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富吗,江苏富吗?

盐城房产 盐城房产 2022-11-28 35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江苏富吗,以及江苏富吗?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广西富裕还是江苏富裕

江苏是我国最富的省份。

人均GDP位列于三大直辖市之后的第四位,十三个地级市均为全国百强市之中,尤为特出的苏锡常三市总量之和,与上海经济总量差不多。

江苏南通富裕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我是西安人,但是在江苏南通住了有4个月左右吧。西安和江苏南通相比,南通更加的富裕一点,在那里转你会发现,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车,而且生活水准要明显高于西安。

从我去过的城市相比较的话,除了广东佛山,正苏南通的富裕是排列第二的,主要是这个交通比较发达,最主要的是堵车现象很少。大型建筑,比如说高档的酒店林立,消费场所非常的多。

所以说江苏南通是非常富裕。

为什么有人说江苏很富有?

我先来说一下,富与穷是相对的,沿海比内陆富,江苏苏南比苏北好,但苏北对于全国有些地区来说也是富裕的地方。一个地区的富裕和发达当然离不开地理优势,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我要说的是,关键是人的因素,以色列天天打战,周围都是敌人,但她是发达国家。人的思想和素质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地下有资源是另一回事)。我江苏无锡在没改革开放前每户人家也很穷,我家住在郊区,小时候一年难得吃一次肉,也没钱,每家只有一二亩田,吃不饱也饿不死。但我们这里再穷孩子也要上学,穷则思变,当时乡,镇,村就开始办起加工厂,小另件厂,乡镇企业就这样出现了,企业越开越多,越开越大,优胜劣汰,老百姓一边企业上班一边务农,所以慢慢的富裕起来了。为什么外企会在江苏办厂,主要是江苏有高质量人才,有实体办事的基因。通过外资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壮大自己,这就是洋为中用,是国家所倡导的。排斥先进外资是愚蠢的人。在古代唐朝有20%多的官都是外国人呢,难道我们还不如千年前的唐代。江苏能富裕是江苏人有开拓的精神,能吃苦,能实干,能创新,能开放,能学习。再强调一下,一个地区能否富裕地来关键是人。

浙江就服江苏。一,天赋。和浙江差不多的土地面积,平原地形超出3倍,关键还有水资源放古代农耕 社会 必然孕育出最高级的农耕文明。二,文化底蕴。估计全国近千年来能跟江苏掰掰手腕的也就浙江了,但是我认为浙江赢面不如江苏。

三,人口基数。正因为江苏广袤的平原才能养活大量的人口而且因为吃得起饭才能受教育所以受教育水平超过兄弟省份,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就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劳动力

四,投资成本投入产出比。平原面积大,相应单位面积土地成本低,优质劳动力人口基数大,相对招工用工成本低,人口多消费市场潜力大,还是沿海地区,你以为新加坡日本台湾资本家为什么选择江苏呢?人家不傻

五,江苏技工人才多。因为有土地所以有饭吃所以能接受职业教育所以技工人才多,所以外资企业喜欢。而同时代的浙江土地资源狭小念不起书在家只能等死没饭吃所以只能小小年纪跟着亲戚外出闯码头。当然,现在来看,各有各的价值体现,上世纪80年代外出闯码头的浙江人虽然没文化但是赶上好时候了呀加上胆子大就开始积累原始财富了,但是江苏人家里有良田,工作在外企,收入稳稳哒!反而对此嗤之以鼻。所以造就了他们的价值观:要稳,稳才能传家立世。因此也束缚了观念突破,形成了体制性思维和小富即安思维以及官本位思维。这点需要突破,不然你就成山东了。毕竟,生命在于折腾,任何事首先你需要敢想敢干。

六,苏北平原一旦精心布局规划能量爆发。说实话,这么好的天赋没有充分挖掘太可惜了,10年内苏北平原8万亿GDP的能量是起码的。这就要看执政者的智慧了。江苏应该就是下一个加州的体量,广东根本没的机会竞争。因为天赋差距太大。平原应该干嘛?发展重工业啊。但你得先把基础设施搞起来。机场,高铁,高速,产业区块的政策导向等等。不然,你放着块沿海大平原种水稻还是养小龙虾吗?

江苏为什么那么富有?

