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嘉宁江苏,以及南京市嘉宁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宁用于起名时嘉宁江苏,一般是níng这个音,一般用于女孩名,大致是是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气质娴静之外,还希望其将来生活安定幸福。
1、宁字的基本含义
1. 宁 [níng]
平安,安定:~静。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归宁。
守父母之丧,丧假。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2.宁 [nng]
情愿:宁肯。
岂,难道。
语助,无实际意义。
姓。
3.宁 [zhù]
贮藏嘉宁江苏;积聚。同贮。
久立。同伫。
大门与屏风之间。
2、宁字的姓名学属性
读音:níng、nng、zhù
繁体:宁
起名五行:火
姓名学笔画:14画
简体笔画:5画
宁:意为安宁、宁静、平安。《说文解字》释云:辨积物也。象形。凡宁之属皆从宁。
3、带宁字的名人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郎世宁:(1688-1766),画家兼建筑家。意大利人,出生米兰。擅长肖像、花鸟、走兽,尤工画马。所作参酌中西画法,注意透视及明暗,刻画细致,注重写实。
撒贝宁: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张怡宁:原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并获得过多个世界杯冠军。
郑晓宁:影视男演员,代表作《邓小平与李明瑞》《鹰击长空》《人命如天》。
许玮宁:中美混血,台湾女演员、模特,代表作《下一站幸福》《醉后决定爱上你》《恶作剧之吻》。
张峻宁:内地演员、歌手,代表作《五星大饭店》《阳光天使》。
宿宁馨:曾经在国内主演《东北一家人》里面的军军而出名的童星。
王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主持风格端庄、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吐字清晰、播音自然流畅。金龟子刘纯燕丈夫。
毛宁:内地男歌手,代表作《涛声依旧》《晚秋》《心雨》《蓝蓝的天蓝蓝的梦》。
李宁:奥运冠军,原中国著名体操队运动员,另外,李宁以其姓名命名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运动品牌涉足广泛,从生产运动服装、运动鞋到生产篮球、足球等。
丁宁: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获得过2012年奥运会兵乓球女单亚军。2014年东京世乒赛女团冠军。2014年奥地利世界杯冠军。
孙宁:演员,代表作《金粉世家》《京华烟云》《老大的幸福》《火线三兄弟》。
4、如何用宁字起名
宁字在姓名学中是14画,在81数理中代表意志薄弱、家庭寂寞的凶恶数理。象征为家庭缘薄,孤独遭难,谋事不达,悲惨不测。不过姓名学认为,字中有凶恶数理不一定就要全部避免,可以用寓意美好的字和吉祥数理的字组合来化解凶意,或者通过八字的五行喜用神来化解字中的凶恶数理。宁字的五行属性为火,如果宝宝的生辰八字喜用神五行属火,可以用宁字起名,这样不仅能帮扶命理,还能化解姓名中一些凶恶数理的喻意暗示。
名字举例
宁丹 宁丽 宁云 宁仪 宁伊 宁佳 宁倩 宁兰 宁冰 宁凝 宁凤 宁嘉 宁妍 宁妹 宁姣 宁姬聪宁 梦宁 莹宁 宁芸 晨宁 媛宁 瑶宁 茹宁 函宁 宁诺 彤宁 诗宁 悦宁 歆宁 彦宁 淑宁
相关起名用字
冰 佳 天 子 诗 灵 丁 惠 乐 雅 雪 佩 颖 思 嘉 若 清 馨 洁 巧 钧 霈
5、带宁字的女孩名字大全
宁字在前的名字
宁娅 宁娜 宁娟 宁娣 宁娥 宁娴 宁婉 宁婕 宁婧 宁婵 宁婷 宁媛 宁宜 宁彩 宁思 宁怡 宁惠 宁慧 宁敏 宁旭 宁春 宁月 宁柔 宁梅 宁梦 宁楠 宁欢 宁欣 宁毓 宁洁 宁淑 宁滟 宁滢 宁漩 宁澜 宁煜 宁燕 宁玉 宁环 宁玲 宁珊 宁珍 宁珠 宁琦 宁琬 宁琰 宁琳 宁琴 宁琼 宁瑗 宁瑶 宁璐 宁眉 宁秀 宁筠 宁红 宁美 宁翠 宁艳 宁芝 宁芬 宁芳 宁芸 宁苑 宁茗 宁茜 宁荔 宁荷 宁莉 宁莎 宁莲 宁菁 宁菲 宁萍 宁蓉 宁蓓 宁薇 宁贞 宁钰 宁雅 宁雪 宁霞 宁霭 宁露 宁静 宁韵 宁颖 宁香 宁馥 宁馨 宁黛 宁蔼 宁岸 宁奥 宁宝 宁倍 宁备 宁焙 宁本 宁边 宁标 宁秉 宁朝 宁澈 宁诚 宁承 宁炽 宁初 宁传 宁春 宁椿 宁词 宁从 宁达 宁答 宁丹 宁岛 宁祷 宁迪 宁冬 宁娥 宁恩 宁珐 宁筏 宁繁 宁飞 宁枫 宁复 宁甘 宁柑 宁皋 宁歌 宁格 宁阁 宁功 宁固 宁规 宁海 宁含 宁红 宁欢 宁徽 宁慧 宁会 宁汇 宁极 宁嘉 宁娇 宁洁 宁近 宁京 宁境 宁钧 宁来 宁览 宁蕾 宁丽 宁沥 宁莲 宁伶 宁凌 宁鹭 宁旅 宁麦 宁漫 宁枚 宁蜜 宁棉 宁明 宁铭 宁名 宁漠 宁眸 宁娜 宁奈 宁宁 宁暖 宁诺 宁评 宁谱 宁期 宁萁 宁棋 宁崎 宁齐 宁巧 宁琴 宁勤 宁顷 宁仁 宁韧 宁熔 宁容 宁嵘 宁茹 宁润 宁若 宁山 宁尚 宁审 宁慎 宁试 宁舒 宁术 宁双 宁思 宁司 宁宿 宁檀 宁唐 宁萄 宁铜 宁图 宁拓 宁惋 宁婉 宁韦 宁唯 宁苇 宁蔚 宁尉 宁闻 宁五 宁熙 宁浠 宁烯 宁夏 宁厢 宁晓 宁信 宁兴 宁休 宁序 宁戌 宁宣 宁讯 宁焉 宁言 宁衍 宁堰 宁也 宁壹 宁铱 宁依 宁艺 宁易 宁邑 宁樱 宁颖 宁友 宁又 宁幼 宁郁 宁誉 宁园 宁员 宁圆 宁缘 宁岳 宁阅 宁韵 宁在 宁赞 宁枣 宁贞 宁芝 宁挚 宁至 宁致 宁智 宁著 宁专 宁兹 宁子 宁鬲 宁苒 宁莛 宁荟 宁莳 宁洵 宁洳 宁淅 宁澌 宁婵 宁缇 宁珂 宁珑 宁瑛 宁箫 宁粼 宁霈
宁字在后的名字
嫒宁 备宁 焙宁 渤宁 蝉宁 晨宁 程宁 池宁 弛宁 初宁 醇宁 淳宁 慈宁 丹宁 迪宁 丁宁 多宁 尔宁 凡宁 非宁 芬宁 氛宁 哥宁 歌宁 阁宁 果宁 含宁 涵宁 寒宁 好宁 荷宁 菏宁 河宁 虹宁 欢宁 环宁 佳宁 今宁 境宁 鹃宁 娟宁 均宁 科宁 涞宁 蓝宁 篮宁 涟宁 琳宁 玲宁 伶宁 凌宁 灵宁 柳宁 录宁 鹭宁 蔓宁 漫宁 毛宁 美宁 蒙宁 密宁 免宁 勉宁 渺宁 妙宁 莫宁 沫宁 木宁 苜宁 妮宁 霓宁 泥宁 宁宁 诺宁 鸥宁 攀宁 佩宁 平宁 普宁 齐宁 千宁 乔宁 巧宁 琴宁 情宁 群宁 冉宁 茹宁 如宁 芮宁 瑞宁 莎宁 珊宁 韶宁 殊宁 淑宁 爽宁 斯宁 颂宁 素宁 宿宁 檀宁 陶宁 瞳宁 彤宁 婉宁 熙宁 晰宁 希宁 汐宁 相宁 厢宁 襄宁 霄宁 欣宁 新宁 心宁 秀宁 绣宁 雪宁 迅宁 丫宁 艳宁 砚宁 瑶宁 姚宁 依宁 衣宁 颐宁 宜宁 逸宁 因宁 尹宁 隐宁 英宁 莹宁 营宁 迎宁 颖宁 俞宁 鱼宁 雨宁 与宁 禹宁 宇宁 羽宁 缘宁 允宁 蕴宁 藻宁 珍宁 真宁 祯宁 稹宁 缜宁 芝宁 致宁 舟宁 州宁 洲宁 朱宁 琢宁 咨宁 资宁 仔宁 籽宁 子宁 侃宁 勰宁 芊宁 芩宁 苒宁 苓宁 苕宁 莛宁 堇宁 薇宁 岚宁 怡宁 洳宁 淅宁 濠宁 宥宁 妍宁 娆宁 娴宁 娣宁 婵宁 嫱宁 珂宁 瑛宁 琨宁 琰宁 琛宁 琚宁 瑕宁 瑾宁 璇宁 桦宁 歆宁 雅宁 佳宁 宁瑶 涵宁 语宁 含宁 宁玲 韵宁 欣宁 羽宁 嘉宁 怡宁 馨宁 倩宁 雪宁 美宁 静宁 思宁 丹宁 丽宁 云宁 伊宁 佳宁 依宁 兰宁 冰宁 凡宁 嘉宁 妍宁 安宁 宝宁 巧宁 彩宁 心宁 怀宁 思宁 怡宁 惠宁 慧宁 春宁 月宁 梦宁 楠宁 涵宁 淑宁 清宁 玉宁 玥宁 珂宁 璐宁 红宁 翠宁 芳宁 若宁 诗宁 雅宁 雪宁 青宁 音宁 韵宁
汉朝和新朝
西汉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
天汉:前100年—前97年
太始:前96年—前93年
征和:前92年—前89年
后元:前88年—前87年
始元:前86年—前80年七月
元凤:前80年八月—前75年
元平:前74年—前74年
本始:前73年—前70年
地节:前69年—前66年
元康:前65年—前62年
神爵:前61年—前58年
五凤:前57年—前54年
甘露:前53年—前50年
黄龙:前49年—前49年
初元:前48年—前44年
永光:前43年—前39年
建昭:前38年—前34年
竟宁:前33年—前33年
建始:前32年—前29年
河平:前28年—前25年
阳朔:前24年—前21年
鸿嘉:前20年—前17年
永始:前16年—前13年
元延:前12年—前9年
绥和:前8年—前7年
建平:前6年—前3年
太初元将:前5年
元寿:前2年—前1年
元始:1年—5年
居摄:6年—8年
初始:8年—8年
新朝
始建国:9年—13年
