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江苏镇江未来5年规划,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2021-2022年要拆蔡家村行政村。
在2021至2022年分批次启动土地征收江苏镇江未来5年规划,工作涉及蔡家村1个行政村江苏镇江未来5年规划,成片开发范围总面积87.43公顷。成片开发范围内拟建设项目以产业项目为主江苏镇江未来5年规划,配套建设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
拆迁是指取得拆迁许可江苏镇江未来5年规划的单位江苏镇江未来5年规划,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法律行为。
作为沿江乡镇,高桥承接苏南、对接苏北,区位独特。尤其是坐拥15公里长江岸线和丰富的滩涂、腹地资源,弥足珍贵。为推进镇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十一五”以来,镇党委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港口新镇”的奋斗目标,号召全镇上下“立足小区域、开发大资源、培植大产业,促进大跨越”,并着手编制镇域发展规划。先后筹集和投入规划设计费500多万元,于2007年委托镇江测绘院对全镇地形进行测绘,形成了详实资料;于2008年委托交通部规划设计院着手编制全镇15公里长江岸线开发利用规划,并于2010年11月基本完成镇江港高桥港区规划编制工作;于2010年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城镇规划院,结合岸线规划着手编制镇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市镇综合体控制性规划。2012年11月,镇江港高桥港区规划正式获得国家交通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复,新市镇总体规划方案原则通过市规划设计院专家评审,确定了5平方公里的镇区控制性规划方案;同时江苏省委、省政府打造“宁镇扬”经济圈“一个主城、两个副城、六大中心”的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大港-红桥-高桥”临港新城的发展目标。按照“一城两翼”的规划格局,“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镇重点建设“一城”、“两园”、“三个基地”,着力“打造临港经济产业园,建设美丽宜居新市镇”。
江苏省规划截图一.jpg查看大图
“宁镇扬”经济圈发展规划图
规划批复.jpg查看大图
《镇江港高桥港区规划方案》于2012年11月获交通部和省政府批复
新市镇规划图.jpg查看大图
规划说明: 1.上图中,同三高速和“连淮扬镇”铁路从镇中穿过,并通过“五峰山”铁公两用大桥横跨长江。 2.顺应“五峰山”铁公两用大桥穿镇而过形成的格局和长江岸线开发利用需求,图中上下游两处紫色部分为港口用地,分别规划为“荷花池”、“三益桥”港口作业区;临近紫色的棕色部分为港口配套工业用地;“荷花池”港区向北、“三益桥”港区向西部分的淡绿色地块为商贸用地,主要用于结合交通道口发展商贸物流业。 3.图中间淡黄色部分为集镇建设用地,处于全镇上风口位置,为新市镇建设(一城)规划范围,新市镇南北两侧绿色部分为防护绿地。
道路规划(1).jpg查看大图
规划说明: 1.目前镇内主要道路为总长5.8分里的高红公路(南起高桥汽渡,北至“六二”大坝并与扬州市广陵区相连)。 2.按照规划,近期重点建设"两横两纵一带"的骨干路网。其中“两横”分别为:纬三路(开工在建)、纬六路,“两纵”分别为:现有的高红公路和203省道,“一带”为连接“荷花池”、“三益桥”港区的疏港路(开工在建)。
港区图1.jpg查看大图
规划说明: 1.高桥坐拥15.1公里的长江深水,港区岸线包括孟家港港区岸线(预留),荷花池港区岸线,三益桥港区岸线,大桥和警戒区控制岸线。 2.近期可供开发的约8公里,主要分布在:高桥汽渡以西至河畅州尾约3公里、富德圩至跃进闸约5公里。 3.镇江港高桥港区规划建设“荷花池”港口作业区和“三益桥”港口作业区。其中荷花池作业区包含散货泊位区、通用及船舶及装备制造区,规划建设4个5万吨、2个2万吨和14个万吨级以下泊位;三益桥作业区包含液体散货、散货及通用泊位区,规划建设备4个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2个5万吨级散货泊位、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
南京合并镇江以后将直接与传统上的苏锡常对接,有利于重心东移,降低过去被人诟病的西向策略。
而镇江也可以在与南京的合并中受益,南京的科教医疗交通产业资源都可以共享,同时镇江的名号也不会丢。从句容过来的地铁也有拉进镇江的可能。因此宁镇合并是个一举两得的策略。