这个提问会引来争议的,因为,谈民富江苏还真不是第一,首先浙江表示不服,因为,在人均收入方面,浙江就比江苏高很多。然后 ,广东也表示不服,从GDP和财政收入上,江苏也不是最高的,GDP江苏排在第二的位置,财政收入就比广东差出一大截。从发展的速度和隐藏的财富,福建也表示不服,福建在没有获得国家政策方面扶持的情况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富裕程度,也不是江苏可比的。

那么,既然有人问了,江苏为什么那么富有,就要从地理位置和 历史 沿革的角度去分析了,套用一句外交语言:“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江苏的地理位置适中,又靠沿海又有大平原,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一直就是鱼米之乡,再加上靠海盐业发达,让扬州的汇集了全国的富商,虽然,浙江和江苏的面积几乎一样大,但是,浙江却没有苏北大平原这样的地理优势,所以,在宋代以后,江苏一省(面积涵盖了江西、浙江、安徽、上海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财政收入就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还要强,到了清朝的顺治和雍正年间,朝廷对江苏进行了拆分,以防尾大不掉,但江苏利用多年养成的经验传统和人杰地灵的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江苏抓住了机遇,再加上人民的勤劳和朴实,牢牢地站在发展的前沿,GDP紧跟广东,人均GDP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人均收入也大幅提升,苏北地区的落后局面也大为改观,全省十三个地级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省份,也是全国发展最为均衡的一个省份。随着苏北地区的强势崛起,随着江苏基础设施的大投入,再加上长三角地区的快速转型的完成,GDP赶超广东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人均纯收入也在不断地追赶浙江福建,所以说生在江苏还是一个幸运的事。

江苏为什么那么富有,我想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条件,从这个角度去看,江苏是幸运的,身为中国人,希望我们的国家,每个地方的人民都能够物阜民丰,安居乐业,欠发达的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先富地区的带动下,也能够快速发展,早日使我们中华民族这条巨龙,腾飞于世界之林!

江苏富有无论现在还是以前都是一直存在的。

不说远的,明朝时期,南直隶大约占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明朝南直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

明朝南直隶

清朝的时候,南直隶改为江南省,一省赋税仍然处于全国之冠。康熙年间,江南省被拆分成江苏省和安徽省。

清朝江南省分省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为民国首都,南通又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但是江苏让我们感觉很富有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江苏省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政策,四个经济特区,三个在广东(珠海、深圳、汕头)一个在福建(厦门),后来的十三个沿海开放城市,一个倒数第一(连云港)一个倒数第二(南通),这句虽然有点开玩笑,但是这两个城市确实没捞到多少好处。而改革开放初期最火的温州,温州模式也同样富了很多浙江人。江苏真正开始发力的时候是20世纪9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开始兴盛的时候,并逐渐形成了苏南模式,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后来在加上各种国家政策的加持等等,苏州、无锡GDP处于全国前列,高于大多数省会城市,富裕程度也是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

全国各地级市相对富裕地图

我们来分析下江苏富有的原因。

天时:全球大环境。现在是海洋经济时代,沿海省份要比内陆省份发达。国家政策。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发展一部分地区,让他们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比如现在是强省会时代,国家明确要求了省会要提升首位度,加大对省会城市的政策支持。

地利:刚才说了沿海,得到了海洋经济时代的好处。然后长江入海口,还有一个就是挨着中国经济中心上海,承接产业转移,或者协同发展。

人和:就是本地人的思想。

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所占比例的话,个人感觉应该是人和50%,天时30%,地利20%。

为什么这么说,地利只占20%。江苏可能真的巧了,属于沿海省份并且还挨着上海,我们拿同样是沿海也挨着上海的浙江来说明下地利占20%的原因。同样挨着上海的嘉兴,并没有从上海那里得到多少的辐射,港口也一般,但是嘉兴确实长三角地区人均收入最高的一个市。比较富有的海宁和桐乡靠着本地人发展成了海宁皮革城和濮院羊毛衫,成了全国有名的批发市场,这些市场对本地人的收入带来了极大的贡献。同样没有挨着上海的宁波、绍兴、金华义乌也是非常富有,温州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处于巅峰,就连不怎么出名的台州市,也是非常的富有。除了宁波以外,其他地区对海洋的依赖都很小,全是凭当地人的思想,并努力奋斗才有他们的富有,而他们刚开始的努力后来赢得了新时期的国家政策,然后就是良性循环,富上加富。所以地利在天时地利人和中所占比例是最小的。