天凤:14年—19年
地皇:20年—23年
更始时代
更始:23年—25年
东汉
建武:25年—56年
建武中元:56年—57年
永平:58年—75年
建初:76年—84年
元和:84年—87年
章和:87年—88年
永元:89年—105年
元兴:105年—105年
延平:106年—106年
永初:107年—113年
元初:114年—119年
永宁:120年—121年
建光:121年—122年
延光:122年—125年
永建:126年—132年
阳嘉:132年—135年
永和:136年—141年
汉安:142年—144年
建康:144年—144年
永憙:145年—145年
本初:146年—146年
建和:147年—149年
和平:150年—150年
元嘉:151年—152年
永兴:153年—154年
永寿:155年—158年
延熹:158年—167年
永康:167年—167年
建宁:168年—172年
熹平:172年—178年
光和:178年—184年
中平:184年—189年
光熹:189年—189年
昭宁:189年—189年
永汉:189年—189年
中平:189年—189年
初平:190年—193年
兴平:194年—195年
建安:196年—220年
延康:220年—220年
三国
魏
黄初:220年—226年
太和:227年—233年
青龙:233年—237年
景初:237年—239年
正始:240年—249年
嘉平:249年—254年
正元:254年—256年
甘露:256年—259年
景元:260年—264年
咸熙:264年—265年
蜀汉
章武:221年—223年
建兴:223年—237年
延熙:238年—257年
景耀:258年—263年
炎兴:263年—263年
吴
黄武:222年—229年
黄龙:229年—231年
嘉禾:232年—238年
赤乌:238年—251年
太元:251年—252年
神凤:252年—252年
建兴:252年—253年
五凤:254年—256年
太平:256年—258年
永安:258年—264年
元兴:264年—265年
甘露:265年—266年
宝鼎:266年—269年
建衡:269年—271年
凤凰:272年—274年
天册:275年—276年
天玺:276年—276年
天纪:277年—280年
晋朝
西晋
泰始:265年—274年
咸宁:275年—280年
太康:280年—289年
太熙:290年—290年
永熙:290年—291年
永平:291年—291年
元康:291年—299年
永康:300年—301年
永宁:301年—302年
太安:302年—303年
永安:304年—304年
建武:304年—304年
永兴:304年—306年
光熙:306年—306年
永嘉:307年—313年
建兴:313年—316年
东晋
建武:317年—317年
太兴:318年—321年
永昌:322年—323年
太宁:323年—326年
咸和:326年—334年
咸康:335年—342年
建元:343年—344年
永和:345年—356年
升平:357年—361年
隆和:362年—363年
兴宁:363年—365年
太和:366年—371年
咸安:371年—372年
宁康:373年—375年
太元:376年—396年
隆安:397年—401年
元兴:402年—404年
义熙:405年—418年
元熙:419年—420年
桓楚
永始:403年—404年
十六国时期
汉赵
元熙:304年—307年
永凤:308年
河瑞:309年
光兴:310年
嘉平:311年—314年
建元:315年
麟嘉:316年—317年
汉昌:318年
光初:318年—329年
成汉
建初:303年—304年
建兴:304年—305年
晏平:306年—310年
玉衡:311年—334年
玉恒:335年—337年
汉兴:338年—343年
太和:344年—345年
嘉宁:346年—347年
前凉
永元:320年—323年
太元:324年—345年
永乐:346年—353年
和平:354年
太始:355年—360年
升平:361年—362年
太清:363年—376年
后赵
太和:328年—329年
建平:330年—333年
延熙:334年
建武:335年—348年
太宁:349年
青龙:350年
永宁:350年—351年
代
建国:338年—376年
冉魏
永兴:350年—352年
前燕
元玺:352年—356年
光寿:357年—359年
建熙:360年—370年
前秦
皇始:351年—354年
寿光:355年—356年
永兴:357年—358年
甘露:359年—364年
建元:365年—384年
太安:385年
太初:386年—393年
延初:394年
后燕
燕元:384年—386年
建兴:386年—395年
永康:396年—398年
建始:397年
延平:397年
青龙:398年
建平:398年
长乐:399年—400年
光始:401年—406年
建始:407年
后秦
白雀:384年—385年
建初:368年—393年
皇初:394年—398年
弘始:399年—415年
永和:416年—417年
西燕
燕兴:384年
更始:385年
昌平:386年
建明:386年
建平:386年
建武:386年
中兴:386年—394年
西秦
建义:385年—387年
太初:388年—400年
更始:409年—411年
永康:412年—419年
建弘:420年—427年
永弘:428年—431年
后凉
太安:386年—388年
麟嘉:389年—395年
龙飞:396年—398年
咸宁:399年—400年
神鼎:401年—403年
翟魏
建光:388年-391年
定鼎:391年-392年
南凉
太初:397年—399年
建和:400年—401年
弘昌:402年—407年
嘉平:408年—414年
北凉
神玺:397年—400年
永安:401年—411年
玄始:412年—427年
承玄:428年—431年
义和:431年—433年
永和:433年—439年
南燕
燕平:398年—399年
建平:400年—404年
太上:405年—410年
西凉
庚子:400年—404年
建初:405年—416年
嘉兴:417年—419年
永建:420年—421年
夏
龙升:407年—412年
凤翔:413年—417年
昌武:418年
真兴:419年—424年
承光:425年—427年
胜光:428年—431年
北燕
正始:407年—408年
太平:409年—430年
太兴:431年—438年
南北朝
宋
永初:420年—422年
景平:423年—424年
元嘉:424年—453年
永光:454年—454年
孝建:454年—456年
大明:457年—464年
永光:465年—465年
景和:465年—465年
泰始:465年—471年
泰豫:472年—472年
元徽:473年—477年
升明:477年—479年
齐
建元:479年—482年
永明:483年—493年
隆昌:494年—494年
延兴:494年—494年
建武:494年—498年
永泰:498年—498年
永元:499年—501年
中兴:501年—502年
梁
天监:502年—519年
普通:520年—527年
大通:527年—529年
中大通:529年—534年
大同:535年—546年
中大同:546年—547年
太清:547年—549年
大宝:550年—551年
天正:551年—551年
天正:552年—553年
承圣:552年—555年
天成:555年—555年
绍泰:555年—556年
太平:556年—557年
西梁
大定:555年正月—562年正月
天保:562年二月—585年十二月
广运:586年正月—587年九月
陈
永定:557年—559年
天嘉:560年—566年
天康:566年—566年
光大:567年—568年
太建:569年—582年
至德:583年—587年
祯明:587年—589年
北魏
登国:386年—395年
皇始:396年—397年
天兴:398年—403年
天赐:404年—408年
永兴:409年—413年
神瑞:414年—415年
泰常:416年—423年
始光:424年—427年
神麚:428年—431年
延和:432年—434年
太延:435年—439年
太平真君:440年—451年
正平:451年—452年
承平:452年—452年
兴安:452年—453年
兴光:454年—454年
太安:455年—459年
和平:460年—465年
天安:466年—467年
皇兴:467年—471年
延兴:471年—476年
承明:476年—476年
太和:477年—499年
景明:500年—503年
正始:504年—508年
永平:508年—512年
延昌:512年—515年
熙平:516年—518年
神龟:518年—520年
正光:520年—525年
孝昌:525年—527年
武泰:528年—528年
建义:528年—528年
永安:528年—530年
建明:530年—531年
普泰:531年—531年
中兴:531年—532年
太昌:532年—532年