镇江的前途在于是否恢复千年以来的城市功能——中心枢纽港;国际自由港;铁路、水运、公路、航空交通中心枢纽;物流中心;物资交易中心;伴随而来为上述中心服务的金融业。制造业、 旅游 服务业作为辅助产业。
清末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剥离镇江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城市功能并转移给南京。为什么如此大量的人流和物流不从南京过江而选择从镇江过江(即使要排长队)哪?这就说明镇江作为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是有客观需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再看看南京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怎样?镇江、扬州和整个苏北不但没有受益,反而有害。南京作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就相当于中国男足。国家把镇江作定位为 旅游 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城市功能是错误的,应该把镇江千年以来的城市功能(国家级中心枢纽港、国家级物流中心、南北交通枢纽)还给镇江。
经过千年不断磨合和调整才形成了以镇江为中心枢纽(龙头)成熟的江南交通网络: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杭州;镇江—溧阳—宜兴—湖州—杭州;镇江—溧水—高淳—宣城,这个交通网络存在和运行这么长时间说明它是合理的,是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的。国家用行政手段将交通枢纽从镇江转给南京已经一百年了,以南京为枢纽的交通网到现在都理不顺,说明什么呢?说明在这件事上现在人没有古人有智慧,南京根本就不是做交通枢纽的料,南京就是中国男足。
最可恶的是南京做交通枢纽后,开的是歪门,走的是斜路,把千年镇江——扬州——淮安的苏北交通脊梁打断一百多年。南京把镇江的国家级物资集散地贸易中心搞掉以后,整个江苏省(包括南京)再也没有国家级的物资贸易中心了。南京把镇江的金融重镇搞黄了后,镇江的金融人才纷纷到上海、天津等地成为民国最著名的银行家。
每一个地方都会有发展,快与慢也很正常,十个手指有长短,镇江体量不大,全省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总量少一点也正常。丹阳和镇江市区交通发达,扬中市在长江中间近几年能从大桥通行,句容就是典型丘陵农家村镇。尽管近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幅射的速度也没这么快,现在从南京往镇江延伸主要从312、104国道。中间地表复杂,同比投资成本加大。并没有相应配套的区域阻挡了市区和南京的虹吸效果。所以在泰州大桥往西建立开发区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由于起步较晚,经济增长较慢也在情理之中。现在各项配套设施也己完善。相信通过当地各级政府的努力会有一波发展的动力。作为同是苏南的外市人,只能从我的眼光去看待其实际问题,衷心祝愿镇江发展的更好!
建地铁是一种赔本买卖,需要政府巨资投入。国家规定:主城区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才可根据自身财力情况申请开建地铁。目前好象镇江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所以暂时建不了地铁。
镇江水陆空交通便捷,人口正常,不拥挤,通地铁是高烧病,没必要,经济发展远没有想到的那么落后,地处江南五市之一,只要排名,终会有末名,就当绿叶映春红,亦在纳古吐新芽!尤其丹阳,逐鹿百强,不甘自弱,产业布局,可堪未来!
镇江比较特殊,它市区的经济落后于周边的属县。整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又落后于周边兄弟城市。所以,地铁目前显然是不需要的。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地铁建设标准也不够格。如果并入南京,南京升格为直辖市,那么有可能会建地铁。
我郑重的告知大家:镇江2023年第一条地铁通车 宁句轻轨。
最好是镇江和扬州合并一个市,把江面多打通几个通道,快速发展,几年后就会成为一个新兴的大城市。
除非副省会,和南京合并,不然没有希望
南京有镇江地铁的规划啊,只要镇江不受一些地方的挟持,将东向战略改成西向,靠向南京,地铁很快就能上马,看看句容就是个例子。常州早已过气,扬州更是多少年起不来,跟着它们只能一直垫底。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苏镇江未来5年规划和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