其次天时,刚才也说了江苏的连云港和南通,四个经济特区当中的汕头发展也一般。还有海南全境都是经济特区,同样没起啥作用,现在又有了海南全境自贸区,能不能带动海南发展呢,哎,很难。

归根结底富不富裕和人、人的思想是有最大关系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苏之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跟气候和物产是有关系的。江苏整体处于温带,属于长江和黄河冲击平原,土地肥沃,不涝不旱。可以说,种啥长啥,基本上解决吃饭问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2.有了经济基础,相应的东西也就起来了,于是就形成了正向循环。光苏州累计出的状元超过60人,更不用说,常州、扬州、江宁府加起来就更多了。

3。2018年,江苏的GDP达到9.26万亿,仅次于韩国,超过澳大利亚的GDP。

4.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经济规模位列三甲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三者分别于2011年、2016年和2017年相继迈入“万亿俱乐部”(参见图2),且自2008年至今的年均经济增速分别高达9.2%、10.3%和9.25%,增长势头颇为迅猛。此外,三个城市各具优势特色,苏州工业园堪称全国园区经济发展的典范,南京坐拥雄厚的科教实力与全面的产业布局,无锡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以及充满活力的乡镇企业,这些都很好地支撑了江苏全省经济的不断进步。

5.江苏人的勤劳质朴也是创造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

6.全国百强县,江苏占了25个,足足四分之一,同时,前十名里占了6个,这些足以说明江苏经济的突出和江苏人的富有。

广东人告诉你为什么江苏很富有?

一、江苏占据了长江的出海口,平原面积居各省之最,加上河道纵横交通便利。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得此地者得天下粮仓。隋大运河就典范,它把天下最富有的地方联系在一起了。

二、江苏各种资源丰富,不仅仅是“鱼米之乡”还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加上周边的上海、山东、浙江都是经济强省市。因此江苏可谓是左右逢源的。出色的地理才是江苏省取胜的关键因素。

三、江苏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的,与广东省不相上下。在某种程度上说,广东除珠三角外其他地区都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包括了泛珠三角在内的城市与省份。从星空图就能了解一二的。也因此广东吸收了周边大量的劳动力,成为第一人口大省。从均富的角度上说,广东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集中优势资源只向珠三角靠拢。什么粤港澳大湾区的?说白了,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珠三角地区罢了!而长三角是呈扩散化的经济模式,辐射能力是珠三角所不能及的。那么珠三角从本质上讲就没有什么经济辐射作用,这一点在粤东西北地区得到了验证。也因此广东的富只是局限于珠三角。而江苏人更为均富,地区差不那么悬殊。

四、江苏在有效可利用的土地上和经济腹地资源上比广东省还要大。再加上有强大的制造业为依托,让人感到江苏的经济十分强悍。

五、吸引力上,江苏有着整体的优势,带动了长江上中游的产业链的发展,那么区域合作的拓展上是广东经济无法企及的,因此许多外企都看重了这一点。还有江苏除了台商,日韩企业也喜欢选择上江苏,其原因就不必多言了。

六、江苏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省份之一,这里自古的能人名士很多。那么其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从古至今,都保留了许多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因此江苏的南京、苏州、南通、扬州等地是各地游客必去的地方。

总之,江苏的富有是全国人公认的。广东人认为,江苏人占据了一块中国的风水宝地才是其关键所在,看看星空图,它不像广东环山绕海的。这才是盛久不衰的秘密所在!古代有许多皇帝都想掌控这一片大平原的,因此都城选在江苏也是合情合理的。

江苏人真的很富有吗?未必!请注意这里仅仅是说江苏“人”,并不是说江苏。首先要讲清楚GDP的不代表不等于人均收入就高,老百姓就有钱。走遍大江南北,并没有发现在职的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收入比其它地区高,唯有苏锡常略多一些。苏北地区与安徽湖北等中部地区差不多。其二江苏私营个体经营并非在沿海地区占优,比不过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相对较强,这种经济状态决定了百姓的收入比较平均,打工者多,老板,个体业主少。其三国家统筹货币的再次分配,大多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吃公家饭的人永远不可能经济收入比其它地区的有明显差距,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数,质量是百姓收入的关键。其四比对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安徽的宣城,铜陵等人们印象中比较穷的地区,GDP只有1000亿左右,江苏的徐州,泰州是五,六千亿上下,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却相差不了多少。综合起来说,江苏是富的,但江苏人未必很富,江苏苏南人相对较富。