永兴:532年—532年
永熙:532年—534年
东魏
天平:534年—537年
元象:538年—539年
兴和:539年—542年
武定:543年—550年
西魏
大统:535年—551年
北齐
天保:550年—559年
乾明:560年—560年
皇建:560年—561年
太宁:561年—561年
河清:562年—565年
天统:565年—569年
武平:570年—576年
隆化:576年—577年
承光:577年—577年
北周
武成:559年—560年
保定:561年—565年
天和:566年—572年
建德:572年—578年
宣政:578年—578年
大成:579年—579年
大象:579年—580年
大定:581年
隋朝
开皇:581年—600年
仁寿:601年—604年
大业:605年—617年
义宁:617年—618年
皇泰:618年—619年
唐朝
唐
武德:618年—626年
贞观:627年—649年
永徽:650年—656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6年
乾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684年
嗣圣:684年—684年
文明:684年—684年
光宅:684年—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690年
载初:690年—690年
(武)周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692年
长寿:692年—694年
延载:694年—694年
证圣:695年—695年
天册万岁:695年—695年
万岁登封:696年—696年
万岁通天:696年—697年
神功:697年—697年
圣历:698年—700年
久视:700年—700年
大足:701年—701年
长安:701年—705年
唐
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唐隆:710年—710年
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712年
延和:712年—712年
先天:712年—713年
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至德:756年—758年
乾元:758年—760年
上元:760年—762年
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永贞:805年—805年
元和:806年—820年
长庆:821年—824年
宝历:825年—827年
太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会昌:841年—846年
大中:847年—860年
咸通:860年—874年
乾符:874年—879年
广明:880年—881年
中和:881年—885年
光启:885年—888年
文德:888年—888年
龙纪:889年—889年
大顺:890年—891年
景福:892年—893年
乾宁:894年—898年
光化:898年—901年
天复:901年—904年
天佑:904年—907年
五代
后梁
开平:907年—911年
乾化:911年—915年
凤历:913年
贞明:915年—921年
龙德:921年—923年
后唐
同光:923年—926年
天成:926年—930年
长兴:930年—933年
应顺:934年—934年
清泰:934年—936年
后晋
天福:936年—944年
开运:944年—946年
后汉
天福:947年—947年
乾佑:948年—950年
后周
广顺:951年—954年
显德:954年—959年
十国
吴
武义:919年—920年
顺义:921年—926年
乾贞:927年—928年
大和:929年—934年
天祚:935年—937年
南唐
升元:937年—942年
保大:943年—957年
中兴:958年
交泰:958年
无年号:958年-975年
吴越
天宝:908年—912年
宝大:924年—925年
宝正:926年—931年
楚
无年号
南汉
乾亨:917年—924年
白龙:925年—927年
大有:928年—941年
光天:942年
应乾:943年
乾和:943年—957年
大宝:958年—971年
闽
龙启:933年—934年
永和:935年
通文:936年—938年
永隆:939年—942年
天德:943年—945年
前蜀
武成:908年—910年
永平:911年—915年
通正:916年
天汉:917年
光大:918年
乾德:919年—924年
咸康:925年
后蜀
明德:934年—937年
广政:938年—965年
南平
无年号
北汉
天会:957年—973年
广运:974年—979年
宋朝
北宋
建隆:960年—963年
乾德:963年—968年
开宝:968年—976年
太平兴国:976年—984年
雍熙:984年—987年
端拱:988年—989年
淳化:990年—994年
至道:995年—997年
咸平:998年—1003年
景德: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
天禧:1017年—1021年
乾兴:1022年—1022年
天圣:1023年—1032年
明道:1032年—1033年
景佑:1034年—1038年
宝元:1038年—1040年
康定:1040年—1041年
庆历:1041年—1048年
皇佑:1049年—1054年
至和:1054年—1056年
嘉佑:1056年—1063年
治平:1064年—1067年
熙宁:1068年—1077年
元丰:1078年—1085年
元佑:1086年—1094年
绍圣:1094年—1098年
元符:1098年—1100年
建中靖国:1101年—1101年
崇宁:1102年—1106年
大观: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
重和:1118年—1119年
宣和:1119年—1125年
靖康:1126年—1127年
南宋
建炎:1127年—1130年
绍兴:1131年—1162年
隆兴:1163年—1164年
乾道:1165年—1173年
淳熙:1174年—1189年
绍熙:1190年—1194年
庆元:1195年—1200年
嘉泰:1201年—1204年
开禧:1205年—1207年
嘉定:1208年—1224年
宝庆:1225年—1227年
绍定:1228年—1233年
端平:1234年—1236年
嘉熙:1237年—1240年
淳佑:1241年—1252年
宝佑:1253年—1258年
开庆:1259年—1259年
景定:1260年—1264年
咸淳:1265年—1274年
德佑:1275年—1276年
景炎:1276年—1277年
祥兴:1278年—1279年
西夏
显道:1032年—1033年
开运:1034年—1034年
广运:1034年—1036年
大庆:1036年—1037年
天授礼法延祚:1038年—1048年
延嗣宁国:1049年—1049年
天佑垂圣:1050年—1052年
福圣承道:1053年—1056年
奲都:1057年—1062年
拱化:1063年—1067年
乾道:1067年—1068年
天赐礼盛国庆:1069年—1074年
大安:1075年—1085年
天安礼定:1086年—1086年
天仪治平:1086年—1089年
天佑民安:1090年—1097年
永安:1098年—1100年
贞观:1101年—1113年
雍宁:1114年—1118年
元德:1119年—1127年
正德:1127年—1134年
大德:1135年—1139年
大庆:1140年—1143年
人庆:1144年—1148年
天盛:1149年—1169年
乾佑:1170年—1193年
天庆:1194年—1206年
应天:1206年—1209年
皇建:1210年—1211年
光定:1211年—1223年
乾定:1223年—1226年
宝义:1226年—1227年
辽
神册:916年—921年
天赞:922年—926年
天显:926年—938年
会同:938年—947年
大同:947年—947年
天禄:947年—951年
应历:951年—969年
保宁:969年—979年
乾亨:979年—982年
统和:983年—1012年
开泰:1012年—1021年
太平:1021年—1030年
景福:1031年—1031年
重熙:1032年—1055年
清宁:1055年—1064年
咸雍:1065年—1074年
太康:1075年—1084年
太安:1085年—1094年
寿昌:1095年—1100年
乾统:1101年—1110年
天庆:1111年—1120年
保大:1121年—1125年
北辽
建福:1122年
德兴:1122年
