济总量只有一万两千余亿,与武汉相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而在城市建设、城市教育等方面,武汉与南京也是不相上下,伯仲之间。
当然仅凭武汉一城之力想带动湖北全省并肩江苏希望还是十分渺茫的,在我看来能与河南并驾齐驱就已经相当不错。不过我个人还是十分看好武汉未来城市的发展潜力,其实就对于武汉而言,其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十大城市之一,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未来武汉还将继续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海陆空综合性交通枢纽,届时其发展潜力将进一步挖掘。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管是江苏也好还是湖北也罢,都可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目前湖北的经济还无法与江苏相提并论,但我相信随着未来湖北的发展,其省会武汉的建设,其未来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与展现。当然现在湖北还要脚踏实地的发展自身,以谋求未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湖北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确实很高,但是和江苏的差距太大。而且湖北在发展的同时,江苏也在以更高的基数和增量在发展。所以,湖北的GDP赶上江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江苏已经公布了2018年的GDP数据,高达9.2万亿,是全国第二个破9万亿的省份。根据湖北最新公布的数据,2018年其GDP总量为3.9万亿,增速为7.8%。
2018年江苏省的GDP增长率为7%左右,虽然低于湖北的7.8%,但由于基数差距太大,每年江苏省GDP的增量仍远超湖北。所以,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湖北和江苏的GDP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是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这也是江苏省的优势所在。湖北的GDP不到江苏的一半,而且增速不可能达到江苏的两倍,所以超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更重要的是,江苏有三座GDP破万亿的城市(南京、无锡和苏州,其中苏州为1.85万亿),五千亿级以上城市数量更是全国第一。而湖北全省只有武汉达到万亿,还远低于苏州,其它城市则更没有可比性。
关于江苏省2016年财政收入和江苏省2018年财政收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