明代二次科举中榜的全是浙江学子,这才导致朱元璋把苏州,常州,无锡,上海从浙江划出。成立南直隶(江南省),这是制约浙江,也是对南京,淮河,江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扶贫。

江南的核心就是杭州,嘉兴之间,世界公认的世界二大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嘉兴“马家浜文化"有七千多年 历史 ,“良渚文明"是世界惟一公认的“中华文明发源地“,也是江南吴文化的发源地,这些资料网上就能查得到。

没有浙江划出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会有今天江苏经济文化的繁荣吗?这么简单的 历史 常识也不知道就整天瞎吹江南省!断章取义抬高自己,倭化兄弟省市,误导青少年对 历史 , 社会 责任的认知与担当!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等发源地之一,自古便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最多元、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一个教育发达、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地区,怎么能发展不好呢?下面我们进一步的看看江苏的发展

一、教育

高考刚结束,我们先把教育放到前排来说。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对其地区发展影响很大,人才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清楚。江苏的教育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好,各大名校招生也很青睐江苏的学子。之前我也回答了不少关于江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问答,这次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不知道各位网友有没有在淘宝上直接搜索省份,其他省份搜出来的都是吃啊喝啊的特产,而江苏搜出来的是这个↓

有如此宝贝压阵,江苏孩子们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还有就是江苏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想留在江苏,这也减少了人才的流失。

二、文化

江苏的 历史 悠长,每个城市都有它的 历史 故事。江苏的文化方面我们可大致分为三方面:吴越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吴文化:吴文化的地域通常指靠近太湖的苏、锡、常地区,其具有清新气息、柔美风格、鲜活灵性,形成了聪颖灵慧、细腻柔和而又视野开阔、乐于创新等显性特征。淮扬文化:淮扬文化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淮安、盐城、泰州等地,淮扬地区河多水多,船多桥多,呈现出古、文、水、绿、秀的地域风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清新优雅与豪迈超俊相结合的显性特征。楚汉文化:楚汉文化以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徐州为中心的区域性文化,它以6000年前的青莲岗文化、大墩子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湾新人文化为渊源。它的显性特征是刚强雄浑。

现在的江苏还很好的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文化的“河流”不断滋润着土地上的人发展向前看!

三、经济

江苏为什么发展的好,这点是重中之重。点出我们开头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江苏省GDP总量排全国第二

13个城市也皆进入全国百强

全国百强县前五名四个江苏的

在江苏只要你不懒,大多数能过得很好!

人才——文化——发展,这三个方向良好的循环才使得江苏向上发展,经济越来越好,越来越富有。

浙江和江苏哪个更富裕一些?

浙江省和江苏省都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如果非要比出一个高低的话,我认为浙江省更富裕。虽然在GDP和人均GDP这两项数据上江苏都是高于浙江的,但居民生活水平则是浙江要高于江苏。

2018年江苏省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到9.26万亿元人民币,排名全国第二。同年浙江省GDP5.54万亿元人民币,排名全国第四,总量比江苏少40%。但浙江省人口只比江苏少30%,这意味着这就上人均GDP是低于江苏的。

江苏省的经济规模明显大于浙江,那么他的财力肯定也是强于浙江的。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参考。2018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98亿元,而江苏省只要达到了8630亿元。同比之下江苏领先了,浙江约2000亿元。

通过以上两项数居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江苏省由于经济规模远超过浙江省,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超过浙江的。如果把富裕的主体认定是政府的话,那么江苏是强于浙江的。

如果从老百姓角度看,浙江省毫无疑问是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省(不包括直辖市)。这一点从官方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去年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40元,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其中,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2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

江苏省方面,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8,096元,比浙江省低了7000多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5元,比浙江低了6500元左右,这个差距还是蛮大的。