神历:1123年
西辽
延庆:1132年-1134年
康国:1134年-1143年
咸清:1144年-1150年
绍兴:1150年-1163年
崇福:1164年-1178年
天禧:1178年-1218年
金
收国:1115年—1116年
天辅:1117年—1122年
天会:1123年—1135年
天会:1136年—1137年
天眷:1138年—1140年
皇统:1141年—1149年
天德:1149年—1153年
贞元:1153年—1155年
正隆:1156年—1161年
大定:1161年—1189年
明昌:1190年—1196年
承安:1196年—1200年
泰和:1201年—1208年
大安:1209年—1211年
崇庆:1212年—1212年
至宁:1213年—1213年
贞佑:1213年—1217年
兴定:1217年—1222年
元光:1222年—1223年
正大:1224年—1231年
开兴:1232年—1232年
天兴:1232年—1234年
元
中统:1260年—1263年
至元:1264年—1294年
元贞:1295年—1297年
大德:1297年—1307年
至大:1308年—1311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佑:1314年—1320年
至治:1321年—1323年
泰定:1324年—1328年
致和:1328年—1328年
天历:1328年—1330年
至顺:1330年—1333年
元统:1333年—1334年
至元:1335年—1340年
至正:1341年—1370年
北元
宣光:1371年—1379年
天元:1379年—1387年
明
洪武:1368年—1398年
建文:1399年—1402年
永乐:1403年—1424年
洪熙:1425年
宣德:1426年—1435年
正统:1436年—1449年
景泰:1450年—1457年
天顺:1457年—1464年
成化:1465年—1487年
弘治:1488年—1505年
正德:1506年—1521年
嘉靖:1522年—1566年
隆庆:1567年—1572年
万历:1573年—1620年 7月
泰昌:1620年 8月-12月
天启:1620年—1627年
崇祯:1628年—1644年
南明
弘光:1645年—1645年 朱由嵩 安宗简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朱聿键 绍宗襄帝
监国:1646年—1651年 朱以海 监国鲁王
永历:1647年—1661年 朱由榔 匡宗出帝
后金、清
天命:1616年—1626年
天聪:1627年—1635年
崇德:1636年—1643年
顺治:1644年—1661年
康熙:1662年—1722年
雍正:1723年—1735年
乾隆:1736年—1795年
嘉庆:1796年—1820年
道光:1821年—1850年
咸丰:1851年—1861年
祺祥(未及行):1861年
同治:1862年—1874年
光绪:1875年—1899年、1899年—1908年
保庆:1899年4月
宣统:1909年—1911年、1917年7月1日至7月12日
秦
公元前221(统一后始)――207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前221—前209 12年 病逝,终年49岁。
2、二世胡亥 前209—前207 3年 为高逼自刎,终年24岁。
3、子婴 前207—前206 1年 为项羽所杀,终年未知。
楚汉之战(前207~前202)
汉
公元前202(以刘邦称帝为始)――公元220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先称帝洛阳)长安。
1、高祖邦 前206年―前195年 8年 病逝,终年61岁。
2、惠帝盈 前194年—前188年 7年 病逝,终年23岁。
3、少帝恭、弘(吕后专政) 前188年—前180年 8年 恭先为吕后所废,后被其处死,在位4年,终年7岁(又说8岁)。弘为吕后所立,吕后死后被周勃陈平等罢黜并处死,在位4年,终年未知。4、文帝桓 前180年—前157年 23年 病逝,终年47岁。
5、景帝启 前157年—前141年 16年 病逝,终年48岁。
6、武帝彻 前141年―公元前87年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 征和、后元) 54年 病逝,终年69岁。
7、昭帝弗陵 前87年―前74年 13年 (始元、元凤、元平) 病逝,终年21岁。
8、宣帝询 前74年—前49年 25年 (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病逝,终年43 岁。
9、元帝奭[shì] 前49年—前33年 16年 (初元、永光、建昭、竟宁)病逝,终年42岁。
10、成帝骜 前33年—前7年 26年 (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暴毙,终年45 岁。
11、哀帝欣 前7年―前1年 6年 (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 纵欲过度而死,终年25岁。
12、平帝衎(kàn)公元前1年―公元6年 5年 (元始) 病逝,终年14岁。
13、孺子婴 6年-8年 3年 (居摄) 死因不详,且只为西汉太子,被王莽挟持,未登帝位。
新朝: 公元8年――公元23年,共15年,建都:长安,历一帝:王莽,始建国,15年。 后为更始军所杀,终年69岁。
玄汉:公元23年――25年共3年,建都:长安,历一帝:刘玄 23年―25年 3年 (更始)为叛军赤眉所戮。
东汉:
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公元25年―公元57年 33年 (建武、建武中元)病逝,终年62岁。
2、明帝庄 57年—75年 19年 (永平 )病逝,终年48岁。
3、章帝炟 75年-88年 13年 (建初、元和、章和)病逝,终年31岁。
4、和帝肇 88年—105年 17年 (永元、元兴) 病逝,终年27岁。
5、殇帝隆 105年—106年 1年 (延平) 夭折,终年1岁半。
6、安帝祜 106年—125年 19年 (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病逝,终年32岁。
7、顺帝保 125年—145年 20年 (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 病逝,终年30岁。
8、冲帝炳 144年八月—145年正月 不逾年 (永嘉)病逝,终年3岁。
9、质帝缵 145年—146年六月 1年 (本初)为大司马梁翼毒死,终年9岁。
10、桓帝志 146年—167年 21年 (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病逝,终年36岁。
11、灵帝宏 168年—189年 22年 (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 病逝,终年34岁。
12、少帝辨 189年5月—189年9月 不逾年 (光熹、昭宁 ) 被董卓逼迫自尽,终年15岁。
13、献帝协 189年-220年 32年 234年病逝,终年54岁。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三国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魏蜀吴鼎立时期,三国(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亦有265年晋代魏为止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三国各国皇帝列表
魏:
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 220年-226年 7年 (黄初)病逝,终年40岁。
2、明帝叡 226年-239年 13年 (太和、青龙、景初 )病逝,终年36岁。
3、齐王芳 239年―254年 14年 (正始、嘉平 ) 254年被司马师废为齐王(邵陵县公),274年病 逝,终年43岁。
4、高贵乡公髦 254年-260年 7年 (正元、甘露 )诛司马昭失败被昭武士成济所杀,终年20岁。
5、元帝 奂 260年―265年 6年 (景元、咸熙 )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 位晋王,篡夺魏国政权,魏国灭亡,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谥号为元皇帝。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汉:
公元221—263年,共42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汉昭烈帝备 221年—223年 2年 (章武) 病逝,终年63岁。
2、孝怀帝(后主) 禅 223年—263年 41年 (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
公元263年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 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271年在洛阳去世。
吴:
公元222――280年 共59年(另说为229年,孙权222年称王,229年称帝),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今南京)。
1、大帝 权 229年—252年 24年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年号2:赤乌、太元、神 凤 ) 病逝,终年71岁。
2、会稽王亮 252年―258年 6年 (建兴、五凤、太平 )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 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时年仅16岁。
3、景帝 休 258年—264年 6年 (永安) 病逝,年终30岁。
4、乌程候皓 264年—280年16年 (年号1: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年号2:凤皇、天册、天 玺、天纪)
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
晋
西晋:265――316 共51年(另一说为从灭东吴为始则仅立朝37年),历四帝,建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265年―290年 26年 (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病逝,年终55岁。
2、惠帝司马衷 290年—306年 17年 (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 兴、光熙) 307年去世,时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3、怀帝司马炽 307年—311年 6年 (永嘉 )怀帝在位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 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311年正月,晋怀帝密诏荀晞讨司马越,三月发布诏书讨伐,司马 越于同月病死,众共推王衍为元帅。四月王衍与石勒战于宁平城,晋军全军覆没。六月,匈奴 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313年,晋怀帝被刘聪用毒酒毒杀,享年30 岁。
4、愍帝司马邺 313年―316年 4年 (建兴 )316年12月11日投降汉赵被封为怀平侯,318年被刘聪 杀害,时年18岁。
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称帝建晋,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并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共103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又称建康、建邺,即今南京。
1、元帝司马睿 318年—323年 6年 (建武、大兴、永昌)病逝,终年47岁。
2、明帝司马绍 323年-325年 3年 (太宁) 病逝,终年27岁。
3、成帝司马衍 325年—342年 16年 (咸和、咸康 )病逝,终年21岁。
4、康帝司马岳 342年―344年 2年 (建元 ) 病逝,终年23岁。
5、穆帝司马聃 344年―361年 17年 (永和、升平 ) 病逝,终年19岁。
6、哀帝司马丕 361年—365年 4年 (隆和、兴宁)瞎吃长生药中毒身亡,终年25岁(吃货的悲 哀)。
7、废帝司马奕 365年—371年 6年 (太和)365年为桓温所废,降为东海王又海西公,386年病 逝,终年45岁。
8、简文帝司马昱 372年1月—9月 1年 (咸安)愤疾而终,时年53岁。
9、孝武帝司马曜 372年―396年 24年 (宁康 ) 晋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 要废弃她,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时年36岁(作死好榜样)。
10、安帝司马德宗 397年―419年1月 22年 (隆安、元兴、大亨、义熙 ) 病逝,年终37岁。
11、恭帝司马德文 419年―420年 2年 (元熙)
419年刘裕杀害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便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为什么要用棉被?) 。
十六国
公元304年――439年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 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 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成汉):
304年――347年(自李雄称成都王起) 共五个皇帝,建都:成都。
1、武帝李 雄 304年―334年 30年 (建兴、晏平、玉衡 )头顶生疮而死,终年61岁。
2、哀帝李 班 334年―334年 1年 (延用玉衡)被李雄子李越杀害,时年47岁。
3、幽公李 期 334年―338年 3年 (玉恒)被堂叔李寿废,自缢,时年25岁。
4、昭文帝李 寿 338年―343年 5年 (汉兴) 病逝,终年44岁。
5、李 势 343年―347年 5年 (太和、嘉宁)
公元347年,封为新兴郡侯。淝水之战后,前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势,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桓温将李势及其亲族十多人迁往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封李势为归义侯。公元361年,李势去世。
李雄称帝后,追谥父李特为景皇帝,庙号始祖。
前赵(大赵):
304年――329年 匈奴族(冒顿单于之后)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1、光文帝刘 渊 304年—310年 6年 (元熙、永凤、河瑞 ) 病逝,终年59岁。
2、刘 和 310年—310年 1年 被弟刘聪暗杀。
3、昭武帝刘 聪 310年—318年 8年 (光兴、嘉平、建元、麟嘉)病逝,终年不详。
4、隐帝刘 粲 318年 1年 (汉昌) 被靳准所杀,终年不详。
5、昭文帝刘 曜 318年---329年 13年 (光初、太和)为石勒所俘,公元329年被杀。
后赵:
319年――352年 历六帝(石世为石遵所杀,在位34天,故不统计),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1、明帝石 勒 319年—333年 15年 (太和、建平 ) 病逝,时年60岁。
2、石 弘 333年—334年 1年 (延熙)被石虎杀害,时年22岁。
3、武帝石 虎 334年—349年 15年 (建武、太宁、永熙、延兴)病逝,终年54岁。
4、成帝石 遵 349年 183天 (太宁) 为石鉴所杀。
5、仁武帝石 鉴 349年十一月―350年闰二月 103天 (太宁、青龙) 后为冉闵废杀。
6、新兴王石 祇 350年―351年 1年 (永宁)部下刘显暗投冉闵,并刺杀石祇,后赵灭亡。
——、平帝冉 闵 350年―352年 3年 (永兴 ) (冉闵灭后赵建立冉魏政权)
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皇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前燕:
337年――370年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1、文明帝慕容皝 337年―348年 15年 (燕元)病逝,时年52岁。
2、景昭帝慕容儁 349年―360年 11年 (元玺、光寿 ) 病逝,终年42岁。
3、幽帝慕容暐 360年―370年 11年 (建熙)
慕容暐在国亡后成为前秦臣子,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383年,慕容暐的叔叔慕容垂与弟弟慕容泓先后举兵建立政权,慕容暐计划杀死前秦皇帝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泄被杀。慕容暐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时,追谥他为幽皇帝。
前秦:
351年――394年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1、景明帝符 健 351年―355年 4年 (皇始 )病逝,终年39岁。
2、厉王符 生 355年―357年 3年 (寿光)为苻坚所囚并杀死,时年23岁。
3、宣昭帝符 坚 357年—385年 27年 (永兴、甘露、建元 ) 淝水战败长安被围,坚逃出长安至五 将山为姚苌所擒并被绞死,时年48岁。苌为掩饰他杀死苻坚的事,故意谥苻坚为壮烈天王。而 苻坚去世同年,苻丕得知其死讯,便即位为帝,谥苻坚为宣昭皇帝,上庙号世祖。征西域后回 到凉州的吕光得知苻坚去世,亦谥其为文昭皇帝。
4、哀平帝符 丕 385年―386年 2年 (太安)因担心会被苻纂所杀,遂率千骑兵奔走东垣,被东晋 将领冯该击败并斩杀,时年32岁。
5、高帝苻 登 386年―394年 9年 (太初) 山南战败被姚兴斩杀,时年52岁。
6、东平王符 荣 394年 不逾年 (延初)
394年六月,苻登被杀,苻崇逃奔湟中即位,改元延初。十月,苻崇遭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驱逐, 而投奔陇西王杨定,并与杨定联合对抗后秦。不久遭后秦军击败,与杨定一同遇害,前秦政权灭亡。
前凉:
317年—376年 汉族,历七帝(哀公张耀灵未满在位未满一月,故不计),建都:姑臧。
1、昭王张 寔 317年―320年 3年 (建兴)被部将刺杀,终年50岁。
2、成王张 茂 320年―325年 5年 (建兴) 病逝。终年48岁。
3、文王张 骏 324年—346年 22年 (建兴,又作太元)病逝,终年40岁。
4、桓王张重华 346年―353年 9年 病逝,终年27岁。
5、威王张 祚 353年―355年 3年 (和平) 被同族所杀。
6、冲王张玄靓 355年―363年 9年 (建兴、升平)被叔叔张天锡杀害,时年14岁。
7、悼王张天锡 363年―376年 12年 (升平)376年前凉为苻坚所灭,后苻坚战败,张天锡归顺东 晋,于398年去世,终年62岁。
后秦:
384年――417年 羌族,历三帝,建都:长安。
1、武昭帝姚 苌 384年—394年 8年 (白雀、建初)病逝,终年64岁。
2、文桓帝姚 兴 394年—416年 22年 (皇初、弘始 )病逝,终年50岁。
3、姚 泓 416年―417年 1年 (永和)东晋刘裕北伐后秦,姚 泓投降,后秦灭亡。后被刘裕斩首于 健康。
后燕:
384年――407年 鲜卑族,历五帝,建都:中山。
1、武成帝慕容垂 384年―396年 13年 (燕元、建兴 )病逝于征途,终年71岁。
2、惠愍帝 慕容宝 396年―397年 2年 (永康)被族人兰汗谋杀。
3、昭武帝 慕容盛 398年―401年 3年 (建平、长乐 )被叛将刺杀,时年29岁。
4、昭文帝慕容熙 401年―407年 7年 (光始、建始)被族人所杀,时年23岁。
5、惠懿帝慕容云 407年―409年 3年 (正始)(又说为北燕开国皇帝)
后燕建初元年(407年),冯跋反叛,杀害皇帝慕容熙,在冯跋支持之下,慕容云(慕容宝养子,原名高云)即天王位,改元正始,国号大燕,恢复原本的高姓。正始三年(409年),被禁卫离班、桃仁所杀,高云死后被谥为惠懿皇帝(慕容超追尊庙号为景宗)。
南燕:
398年――410年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开国皇帝慕容德是前燕文明帝慕容 皝幼子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
1、献武帝慕容德 398年―405年 7年 (燕平、建平 )病逝,终年70岁。
2、慕容超 405年―410年 6年 因掠夺东晋边民,引得东晋来攻,角逐失利后据城固守,誓死不降, 于城破后被俘,与亲族数千人同被斩首,时年二十七岁(作死小能手)。
北燕:
409年――436年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1、文成帝冯 跋 409年―430年 22年 (太平)病逝。
2、昭成帝冯 弘 430年―436年 6年 (太兴)冯跋死后,冯弘逼令冯跋子冯翼自杀,自立为君,年 号太兴,在位六年。公元436年,北魏攻打北燕兵临城下,冯弘被迫逃往高句丽,两年后被高句 丽王所杀北燕灭亡。
后凉:
386年――403年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懿武帝吕 光 386年-399年 13年 (太安、麟嘉、龙飞 )病逝,终年63岁。
2、隐王吕 绍 399年―399年 不逾年 为吕篡所杀
3、灵帝吕 纂 399年12月―401年2月 1年 (咸宁) 为堂兄吕隆所杀。
4、吕 隆 401年―403年 2年 (神鼎)公元403年,在南凉和北凉夹攻之下,吕隆被迫投降后秦,后 凉灭亡。后秦皇帝姚兴任命吕隆为散骑常侍,公爵照旧。公元416年,吕隆因与其子吕弼谋反而 被诛杀。
南凉:
397年――414年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1、武王秃发乌孤 397年―399年 3年 (太初)病逝。
2、康王秃发利鹿孤 399年―402年 3年 (建和)病逝。
3、景王秃发傉檀 402年―414年 13年 (弘昌、嘉平 )414年,秃发傉檀投降西秦乞伏炽磐,南凉 灭亡。次年被乞伏炽磐毒死,谥号景王。
西凉:
400年――421年 汉族,历三帝,建都:酒泉(敦煌)。
1、兴圣帝李 暠 400年-417年 17年 (庚子、建初 )病逝,终年67岁。
2、李 歆 417年―420年 4年 (嘉兴)公元420年(嘉兴四年),李歆被北凉国主沮渠蒙逊所杀。
3、李 恂 420年―421年 1年 (永建) 永初二年(421年),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 部下投降,而此时北凉军发动进攻,攻克敦煌,李恂自杀,西凉灭亡。
西秦:
公元385年—400年,409年—431年(400年为为后秦所灭,409年复国)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宣烈王乞伏国仁 385年―388年 3年 (建义) 病逝。
2、武元王乞伏乾归 388年-400年、409年-412年 24年 (太初、更始)被其兄子乞伏公府所杀。
3、文昭王乞伏炽磐 412年―428年 16年 (永康、建弘 )病逝。
4、厉武王乞伏暮末 428年―431年 4年 (永弘)431年,大夏攻西秦都城南安,乞伏暮末出降,西 秦灭亡。同年六月,乞伏暮末为大夏皇帝赫连定所杀。
夏(胡夏):
407――431匈奴,历三帝,建都: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 )
1、武烈帝赫连勃勃 407年―425年 19年 (龙升、凤翔、昌武、真兴)病逝,终年44岁。
2、赫连 昌 425年―428年 4年 (承光)423年被北魏生擒,后被斩杀。
3、平原公赫连 定 428年—431年 4年 (胜光)431年,赫连定在攻打北凉途中,被吐谷浑所俘,次 年,赫连定被解送北魏,处死。
北凉:
397年――439年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凉王段 业 397年―401年 4年 (神玺、天玺)被沮渠蒙逊杀害。
2、武宣王沮渠蒙逊 401年—433年 33年 (永安、玄始、真兴、承玄、义和、承阳)病逝,终年66 岁。
3、哀王沮渠牧犍 433年―439年 7年 (承和、太缘、建平)439年),北魏攻姑臧,沮渠牧犍出 降,北凉灭亡。447年,有人密告牧犍谋反,遂被太武帝赐死。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及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