至于为什么浙江省的居民收入会比江苏省更高。我想有一个主要原因江苏的企业很多都是外资企业,当地老百姓获得的只是其中的务工收入,企业获得的巨额利润转移走了。

但浙江省却是全民皆商,把生意做到了全球,虽然当地的经济规模没有江苏省大,但能够从省外转回大量的收入。有统计数据说,出在外经商的群体每年可以“再造一个浙江省”。

在中国,能够和浙商实力相媲美的,只有粤商,苏商不是在一个等次。苏商的代表人物有柳传志、张近东、刘强东、俞敏洪、沈文荣等,在全国来说名头不小,但和浙商(马云、郭广昌、李书福、宗庆后)一比,一是规模更小,二是实力更弱。

常州在江苏算富裕吗

是的算富裕。

常州的发展程度排江苏第四,仅次于苏锡宁,经济总量排第五,仅次于苏宁锡通。

常州虽然在经济层面(2017年数据)排在全国第28位。给我的感觉是实际发达程度并不低于唐山、济南、合肥、烟台、大连、西安、郑州等市。因为这些城市我都去过,城乡差距都挺大的,而常州城乡几乎一体化。

扩展资料

江苏自古就是江南佳丽地,富庶的文化之乡。常州在江苏不是那么起眼,因为江苏的明星城市太多了,苏州无锡南京徐州扬州南通镇江盐城,个个都是明星城市。

常州也是一座历史名城。今天虽然是无锡比常州发达一些,但是历史上,都是常州府管辖无锡的。

常州不起眼,关键是常州在苏锡常中,面积人口都是最小和最少,四五百万人口的常州自然无法和人口上千万的苏州、南京相比。但是人均水平、生活条件、城市环境,常州还是不落后的。

可是现在常州没落了十年,苏州、无锡还是江苏前三,而常州却被南通、徐州赶超,名气小了很多。

江苏人的富裕情况

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实力,GDP与财政收入是主要指标,但对于普通人富裕程度与快乐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快乐与幸福因人而异,无法以数据进行量化,但富裕程度可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富裕程度最好的体现,是最重要指标。

一、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中国内地情况

在刚刚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大陆公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中,江苏以15500元位列第四,仅次于上海的21548元,北京的19585元和浙江的18263元。江苏大幅度领先于一季度全国平均数9730元。

时间拉长至一年,2020年江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390元,依然位列第四,也依然仅次于上海,北京与浙江,还依然大幅度领先于全国32189元的平均数。

将时间拉长5年,因有些省未公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城镇居来替代。

2015年江苏城镇居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173元,2020年为53102元,五年增长率为42.9%,与浙江处于同一区间内。

二、省内各市情况

因南京均为市区,取各市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苏州70966元排第一,大陆城市仅次于上海的76437元,北京的73849元,进入前三甲。

南京67553元位列第二,大陆城市排第7,高于深圳,低于第5广州的68304元。

无锡64714元排第三,大陆城市排第10,低于第9深圳的64878元。

第4-13依次为常州60529元,镇江54572元,南通52484元,泰州49103元,扬州47202元,盐城40403元,淮安40318元,徐州37523元,连云港37159元(估值),宿迁32015元。

202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平均数为43834元,江苏为53102元。

再将时间拉长至5年,南京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为46104,2020年67553元,5年增长率为46.5%,南通5年增长率为44.7%,泰州,连云港,宿迁均为44%,淮安43.5%,盐城与扬州44.3%,无锡43.4%,徐州43.1%,常州41.7%,镇江41.1%,苏州40.8%。

三、分析总结

1.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领先广东,是因为江苏各市相对均衡。广东省头部广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尾部梅州近3倍,江苏头尾2倍不到,广东头尾严重失衡,拉低了平均水平。同样浙江之所以领先江苏是因为浙江较江苏更为均衡,浙江2020年头部杭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666元,是尾部丽水48532元的1.4倍。所以就民富来说,一个省一味做大一两座城市并不利于全省的民富均衡。

2.江苏民富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省内民富水准依然不均衡。近5年苏中,苏北居民收入增幅稍高于苏南,但还不够。苏中与苏北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均低于全省平均数,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数,苏中崛起,苏北加速很急迫,协调苏南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向苏中,苏北转移。随着苏中,苏北铁路交通短板的补齐,苏中,苏北应主动对接苏南,上海,甚至杭州争取更多项目落地。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富吗和江苏富吗?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