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包荫户)及奴婢,对外交流贸易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推进了北方游牧民族融于汉族的汉化进程。
南朝
南朝起讫:公元420年—589年,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
420年――479年。共60年,历八帝。
1、武帝刘 裕 420年—422年 3年 (永初) 病逝,终年60岁。
2、少帝刘义符 423年―424年 2年 (景平)被俆羡之等臣所废杀,时年19岁。
3、文帝刘义隆 424年—453年 30年 (元嘉)被刘劭与东宫将领萧斌起兵叛变杀害,终年47岁。
4、孝武帝刘骏 453年―464年 11年 (孝建、大明)病逝,时年35岁。
5、废帝刘子业 464年―465年 1年 (永光、景和)生性淫暴,被叔叔湘东王刘彧等人弑杀,时年十 七岁。
6、明帝刘 彧 465年—472年 8年 (泰始、泰豫) 病逝,时年34岁。
7、后废帝刘昱 473年—477年 5年 (元徽)生性凶狠残暴,被杨玉夫等人杀害,时年十五岁,死后 被废为苍梧王,史称宋后废帝、苍梧王。
8、顺帝刘 凖 477年—479年 3年 (升明) 479年,萧道成要求刘准禅位,并且派部将王敬则率军 进宫。刘淮说出:“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一句话说出了身为末代皇帝的悲哀。同年四 月十六日,刘准禅位与萧道成,刘宋政权到此灭亡。五月六日,刘准被萧道成杀害,时年13 岁,刘宋的宗亲都被幽禁而死。
齐:
479年――501年,共23年,历七帝
1、高帝萧道成 479年—482年 4年 (建元)病逝,终年55岁。
2、武帝萧 赜 482年―493年 11年 (永明) 病逝,终年54岁。
3、废帝萧昭业 493年—494年 1年 (隆昌)被宗亲萧鸾杀死,终年21岁。
4、废帝萧昭文 494年七月—494年十月 不逾年 (延兴)亦被萧鸾所杀,终年15岁。
5、明帝萧 鸾 494年—498年 5年 (建武、永泰)病逝,终年46岁。
6、东昏侯宝卷 498年—501年 13年 (永远) 被近臣所害,年仅十九岁。
7、和帝萧宝融 501年—502年 1年 (中兴)502年5月萧宝融被迫禅位与萧衍,南朝齐至此灭亡。 不久,萧衍派人杀害萧宝融,时年十五岁。
梁:
502年――557年,共56年,历六帝。
1、武帝萧 衍 502年—549年 48年 (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在位晚期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饿死于台城,终年八十六岁。
2、简文帝萧纲 549年―551年 2年 (大宝)亦为侯景所害,终年48岁。
3、豫章王萧栋 551年 不逾年 (天正) 为侯景所立亦为侯景所废并被囚禁于,梁元帝收复建业后 将其杀害。
4、孝元帝萧 绎 552年―554年 4年 (承圣、天正)554年11月西魏攻陷江陵,萧绎被俘遇害,年终 47
驾车路线:全程约1458.1公里
起点:江华汽车站
1.永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长征路行驶540米,直行进入锡海线
2) 沿锡海线行驶2.0公里,右转进入锡海线
3) 沿锡海线行驶5.3公里,左转
4) 行驶2.0公里,朝道县/永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江华立交桥
2.沿江华立交桥行驶260米,直行进入道贺高速
3.沿道贺高速行驶24.2公里,朝宁远/郴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厦蓉高速
5.沿厦蓉高速行驶93.1公里,朝长沙/衡阳/S6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嘉禾互通
6.沿嘉禾互通行驶3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岳临高速
7.沿岳临高速行驶136.6公里,朝衡阳西/泉州/G4/G7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铁市互通
8.沿铁市互通行驶220米,过花桥约780米后,直行进入泉南高速
9.沿泉南高速行驶32.8公里,朝北京/长沙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930米,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11.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13.2公里,朝黄石/通山/崇阳/九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咸通高速
13.沿咸通高速行驶12.6公里,直行进入蕲嘉高速
14.沿蕲嘉高速行驶55.0公里,朝黄石/开封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5.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16.沿大广高速行驶25.7公里,朝黄石/麻城/开封/G4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3.3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18.沿沪渝高速行驶228.0公里,朝桐城/合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合安高速
19.沿合安高速行驶63.6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
20.沿京台高速行驶61.4公里,直行上匝道
21.沿匝道行驶830米,直行进入合肥绕城高速
22.沿合肥绕城高速行驶35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
23.沿京台高速行驶24.8公里,朝滁州/南京/G40/G4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沪陕高速
24.沿沪陕高速行驶108.0公里,朝南通/淮安/三桥/南京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张店互通立交桥
25.沿张店互通立交桥行驶980米,直行进入沪蓉高速
26.沿沪蓉高速行驶41.4公里,过万家楼立交桥,朝中山陵/中山门/G42/镇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马群枢纽
27.沿马群枢纽行驶720米,直行进入沪蓉高速
28.沿沪蓉高速行驶104.1公里,在薛家/常州港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9.沿匝道行驶1.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龙江北路
30.常州市内驾车方案
1) 沿龙江北路行驶580米,过韩家桥,朝外环高架/龙城大道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外环高架
2) 沿外环高架行驶10米,过韩家桥,直行进入外环高架
3) 沿外环高架行驶3.3公里,过大兴桥,稍向右转进入龙江立交
4) 沿龙江立交行驶910米,过晨光桥约280米后,直行进入外环高架
5) 沿外环高架行驶2.9公里,过金雀桥,在通江路/晋陵路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190米,直行进入龙城大道
7) 沿龙城大道行驶940米,左转进入惠国路
8) 沿惠国路行驶200米,右转进入广场大道
9) 沿广场大道行驶180米,左转
10) 行驶70米,右转
11) 行驶1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常州市政府
驾车路线:全程约1449.2公里
途经:厦成线、沪瑞线
江华汽车站
进入长征路,行驶540米
请直行,进入锡海线,行驶37.0公里
左转,进入道州南路,行驶1.0公里
右转,进入潇水南路,行驶1.8公里
请直行,进入潇水中路,行驶690米
右转,进入月岩中路,行驶610米
请直行,进入月岩东路,行驶1.4公里
请直行,进入S323,行驶31.9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嘉宁公路,行驶51.2公里
请直行,进入S322,行驶39.7公里
请直行,进入桂嘉公路,行驶250米
请直行,进入珍珠大道,行驶6.8公里
右转,进入郴资桂公路,行驶12.8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郴州大道,行驶7.9公里
左转,进入京深线,行驶36.5公里
右转,进入湘阴渡大桥,行驶13.9公里
左转,进入S212,行驶27.5公里
左转,从S212到X037,行驶50米
左转,进入X037,行驶22.2公里
左转,进入S212,行驶11.7公里
右转,进入茶陵大道,行驶36.5公里
左转,进入犀城大道,行驶7.3公里
请直行,进入S320,行驶43.8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厦成线,行驶30.6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从厦成线到厦成线,行驶2.3公里
右转,进入厦成线,行驶7.5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从厦成线到厦成线,行驶8.1公里
右转,进入厦成线,行驶48.6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君山大道,行驶22.5公里
左转,进入吉安大道,行驶1.7公里
请直行,进入井冈山大道,行驶6.0公里
右转,进入吉安南大道,行驶1.3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赣江大道,行驶3.0公里
左转,进入青原大道,行驶2.5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京珠线,行驶2.1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龙华中大道,行驶14.3公里
右转,从龙华中大道到永吉线,行驶1.9公里
请直行,进入永吉线,行驶33.4公里
请直行,进入佐龙大道,行驶980米
进入环岛,进入迎宾大道,行驶630米
左转,进入恩江大道,行驶980米
请直行,进入S318,行驶35.6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S215,行驶81.3公里
请直行,进入S208,行驶15.5公里
请直行,进入王安石大道,行驶4.5公里
左转,进入玉茗大道,行驶2.5公里
右转,进入迎宾大道,行驶4.7公里
请直行,进入东临公路,行驶26.9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东临工业大道,行驶7.3公里
右转,从东临工业大道到龙山南路,行驶2.5公里
左转,进入龙山南路,行驶370米
右转,进入环城南路,行驶1.2公里
请直行,进入迎宾大道,行驶2.0公里
左转,从迎宾大道到X313,行驶100米
右转,进入X313,行驶3.4公里
右转,进入沪瑞线,行驶35.0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三川大道,行驶5.1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37.8公里
请直行,进入龟峰大道,行驶7.2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迎宾大道,行驶16.2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20.9公里
请直行,进入三清山西大道,行驶11.9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4.2公里
请直行,进入三清山中大道,行驶910米
请直行,进入三清山东大道,行驶1.9公里
左转,进入五三中大道,行驶1.2公里
请直行,进入五三东大道,行驶790米
请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32.7公里
请直行,进入怀玉山大道,行驶4.1公里
右转,进入玉清大道,行驶2.0公里
左转,进入津门路,行驶1.2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从津门路到沪瑞线,行驶3.7公里
右转,进入沪瑞线,行驶49.3公里
请直行,进入振贤路,行驶720米
请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17.5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G320,行驶17.7公里
右转,进入沪瑞线,行驶12.9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二一省道,行驶63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沪瑞线,行驶111.4公里
请直行,进入环城南路,行驶9.7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6.6公里
请直行,进入三联路,行驶4.2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41.8公里
左转,进入富闲路,行驶2.6公里
请直行,进入闲富中路,行驶7.4公里
请直行,进入闲富南路,行驶580米
请直行,进入闲富中路,行驶950米
左转,进入天目山西路,行驶2.6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天目山西路到运溪路,行驶110米
右转,进入运溪路,行驶10.1公里
请直行,进入瓶仓大道,行驶5.1公里
左转,进入京福线,行驶19.1公里
请直行,进入志远南路,行驶4.3公里
请直行,进入京福线,行驶20.6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G104,行驶18.1公里
请直行,进入二环西路,行驶4.6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杭长桥北路,行驶4.3公里
请直行,进入京福线,行驶25.4公里
请直行,进入G104,行驶4.4公里
左转,进入京福线,行驶13.4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渎边线,行驶35.6公里
请直行,进入渎边线路,行驶3.2公里
请直行,进入S232,行驶18.1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S232到横洛线,行驶590米
左转,进入横洛线,行驶4.6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外环高架,行驶40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青洋路高架,行驶7.6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青洋路高架到外环高架,行驶48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外环高架,行驶5.5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龙城大道,行驶470米
右转,进入晋陵北路,行驶370米
左转,进入广场大道,行驶360米
常州市政府
全国共有 80 个崔嘉宁
北京市(1人) 天津市(0人) 河北省(9人) 山西省(12人)
内蒙古(2人) 辽宁省(16人) 吉林省(5人) 黑龙江(1人)
上海市(0人) 江苏省(4人) 浙江省(2人) 安徽省(0人)
福建省(1人) 江西省(0人) 山东省(7人) 河南省(8人)
湖北省(1人) 湖南省(0人) 广东省(2人) 广西(0人)
海南省(0人) 重庆市(0人) 四川省(1人) 贵州省(0人)
云南省(0人) 西藏(0人) 陕西省(6人) 甘肃省(1人)
青海省(0人) 宁夏(0人) 新疆(0人) 其他(1人)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嘉宁江苏和南京市嘉宁区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